业内信息

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需要完善

2014-12-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翟文忠
  【核心提示】健全核心期刊制度,使之能更好地体现学术规律,更真实地反映学者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是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一条可行之路。
 
  近二十年来,尽管学术界对以定量化为特征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质疑不断,一些人甚至痛斥其不仅遏制了学术创新,更是导致学风浮躁、学术行为不端的根源,但这一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工作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不能简单地责怪有关管理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他们其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们必须对学术活动进行评价,只是一直未找到更为科学合理、更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和手段。为此,我们急需建立一套更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
 
  国内现行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其特点是以核心期刊为基础的定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核心期刊为学术水平的评价提供了某种标准或尺度,成为学术成果评价的利器。相关管理部门就是根据这一标准或尺度,统计学者的学术成果数量,同时据此判断成果质量与学者的学术水平。后者正是部分学者的不满之处,也是人们对现有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持续关注和批评的主要原因。
 
  那么,核心期刊能否作为评价学术论文的某种标准或尺度,担负起评价学术成果的功能?在国际上,现在通行的学术评价手段,主要是同行评议和定量化评价相结合,对此,国内学术界也已取得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以核心期刊为基础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是否体现了这一特点。
 
  客观地说,建立在核心期刊基础上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虽然存在种种不足,但还是有其不可否认的优点。首先,现有的核心期刊目录都是权威学术机构组织相关学者参与评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学术界公认。其次,目前许多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水平学术期刊,建立了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机制,尽管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并不彻底。再次,该标准比较客观,某一作者在何刊何时发何文很容易查证,克服了以往定性评价和单纯同行评价的主观随意性,显得更加公正。这就是说,以在核心期刊发文的情况进行学术评价决不是简单的量化评价,也决不意味着把评价学术成果的权力交由期刊编辑部几个人来决定,而是建立在比较广泛的同行评价的基础上,体现了同行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总体上是符合学术规律的,也是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的。这也许正是这一评价体系多年来虽遭诟病却没有被彻底放弃的重要原因。
 
  因此,健全核心期刊制度,使之能更好地体现学术规律,更真实地反映学者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是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一条可行之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核心期刊制度,当前应以改革现有的学术期刊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学术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是展示和传播研究成果的媒介平台,肩负着崇高的使命,但在目前以审批制、行政化为特点的学术期刊管理体制下,许多从业者既缺乏生存的压力,又缺乏提高办刊质量、服务学术发展的职业追求,因而即使面临评价机构和学术界的压力,一些学术期刊也始终是得过且过,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核心期刊的评定机构想做到公正客观,也难以避免把一些不合格的学术期刊纳入其中。
 
  相反,如果我们通过改革建立起竞争充分、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培育起健全、规范的学术生态,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那些与学术无关的因素对学术期刊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那些始终以提高办刊质量、服务学术发展为目标的学术期刊就会脱颖而出,而那些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漠视学术责任、偏离学术方向、不遵守学术规范的学术期刊将会被淘汰或被迫转行,这样,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核心期刊就能真正引导学术发展的方向,就能真正反映作者和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届时建立在核心期刊基础上的量化考核办法就会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研究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