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以神经病学核心期刊为例

2018-08-03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关键词]神经病学;零被引率;期刊评价指标;相关性
 
  [作 者]孙婧: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周康:北京印刷学院
 
  [摘 要]【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引文分析是常用的期刊质量评价方法之一。引文分析可以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等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被引频次是评价论文学术价值和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甚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评价指标中,只有正向评价指标。因此,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将目光集中于高被引论文。
 
  近年来,零被引论文(Non-cited Papers)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零被引论文是指论文出版一定年限后,从未被其他论文或研究成果参考和引用。钱贺进认为零被引论文的学术价值基本可忽略不计;但张丽华等认为零被引论文率可参与考察期刊载文的整体情况,并且由于学术成果的“迟滞承认”现象,零被引论文也具有潜在价值。2004年,Weale等进行相关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科技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百分率与期刊影响因子呈负相关。其后,国内学者也对零被引论文进行相关研究,李美玉等发现,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2007—2009年的3年、4年和5年期刊零被引率均与期刊的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呈负相关;顾璇等发现,预防医学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和零被引论文率呈负相关,引用半衰期和零被引率呈正相关;杨晓容等发现,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呈低度相关,零被引率与期刊影响因子呈负相关;王新研究发现,凝聚态物理学期刊整体零被引率仅为10%,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与影响因子、h指数、篇均被引频次以及可被引论文数、总被引频次不存在相关性。另外,刘武英等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方红玲对眼科学中文核心期刊、郭亿华对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陈汐敏等对医学学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由于零被引现象具有学科差异性,且国内鲜有神经病学类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关系的相关研究,故本研究分析了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零被引情况,以期对本学科零被引论文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为未来选题策划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
 
  《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评定的22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并排除自引率≥0.3及数据不全的期刊。最终19种期刊入选,包括《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中国卒中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和《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1.2  研究方法
 
  1.2.1  检索范围
 
  目前,零被引论文的界定尚存在分歧。一般而言,文章发表后2——3年为被引高峰期,发表5年后未被引用,则该文章为零被引的概率非常高。本研究通过统计入选的19种期刊2016年的被引半衰期发现,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被引半衰期为4.99年。故本研究将搜索范围界定为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1.2.2  检索方法
 
  以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入选的19种期刊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论文,按照被引频次进行升序排列,剔除非学术类文章,包括目次、消息、卷首语等,统计零被引论文数量,计算零被引率。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参考《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参考《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零被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并绘制散点图。
 
  2  结果
 
  2.1  不同期刊引证指标及零被引率比较
 
  表1所示为神经病学核心期刊引证指标及零被引率的统计情况。本次入选的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零被引率为20.2%,其中《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的零被引率最高(51.9%),《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的零被引率最低(8.5%)。不同期刊的零被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1.000,P<0.001)。样本期刊的平均复合影响因子为0.546(0.210——1.671),平均复合即年指标为0.069(0.006——0.233),平均复合5年影响因子为0.530(0.320——1.020),平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为0.423(0.150——1.298),平均引用半衰期为6.0年(3.5——7.1年),平均被引半衰期为6.3年(3.4——15.2年),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31(0.03——0.69),平均学科扩散指标为9.81(2.28——22.56),平均学科影响指标为0.59(0.16——0.89)。
 
表1  神经病学核心期刊引证指标及零被引率
 
期刊名称 复合影响因子 复合即年指标 复合5年影响因子 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引用半衰期/年
中华神经科杂志 1.671 0.233 1.020 1.298 5.4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0.952 0.152 0.708 0.403 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819 0.050 0.859 0.653 5.3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0.722 0.084 0.515 0.518 5.0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0.569 0.043 0.520 0.507 5.9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0.506 0.051 0.496 0.377 4.6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0.481 0.138 0.551 0.392 6.6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471 0.047 0.540 0.350 6.3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0.468 0.040 0.420 0.444 6.5
卒中与神经疾病 0.455 0.038 0.462 0.439 6.9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0.448 0.077 0.616 0.390 5.5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0.440 0.053 0.405 0.403 6.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0.414 0.057 0.481 0.318 3.5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0.401 0.006 0.459 0.280 6.2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0.385 0.061 0.430 0.341 7.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0.336 0.062 0.320 0.235 6.5
中国卒中杂志 0.335 0.073 0.584 0.300 6.5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0.282 0.028 0.327 0.231 7.1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0.210 0.024 0.354 0.150 6.8
平均值 0.546 0.069 0.530 0.423 6.0
 
