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选题中,如何才能抓住关键“要害”?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如何才能挖掘到更深层的意义?在众声喧哗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发出准确而坚定的声音?
从第二届17篇(组)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背后的采编故事中,期刊人或许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头脑风暴碰撞出新思路
此次《中国科学院院刊》推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对策研究”专题,是在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前夕组织策划的,以期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具有科学基础的决策建议。
“围绕国家战略开展的选题,比较容易的做法是组织策划宏观方面偏理论的文章,从微观角度入手支撑宏观战略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难点。”《中国科学院院刊》副主编杨柳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越做越细、越做越小,但我们希望文章在突出科学特色的同时,不偏于纯理论分析,对相关决策更有参考价值。
因此,编辑部在选题初期就跟首席科学家反复推敲,做好文章方向布局的顶层设计,兼顾不同角度研究者的观点。这种顶层设计对编辑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组稿策划人员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多次进行头脑风暴,对国内相关研究者和单位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
在杨柳春看来,这个过程是这一组文章能够引起较大影响的原因所在,也是难点之一。正是编辑部在组稿约稿时与科学家反复沟通,根据期刊要求对文稿进行反复打磨、反复修改,才能打通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化之路”。
为了避免“机械地重复做事”的惰性,达到“常做常新”的高标准,《上海支部生活》同样在选题策划和落实上下了不少功夫。杂志社在编辑部的选题策划会上,发动全体记者编辑围绕做好“创新社会治理中的城市基层党建”专题报道展开头脑风暴。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指定5名精兵强将组成报道方案撰写组,在副主编带领下,对选题策划会上大家头脑风暴过程中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进行取舍、深化,形成方案初稿。杂志主编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后,在编辑部选题策划会上再次征求意见,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微调,形成宣传报道最终方案。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执行总编李强告诉记者,为了更准确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同时找到能够撰写高质量文章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举行了特邀研究员理论务虚会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研讨会。相关人员从150名中心特邀研究员和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大会发言、小组发言中精心选择主题和作者,并与作者多次就稿件进行沟通、碰撞,才最终推出《“学习‘7·26’讲话 迎接十九大召开”笔谈》专栏。
实地调研挖掘鲜活材料
“文章虽然阐述的是国家治理的宏大主题,但能够基于事实、基于一线调研,最大程度发挥深入实际工作最前沿获取最鲜活案例和时代新动向的工作方法,使得文章具有厚实的新闻事实支撑,显示出新闻调查的力量。”
这是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王磊对于《永远为了人民的期待——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一文的评价。
作为文章的执笔人,瞭望周刊社经济部主任王健君在刚刚接到任务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想清楚从何处着手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他前后走访了数十位研究马列理论、政治学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听取他们的判断,积累了大量素材。
直到在西藏林芝鲁朗镇东巴才村,王健君见到了驻村第一书记尼玛顿珠。当这个“90后”小伙子站在小山坡气定神闲地告诉他,与当地老百姓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把脱贫项目攻克成功,决不离开”时,王健君又兴奋又感动——“人民性在基层不就应该是如此鲜活的存在吗?”
以此为指引,王健君又再次来到河北肃宁县梁村镇张庄村,在这个创新“四个覆盖”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发源地,寻找一线干部在“以人民为中心”执政思想指引下主动积极创造、创新基层治理的事例,感受到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尤其是青年干部在“为人民服务”上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而不息的生命力。
同样在宏大主题上通过调研采访获得“真材料”的还有《财经国家周刊》。此次《财经国家周刊》推出的“新时代‘经济学’”组文,是全国财经类媒体中第一个尝试以“经济学”的概念和逻辑来总结新时代经济领域的理论和实际成就的文章。
“最大的难度在于一个宏大主题的每一篇文章怎么谋篇布局,如何从整体和细节上保证整组稿件既不假大空,又不至于太过琐碎。”《财经国家周刊》副主编陈荣说,编辑部确定了组稿主题之后,杂志社的编辑、记者在短时间内走访了许多参与经济建设顶层设计的专家学者,获得了大量权威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同时对数十篇主流媒体的宏观经济主题的重磅新闻报道进行研究,从而确定稿件的报道结构、形式以及传播方式。
“大兵团作战”集聚更广智慧
在上海支部生活杂志社,从策划到落实需举全编辑部之力,同时根据需要对采编力量进行柔性组合的报道方式被称为“大兵团作战”。在《上海支部生活》副主编侯肖林看来,这样既有利于推出作品,也有益于锻炼队伍。
参与《大城之治》报道的《上海支部生活》记者张蔓蔓,曾经作为点评嘉宾参加过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的区域化党建年会。她在采访手记中写道,每次采访,都是学习、思考、更新的过程。党刊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应承担起总结基层经验、促进党的建设永续发展的重任。
在《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看来,尽管当前期刊发展面临着多重困难,但潜心打造原创精品文章,一定是期刊保持品牌影响力的不二选择。
《中国新闻周刊》推出的《雄安时代》由11篇文字报道和1篇图片故事组成,近12万字。从最开始策划这一专题报道,到最终出版上市,《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吕振亚带队前往雄安新区采访,编辑部派出的6位记者前后十几次前往雄安新区进行实地采访核实。
也正是因为这样,实施“人才兴刊”工程成为《中国新闻周刊》3个3年战略的其中之一。吕振亚说,今年中国新闻周刊社将继续新增采编力量,同时启动人才培训计划,筹资100万元,出实招,广纳贤才。
“尽管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改变,但大家对于高品质内容的需求从来没有改变过。”吕振亚坚信严肃的时政新闻在未来依然拥有市场,主题报道同样可以获得超高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