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牛津大学出版社全球学术出版部出版总监曼迪·希尔
【核心提示】一直到今天,牛津大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一本期刊单纯以电子形式存在,可见纸质期刊仍有很大的市场。有深度并且畅销的纸质精品书不会过时,很多纸质珍贵档案也不可替代。
近年来,中国学术出版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出版社的学术使命,如何在数字化潮流下推进学术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引起广泛讨论。近日,牛津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记者就如何平衡学术出版的商业性与学术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术发展及学术出版业未来走向等问题采访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全球学术出版部出版总监曼迪·希尔(Mandy Hill)。
学术专业性是商业竞争力的保证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出版既是商业行为,又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思想传播的重任,如何平衡出版社的商业性与学术性?
曼迪·希尔:事实上,学术出版社很难赢利,而牛津大学出版社在这方面很成功。我们每年有上千万英镑的收入,能够有力地支持优秀的学者及其学术研究。要平衡出版社的商业性与学术性,首先,我认为,专业性是竞争力的保证。以学术期刊的出版为例,编辑必须是专业的学术人员,这样才能够把握学术圈的动向,了解学术市场的需求。其次,不是每一本著作和期刊都能够赢利,真正的学术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以《牛津英语大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为例,它平均每年让牛津大学出版社亏损约200万英镑,但我们仍然会继续出版它。最后,大规模综合性出版有助于出版社赢利,因为它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出版工作的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专著和通俗读物涉及学术出版的平衡问题,您觉得学术通俗读物是否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专著和通俗读物涉及学术出版的平衡问题,您觉得学术通俗读物是否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曼迪·希尔:是的。学术出版社既肩负着推动学术潮流的重任,也肩负着普及文化的社会责任。所以,学术出版社应兼顾学术专著与通俗读物。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为普通民众普及学术知识的通俗读物,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有深度的纸质精品书不会过时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传统的出版业正面临挑战。您认为互联网及其配套系统将来会成为大众阅读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吗?
曼迪·希尔:2011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全球出版业务业绩的增长大部分来自电子产品。电子期刊是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纸质期刊不会消亡。早在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就出现了第一批电子期刊,当时有人大胆预言,纸质期刊会在5年之内被完全替代。但一直到今天,牛津大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一本期刊单纯以电子形式存在,可见纸质期刊仍有很大的市场。有深度并且畅销的纸质精品书不会过时,很多纸质珍贵档案也不可替代。
中国的学术环境日益成熟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中国出版社都在开展翻译出版工作。您如何看待学术译作的出版?
曼迪·希尔:翻译学术作品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它对译者和编辑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出版成本很高,因此在出版前,我们会仔细考量翻译质量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粗糙的翻译作品对原著特别是经典作品来说无疑是一种亵渎,尤其是用于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学术书籍。对于出版社来说,出版学术译作要舍得花更多的钱;对于译者来说,翻译学术作品需要花比自己写书更多的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论坛上作的报告中提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学术发展非常具有特色。请您具体谈谈。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论坛上作的报告中提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学术发展非常具有特色。请您具体谈谈。
曼迪·希尔:中国的学术环境日益成熟,学术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截至201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已与中国的6本学术期刊进行了合作。据我们调查,2010年,在世界论文发表总量前十位的国家当中,中国以320800篇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过英国。在高质量(质量排名前10%)的论文数量及其在全球所占比例的调查中,中国有非常大的进步。在1987—1989年、1997—1999年的排名中,中国的成绩并不显著,但在2007—2009年的排名中,中国超过了法国和日本,位居第四,约占高质量论文总量的10%;相比之下,虽然美国仍然保持高质量论文量的第一,但其所占比重在持续下降;日本高质量论文量则由第4位下降至第6位。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中,中国在投稿量方面占总投稿量的7%,排名第三;在发表量方面占3.25%,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