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大数据全面揭示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

2014-12-22 来源:人民网 王珏
  [提要]  主持中国科协学会部工作的宋军副部长在会上介绍,中国科协主办的1100多种科技期刊中,141种获得本次“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占350种获得该称号科技期刊的40%。本次发布的评价报告,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方法,客观依据充分,为中国科协进一步研究制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王珏)近日,“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文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期刊出版界、学术界的2000多位代表出席发布活动。
 
  此次发布的各种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是由清华大学所属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设立的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也是他们连续发布的第三个年度报告,受到了国内外期刊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根据发布结果,入选本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主办的《Cell Research》、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等主办的《岩石学报》等175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期刊,以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分别主办的《China &World Economy》和《经济研究》等60种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的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机械工程》、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中国地质》等175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期刊,以及上海大学主办的《社会》、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管理评论》等60种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柳斌杰指出,做好学术期刊评价,对办好学术期刊、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非常重要。当今世界,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办好我国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国际充分发挥其学术创新引导作用和知识传播功能,对建设“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落实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战略意义重大。我国学术期刊应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施,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出版传播模式,扎实提高办刊能力和质量,创建强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对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科学评价和客观评估,对政府主管部门做出学术期刊的科学布局和顶层设计,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
 
  与会专家认为,报告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础上做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创新和改进,制定了文献计量标准,引进了定性分析,剔除了学术不端文献和虚假引用的干扰等等,使统计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准确。报告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方法,把统计范围扩展到国际上的14000多种期刊,弥补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研究的空白,连续三年整体地给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分析数据,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品牌建设的实际效果,希望这些成果引起出版管理部门、期刊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主持中国科协学会部工作的宋军副部长在会上介绍,中国科协主办的1100多种科技期刊中,141种获得本次“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占350种获得该称号科技期刊的40%。他认为,基础研究成果是全人类共享的知识,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其应有的本质属性;要建设科技强国,我国必须拥有一批自主品牌的国际引领性学术学术期刊。为此,2012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了“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本次发布的评价报告,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方法,客观依据充分,为中国科协进一步研究制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