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出版业知识服务驶入快车道

2018-09-0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王坤宁
  55家试点单位,162款知识服务产品,已完成、可在线访问的知识服务产品共计103款;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已完成初期建设;2018年,新增55家试点单位,试点单位达110家……这一切都预示着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已经从破题扬帆起航,驶入了快车道。
 
  建设国家知识服务体系
 
  在知识服务备受关注的今天,与知识服务有着天然联系的出版业已深刻认识到,知识服务是推动内容汇聚的新动能,是实现产业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出版发展转型的新方向,是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的新手段。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加快推进专业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有效聚集专业领域数字内容资源,推动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28家出版单位作为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同时,批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负责筹建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并具体组织试点工作。2017年年底,又确定27家新闻出版单位为第二批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2018年,试点单位的遴选扩大到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单位,最后确定55家新闻出版单位、少量大学和科研院所为第三批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自此,试点单位已达110家。
 
  “知识服务是出版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目标。”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看来,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的建设就是构建“国家级知识资源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有效提高新闻出版业知识资源聚合度与知识资源生产供给能力,促进知识内容产品生产,提高国家知识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国民知识水平和国家文化安全水平,推动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建设。
 
  魏玉山说,现在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的门户网站已完成初期建设,出版领域提供知识服务的出版单位信息、技术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中心工作情况等相关材料已收集完成,目前已上线发布。“已经有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等10家试点单位的知识服务平台与我们中心门户网站进行了检索页面跳转对接。人卫社的临床助手、农业社的智汇三农、科学出版社的植物智库等8个系统已经集成了门户网站的单点登录。”
 
  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模式显现
 
  随着出版社转型升级的探索,专业内容和教育内容知识服务市场已经启动,把专业出版机构打造成知识信息服务提供商也已成为业界普遍共识。许多专业出版社在基于自身优势内容资源的基础上,主动担负起为读者、消费者选择、整理知识信息的责任,让人们能够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迅速获取目标内容,并形成对应的知识解决方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年底,依据统一的建设标准,在技术企业支持下,各试点单位已开发162款知识服务产品,已完成、可在线访问的知识服务产品共计103款。目前,专业类试点单位已形成多媒体形态的数字资源,包括文本、图表、音视频等。其中,图书20多万种,音视频2万多段、50多万分钟,图表1200多万幅,案例2100万条,词条近2000万个,专利数据1亿多条。
 
  人卫临床助手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核心项目,是人卫智慧服务平台医学学术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卫临床助手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有疾病知识11549条,典型病例5000例,医学词汇17万条,国家临床路径1213个。“出版社占领消费者市场才是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志。”人民卫生出版社副编审郭向晖说,目前出版社在医学学术“两个助手”——人卫临床助手、人卫用药助手进行了知识服务创新探索。通过这“两个助手”,纸书编辑正在锻炼数字融合的能力,包括选题策划能力、内容加工能力和运营推广能力。
 
  “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利用建社近60年来积累的内容资源,加上强大的编校团队和作者团队精心打造的集书城、主题数据库、资讯、科研工具、社区等一系列的平台功能的多媒体、多终端专业智能平台。“整个平台基本实现了智能检索,Web端、APP端、微信公众号端均可访问,提供镜像安装、IP登录、账号登录3种使用方式。未来,我们将探索垂直化、精准化的小数据库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中国农业出版社数字中心副主任王芳芳如是说。
 
  努力实现知识服务转型的跨越
 
  “未来,知识服务工作不仅是知识升级,更在于运营,要把读者变为用户,做社群化营销和学会版权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健说,知识服务的基础是“用户驱动+内容品牌”。作为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提供知识服务上的探索更多的还是面向教育,“基于自身的内容优势资源,找准用户,再将内容进行重新转换,变成不同于纸质图书的新的服务形式,同时还要关注用户行为轨迹,评估用户价值,形成品牌黏性”。在王健眼里,知识服务就是要做好基于用户的精准信息投放。“无论做教育出版还是做教育服务,通过知识体系化与传统纸书对接,以纸书为入口,把读者变成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实现内容、服务的增值。”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面向图书终端用户,提供的“华师小助手”平台,就是通过平台用户的播放频率、统计分析等数据可以策划新的应用、进行场景化推广和个性化推荐,实现知识服务的小跨越。
 
  如何做好知识服务转型?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在前不久召开的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出版相关单位试点工作会议上,用七大关键词进行了解读:一是位置。知识服务作为出版业得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对知识服务所处位置的应有认识。二是轻重。对于知识库要去包装、去封装,将原有的内容解构,将原有的出版物通过知识化的方式再做一遍。三是场景。要以用户为核心,找到用户的认同感、为用户定制化内容开发。要在场景当中和我们的作者、用户共同成长。四是评价。出版业存在的最本质的价值其实是评价。未来我们要尝试去做知识本身的评价。五是“画像”。要做“理想用户画像”,真正从用户角度考虑场景和要做的服务。六是加工。知识生产的环节以加工为基础,我们现在要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变成精加工。七是纵横。出版社无法完成真正的最顶层的横向工作,因此要从纵向考虑垂直领域的工作,学会用主题将多个垂直领域进行串联,对每个垂直领域的主题进行拓展,做横向工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