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打破打通打造”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2018-08-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傅缨
  实现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十分关键,必须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避免各拉一支队伍、各种一块田地的“两张皮”现象。要打破部门边界,对内容生产和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即“一网两微”等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纸媒固有的影响力、生产力和链接力,纸媒则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技术,走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面对新时代新发展,积极顺应媒体发展的历史潮流,着眼党政关心、社会关注、职工关切的问题,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深度融合,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从单一的平面媒体转向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在报业转型发展的浪潮中,不管风云如何变化,始终不乱阵脚、坚守阵地,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
 
  坚守宣传阵地 传递工会好声音
 
  浙江工人日报社(以下简称浙工报)是浙江省的工会宣传主阵地,以出版《浙江工人日报》为主业,2016年、2017年承接了浙江省总工会《浙江工运》杂志的出版和工会新媒体的运营任务。
 
  浙工报作为工会媒体,把“传递工会好声音,讲述职工好故事”作为基本职责,在报业转型发展的浪潮中,始终坚守工会宣传阵地。在编辑、出版、发行《浙江工人日报》、《浙江工运》杂志等传统纸质报刊的同时,承担起浙江省总工会官网“浙江网上职工之家”、“浙江省总工会”官方微博和“浙工之家”微信公众号的运行任务,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运用和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浙工报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以宣传工会、服务职工为办报宗旨,加强了与工会机关各部门的联系,围绕中心工作,及时了解宣传重点,准确把握宣传方向和节奏,力求新闻舆论与浙江省总工会工作步调一致,符合工运的时代主旋律。对内容实行改版,搭建报、网、刊互动的融媒体平台,鼓励记者走基层“抓活鱼”,策划推出《寻访最美劳动者》《工报记者走娘家》等专栏,内容更加贴近工会、贴近职工,多次获得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肯定。
 
  打破部门边界 创新运行机制
 
  2014年以来,浙工报先后两次通过定编定岗定责,对版面、人事、分配、用工制度等进行了改革,薪酬体系适当向一线采编和经营人员倾斜,提高绩效分配在工资总额中的占比。
 
  今年,为适应工会改革和网上工会建设的需要,浙工报实行全面转型升级,通过打破部门边界,对部室设置进行重新架构,实行采编分离,建设全媒体稿库,实现一个平台、一次采编、多个出口的全媒体生态,重新定编定岗,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新的绩效考核办法,构建起新的运行机制。
 
  资源融合。实现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十分关键,必须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避免各拉一支队伍、各种一块田地的“两张皮”现象。为此,浙工报着力打破部门边界,设立了全媒体采访中心、报纸编辑部、杂志编辑部、新媒体部等新部室,对内容生产和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即“一网两微”等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纸媒固有的影响力、生产力和链接力,纸媒则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技术,走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强兵”聚合力。在融合传播平台的同时,为鼓励创新、多出精品,以骨干领衔组队的方式,将采编人员组合成若干业务小组,通过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形成比作品、比进步、比业绩的良好氛围。为使新招聘的20多名员工尽快上岗,开启了一对一的“师带徒”模式,首批确定了4位采编经验丰富的老记者、老编辑,由他们一对一地带领4位新记者,做好传帮带。
 
  打通信息渠道 推动内容升级
 
  作为省总工会机关报,浙工报要求采编人员了解工会组织的性质和工作宗旨,了解浙江省总工会的工作部署和工作重点,了解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关切点。因此,有步骤地安排采编人员参加新闻业务培训班、新媒体论坛、工会干部培训班,采用基层挂职、蹲点调研等方法,帮助大家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近期,浙工报开创性地安排年轻记者利用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冲上去”“蹲下来”,即申请“上挂”和“下派”。首批已向浙江省总工会宣教部“上挂”1名年轻记者,打通工会信息渠道;同时联系市县工会“下派”,要求年轻记者沉下去跟着工会干部蹲点工作,尽快熟悉工会工作流程,成为合格的工会媒体记者。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验”“浙江样板”层出不穷、亮点纷呈。在道路货物运输业蓬勃发展的之江两岸,浙江省总工会加速破题、实践,积极探索吸引货运司机加入工会工作,再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当地工会改革的亮点之一。浙工报打通工会信息渠道,抽调采访中心和编辑部精干力量,精心策划、倾力采写了货运司机入会系列报道,纸媒和新媒体同步互动,推出后反映强烈。《中国工人》杂志和全国总工会的微信公众号都全文转载。
 
  打造“温度”报社 激发干事激情
 
  走融合发展之路,必须有一支作风过硬、业务一流的工作团队做支撑。浙工报“蝶变”升级过程中,通过打造有“温度”的报社,帮助职工克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能恐慌”,培育多样化发布技能,激发采编队伍干事激情。
 
  2017年,报社制定了“实施升温行动,打造有温度的报社”工作方案,把党的工作和行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运行一年多来,以“工报讲堂”的学习模式落实常态化学习制度,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每季度开具“学习书单”,提供“必读书”,营造职工业余时间充电学习的良好氛围。
 
  有“温度”的报社让职工工作干劲升级。近年来,浙工报采用报、网、刊多媒体平台同步联动的方式,以生动、形象的图文形式推送了一系列体现办报定位、贴近“三工”的主题报道,扩大了媒体影响力。该报新媒体推送内容质量稳步提升,原创作品精彩纷呈,公众号点击率和粉丝量稳步增长,其中报道海康威视的文章阅读量近5万,浙江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第1819期对此予以专题评析。
 
  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工作中,浙工报通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辟学习贯彻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当地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情况。记者节期间,组织记者下企业,与一线职工一起听党代表作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全媒体制作的《来自基层一线党的十九大代表感言心语》系列报道,荣获浙江省委宣传部评选的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通过一系列举措,浙工报构建起业界较为认同的转型模式,今年以来,广西、江苏等省份的工会媒体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作者单位:浙江工人日报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