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科学》一个老作者的角度,回忆该刊的老编辑如何发掘和培养青年作者,以及名刊对作者学术路向的影响,借以说明学术期刊成为名刊的关键就在于编辑对于刊物宗旨和品位几十年不变的坚守。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刊物大量增加,但能从一开始就坚持高品位至今的名刊,其实并不多。本文仅从《中国社会科学》一个老作者的角度,回忆该刊的老编辑如何发掘和培养青年作者,以及名刊对作者学术路向的影响,借以说明学术期刊成为名刊的关键就在于编辑对于刊物宗旨和品位几十年不变的坚守。
一般来说,能称为“名刊”的学术刊物都要有较长时间的历史积累。《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于1980年,一开始就定位于全国最高等级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当时学界还觉得这是否有点“高自标榜”。但30多年过去了,这本刊物现已成为国内公认的“龙头刊物”。而与之同时创刊甚至历史更为悠久的一些同类刊物,近些年来却有点黯然褪色。其中不少是因为改换编辑或者主编,刊物宗旨发生变化所致。当然作者队伍的更替也是重要原因。但在这30多年中同样经历了这些变化的《中国社会科学》为什么能够声誉日隆?我认为除了编辑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操守外,是否具有极其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目前优秀稿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能否保持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作者群,几乎是名刊能否长期坚守高品位的关键所在。而反过来说,这种高品位的保持又正是刊物能够吸引优秀稿源的基本原因,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从我第一次投稿的经历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科学》能够长期吸引众多的作者,首先在于其扶持新作者的态度。记得1983年,我最早投寄该刊的稿子是自己整本的硕士论文《初盛唐诗歌的发展》,投稿时我未对论文做过任何加工。这种投稿方式,无论是在当初还是现在,都难有刊物愿意理睬。《中国社会科学》的编辑虽与我素不相识,却热情地约我面谈,耐心地建议我提炼修改后再投稿。那时没有私人电话,联系很不方便。改稿期间,编辑不辞辛苦,屡次到北大来找我,细心到连一个词的用法都不放过,当时所受的感动令我终生不能忘怀。这篇文章最终经大动手术后改名为《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并获得了学界一定的认可,然而论文里包含了编辑的多少心血,却很少有人知道。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开头,以后凡是自己下了大功夫的论文,我一定首先寄给《中国社会科学》。几十年来,我已在该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一直和编辑保持着一种毫不掺杂私交人情的君子关系。虽然古典文学的编辑换了几代人,但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一脉相承。不管作者资历深浅,论文面前一律平等。对老作者也当新作者一样严格要求,每篇论文从内容文字到资料核对都一丝不苟。
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我的学术路向。《中国社会科学》要求每篇论文都要有较高的原创性和前沿性,而内容则力求凝练浓缩。因此,我也渐渐偏好于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取中间道路,致力于文学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中某些重大现象的研究,或是某些重要环节的发掘,力争能够解决一些比较重要的疑难问题。既不流于细碎的考辨和小问题的分析,也绝不做空头文章,不写看似宏观而不解决任何问题的大论文。这种路向也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社会科学》衡量古典文学论文的标准。
以上所说只是我个人的例子,但相信其他那些长期与《中国社会科学》保持联系的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感受应该与我是相同的。虽然目前文史哲类的传统学科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困境,要想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绝非易事。但我相信,只要编辑能够坚守其原定的宗旨和品位,不断发现和培养新进作者,同时不断激励老作者超越自己,一定能使刊物越办越好,为推动学术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