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从Web3.0的媒介发展形态看“媒介融合”

2018-08-31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李瑞雪:西北大学
 
  【摘 要】目前,业界对于“媒介融合”的探讨仍停留在产业的视野层面。事实上,以语义网、物联网、人体终端媒介为关键的媒介化发展趋向的智能泛媒化网络时代,“媒介”内涵的延展将导致“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和内涵发生嬗变。“媒介融合”将成为网络社会的形态,深植于网络宏大的系统之中,推动未来的传播变革。
 
  【关键词】媒介;“媒介融合”;Web3.0
 
  一、从“融合”到“媒介”的再出发
 
  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形态融合”这一概念,意指不同媒体的边界正在模糊,并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此开启了“媒介融合”基于传播技术与形态的研究路径。
 
  目前,关于“媒介融合”,不少学者都以“融合”为核心来理解。包括议题的整合、技术形态的拓展、新闻工作者的技能要求、媒体组织架构以及制度改革等等。这种操作层面的讨论方式,“围绕大众媒介机构如何适应新传播技术,是从媒介机构的门内往外看,而不是以新传播技术带来的整个传播形态变化来反观媒介机构”。当前,来自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等多维度的“媒介融合”有着基于行业发展的进路和意义。然而,重“融合”而轻“媒介”的这种进路却难以突破产业自身的封闭圈。
 
  以宏观的视野将“媒介融合”从媒介组织边界的禁锢中抽离出来,置身于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形态历程中看,作为技术驱动下网络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探求“媒介融合”的内在逻辑应回归到媒介形态的语义之中。
 
  媒体(media)在英文中意指中间和中介。19世纪中后期印刷术、电报等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一词与传播技术相关联,逐渐形成在当代的基本指向。谈起媒介,人们习惯于将其与大众媒体相联系,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在当下扮演着媒介的主要角色。事实上,媒介有着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泛媒介”的概念和观点。“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这种时时刻刻产生的关系即连接,它是媒介发展的核心,也是网络社会媒介演绎的本质。如果说当下的媒介环境是建立在基于将“世界容纳进一个媒介”的模型,那么随着自然界、人类社会等多媒介界面的融合,未来要实现的构想则是“世界作为一种媒介”。显然,这样的视野更具纵向性,将媒介作为新的出发点,是对“媒介融合”进行另一种语境的抽象阐释和建构。即在人与网络传播介质发展的互动中探讨“媒介融合”在社会形态层面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二、Web3.0时代的媒介化趋向
 
  比尔·盖茨曾在2005年美国微软公司高管会上,提出微软的互联网战略将主要围绕一个新的概念模式展开,这一新的概念模式就是Web3.0,,也有学者称其为第三媒介时代。在这一传播生态中,网络成了连接乃至重塑社会形态的主要工具,真实与镜像难以区别。李沁将这一时代的媒介概念重新定义为“沉浸媒介”。“沉浸媒介是所有媒介的集大成者。人不仅是媒介的积极驾驭者,更是沉浸媒介的本体。人机合体的‘沉浸人’,是沉浸媒介的最高状态,是真正的超媒介。”社会媒介化从Web1.0开始到今天由Web2.0主宰的格局,不断向网络关系的更深层次渗透,也预示着泛媒介时代的到来。而媒介融合则是这一媒介化进程的要义,也是社会媒介化的支撑力。从目前的预测来看,Web3.0时代的媒介化趋向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关键动向展开。
 
  (一)语义网——真正的“理解沟通”
 
  什么是语义网?万维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在1998年提出了这一概念。举一个常见的例子:今夭的人们想要去某地自由行往往需要提前搜索攻略,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算和线路制订一套旅行方案,这通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问和精力。而在Web3.0时代,人们直接输入或用语音说明时间、地点及预算,语义网就会根据个人习惯和偏好,制订最合适的计划。
 
  语义网所连接的终端能够对词语、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智能判断,然后从海量信息中实现人们所需要的连接,进行人际沟通。“这个技术方向将使互联网不再停留在信息的仓库和机械搬运工的角色上,而是成为信息的更智慧的阐释者和管理者。”语义网并不是互联网的替代品,而是对互联网的结构优化。以智能为核心要义的媒介发展趋向,语义网无疑是最好的诊释和见证。语义的识别加上智能搜索,可以将人力从传统的数据信息梳理中解放。今日头条是今天个性化推送的实践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推送机制的界限将延展至人们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二)物联网——连接一切
 
