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网络的发展必将促发整个人类社会各个行业的变革,也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包括学术期刊的发展和生存方式。那么,数字出版会取代传统的学术期刊吗?笔者以为,答案是否定的。
网络时代,人们明显感受到过去通过购买报纸、杂志、图书等纸介媒体获得信息的方式,正在部分地被互联网所取代。网络的发展必将促发整个人类社会各个行业的变革,也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包括学术期刊的发展和生存方式。那么,数字出版会取代传统的学术期刊吗?笔者以为,答案是否定的。
传播功能不可替代
学术期刊以传播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为己任,进而实现一定社会价值。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需要培养和建树,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建树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承载研究主体思想的媒体。与数字出版相比,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媒体,往往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较为固定的读者群,更能适应社会的理论思维需要,传播学术信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的上下游之间起连接中介作用。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功能与科研人员(作者)研究成果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特别是那些有代表性的、经典的学术成果,其发表后良好的持久的社会效应有利于学术传承和学术创新,进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提高一国的文化软实力。
交流功能无法超越
学术期刊通过发表学术成果,可以以自身为平台打造学术共同体,促进学术的交流与繁荣。
成功的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密不可分,而且一定是某个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学者对这个学术期刊有着高度的认同感,而学术期刊的编辑本身也应当是学术共同体的一员。
发达国家学术刊物的背后,往往有空前活跃的学术社群,他们形成了非常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经常有自己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拥有非常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行规,而学术刊物通常就是这些学术社群的标志,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学术价值、问题意识、学科倾向和专业尺度。
在我国,优秀的拥有良好口碑的学术期刊也日益重视以期刊为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体制中的轴心作用,努力打造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提升作者的认可度,并努力提升读者对刊物的信任度。与数字出版相比,学术期刊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学术繁荣方面优势明显。
学术评价功能无可比拟
学术评价十分复杂,当前我国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目共睹。为此,有学者呼吁让学术共同体回归学术评价的主体。学术共同体理应成为学术评价的主体,但由于同行评议难以避免学者的主观判断,其公正性往往难以保证。而学术期刊之所以可以承担学术评价的功能,首先是因为学术期刊特别是优秀的学术期刊往往拥有专业的编辑队伍,且这些优秀的期刊编辑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论文的优劣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其次,学术期刊社内部的三审制、专家匿名评审制度等可以从制度上保证审稿的相对公正。再次,各种期刊评价体系对期刊本身所作的评价,其评价指标虽然有所不同,但各评价机构还是尽力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其发布的“核心期刊”榜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面对波涛汹涌的数字化出版浪潮,传统学术期刊应当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所在,也应努力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编辑与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尽力为读者提供立体化的、多层次的综合服务。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