  “物联网”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通于1991年首先提出,指通过装置在各类设备上的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连接到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和对话。简单地说,可以将物联网理解为连接一切的网络。
 
  目前,国内的物联网行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行业网站层出不穷。如OFweek物联网(iot.ofweek.com ),物联中国(www.50cnnet.com)等。其应用领域广泛,遍布交通、家居、工业、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这也意味着,一切通过连接的“物体”都可能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客观世界日益拥有了主动表达的能力,更多的客观事物将加入到人类的信息交流体系之中,整个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将形成全新的信息交流系统。”媒介的深度融合带来的不只是传播工具形态上的变化,在未来,传媒工作者的生存方式也需要重新审视,新闻或许将从客观性的描述、传递信息转向更为深度的分析和解读趋势。
 
  美国学者凯文·凯利曾经指出当今的人们正致力于让一切东西认知化,这意味着物联网这一物体的媒介化过程将不断注人“智慧”的因素,并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传播景观。
 
  (三)人体——未来的媒介形态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Web3.0时代物联网中的“物”也包含着人本身。可穿戴设配使得人体相关数据也在网络之中进行连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终端,人体数据化将变得更为常态、深层。人体信息外化为可观测、可计算的网络数据,这是物联网的另一个层次,但并不是人机结合的最终层次。
 
  如果说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在人体中存在还停留在物联网层面的思考之中,或许在未来人们应该重新审视自身机体。电影《攻壳机动队》中,主角草薙素子的大脑被移植到一副生化机器人躯体中,并能够与网络连接。人与机器的结合共同构成了一套新的系统。“即使有些机器并不直接存在于人体上,但是,它们也在模拟人类智慧,并试图与人类智慧形成互补,构成同一个系统。这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人机合一。”
 
  草薙素子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义体的躯壳下有着人类的意识和自省,当然,这只是科技片中的幻想。我们可能没有办法预测如此长久且不确切的未来,但通过物联网,人体成为媒介已是可以捉摸到的事实了。它不是传播生态的简单革新,而是信息传递深层的基因重组。
 
  三、“媒介融合”的最终发展要义及思考
 
  Web1.0和Web2.0时代,人们期盼着媒介线性发展到自身画地的终极智能化的到来。在未来的网络社会中,物联网、人体终端意味着万物皆媒社会形态的来临,而语义网则赋予了媒介系统的智能连接和沟通。事实上,媒介发展的本质要义就是“网络”二字。基于网络建构的媒介体系,是一个宏大的、功能齐全的系统。它通过不断的连接和拓展由内而外地进化。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网络社会中,媒介将成为网络自生的有机体,自其诞生伊始就存活在这个动态、宏大的网络关系之中,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也将参与到网络节点的连接和演进中。“媒介”的定义在未来社会将重塑为环境与人本身。
 
  媒介的发展脉络由传统的线性结构转为动态的多节点式结构。这也就意味着“融合”作为互联网的特征不再局限于人工的简单相加操作。传统的“媒介融合”通常指媒介形态及各种要素的融合,这是因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在诞生之时不具备网络基因。然而,“新媒体自身就是融合媒体,业界无需再人为地合成一个融合媒体,而应该集中精力探索互联网形态下新的传播表现形式”。如果说之前的媒介融合是“1+1”或者“1+1+---+1”那么在未来则为“1”。无论出现什么媒介、什么形态的媒介、什么领域的媒介,统统包含在“1”之中。也就是说,在网络社会中,媒介融合是隐性的、广延的,不同类型的子媒介解构着“世界”这个巨大的媒介系统。同时,这个媒介系统也是不断涌动的、变化的。它自生为一个生态系统,塑造了网络社会的形态,也是网络社会的特征。
 
  万物皆媒的信息获取方式还将引起传播过程巨大的嬗变。基于这样的演变逻辑,未来的传媒工作者将从简单的数据分析、挖掘和信息传递中解放,转向主要帮助公众分析事件背后的历史、人文、伦理、社会环境变化等服务。这对传媒工作者的要求也从操作层面上升到更具哲理性的层次。
 
  虽说产业层面上的媒介融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是由社会发展的位置决定的,对今天而言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下,其作为互联网中的一个节点存在,在未来需要融人更大的网络之中。技术推动网络社会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引发的“媒介融合”内涵的变革,也需要经历相当曲折的过程,但其最终却隐含着未来媒介变革的要义以及传播革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