期刊名称 被引半衰期/年 基金论文比 学科扩散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 零被引率/%
中华神经科杂志 15.2 0.34 18.06 0.89 17.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6.4 0.69 22.56 0.61 8.8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7.6 0.53 15.86 0.89 10.0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4.9 0.41 12.17 0.75 13.9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5.3 0.26 8.31 0.58 21.7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7.0 0.34 9.83 0.72 23.1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5.6 0.36 9.22 0.64 17.0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9 0.23 12.08 0.69 17.1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6.6 0.32 9.67 0.67 15.4
卒中与神经疾病 6.1 0.23 8.00 0.61 33.6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5.3 0.43 2.87 0.37 19.4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5.2 0.24 2.28 0.30 20.3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4.6 0.36 6.04 0.23 8.5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7.4 0.29 3.50 0.37 22.0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6.7 0.32 11.86 0.78 21.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3.4 0.03 16.72 0.75 14.9
中国卒中杂志 4.0 0.21 3.57 0.16 26.9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6.0 0.13 5.28 0.58 51.9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5.3 0.25 8.56 0.64 21.0
平均值 6.3 0.31 9.81 0.59 20.2
 
  2.2  零被引率与引证指标的关系
 
  入选的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零被引率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及学科影响指标分别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1——3。其中,《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的零被引率显著高于其他期刊,应归为异常点,故统计时将该期刊数据去除。结果显示,引用半衰期与零被引率呈正相关(r=0.570,P=0.014),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与零被引率呈负相关(r=-0.520,P=0.027;r=-0.513,P=0.029),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r=-0.308,P=0.199;r=-0.300,P=0.227;r=-0.288,P=0.247;r=-0.140,P=0.581;r=-0.046,P=0.857;r=-0.209,P=0.406)。
 
表2  零被引率与引证指标的关系
 
评价指标 r P
复合影响因子 -0.308 0.199
复合即年指标 -0.300 0.227
复合5年影响因子 -0.288 0.247
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0.140 0.581
引用半衰期 0.570 0.014
被引半衰期 -0.046 0.857
基金论文比 -0.520 0.027
学科扩散指标 -0.513 0.029
学科影响指标 -0.209 0.406
 

图1  引用半衰期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图2  基金论文比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图3 学科扩散指标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期刊评价系统普遍缺少反向评价指标和标准,因此建立反向评价指标对完善和补充现行评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唐晓莉等研究认为,期刊零被引率用于期刊反向评价是合理的。本研究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及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深度挖掘零被引率的价值。
 
  3.1  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情况分析
 
  顾璇等对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零被引率进行统计,发现其平均零被引率为49.16%,最低为26.96%(700/2596),最高为75.16%(351/467);各期刊间零被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14,P<0.01)。方红玲对我国5种眼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率进行分析发现,这5种眼科学期刊的平均零被引率为18.34%,其中《中华眼科杂志》的零被引率最低(8.07%),而《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最高(24.86%)。本研究结果显示,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零被引率为20.2%,其中《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的零被引率最高(51.9%),《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的零被引率最低(8.5%);不同期刊的零被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1.000,P<0.001)。本研究报道的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零被引率显著低于文献[顾璇,孙云鹏,汤建军,等. 预防医学类期刊引证指标与零被 引论文率的相关性[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 (7): 941-944.]报道的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结果,而与文献[方红玲. 我国5种眼科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45-948.]报道的5种眼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顾璇等研究的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并非全是核心期刊有关。由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普遍高于一般期刊,故造成零被引率之间的差异。
 
  3.2  期刊影响因子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期刊影响因子是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也越高。复合影响因子是2010年12月由中国知网发布,由于引入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的被引频次,其统计结果较传统期刊影响因子更加全面、客观。杨晓容等对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期刊零被引论文与影响因子呈负相关。顾璇等研究发现,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与零被引率呈负相关,并认为减少低质量的零被引论文对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刘雪立等对12种眼科学期刊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因子与2年、3年、5年、10年零被引率均呈显著负相关。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合影响因子、复合5年影响因子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r=-0.308,P=0.199;r=-0.288,P=0.247)。付晓霞等对2000—2009年中国作者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的零被引率进行分析,发现期刊的影响因子和零被引率无相关性,部分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的零被引率也很高,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推测相关性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学科间的差异。
 
  3.3  复合即年指标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复合即年指标是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情况。相同情况下,引用期刊的发表周期越短,源期刊的即年指标越大;引用期刊的发表周期越长,源期刊的即年指标越小。这说明即年指标可从侧面反映期刊所载论文的时效性,即年指标越高,其关注度和引用速率可能越快,信息传播能力越强。本研究结果显示,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即年指标为0.069,最高为《中华神经科杂志》(0.233),最低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0.006),期刊整体活跃程度及学术影响力跨度较大。虽然顾璇等研究发现,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即年指标与零被引率呈负相关;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合即年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r=-0.300,P=0.227)。这可能是因为论文的引用除时效性外,还与期刊的学术质量相关。如果单纯缩短出版周期,而不增加期刊信息容量和论文的学术质量,就无法提高其引用率。
 
  3.4  复合他引影响因子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被统计源文献引用的总被引频次包括自引和他引两个部分,所以影响因子很大程度上受自引频次影响。部分期刊为提高影响因子,在自引频次上进行违规操作,故期刊评价系统为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期刊质量而提出他引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与影响因子具有相同的反映期刊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能力,并且排除自引频次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他引影响因子与零被引率的关系,以排除各期刊自引情况对影响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他引影响因子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r=-0.140,P=0.581),进一步验证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影响因子无关。
 
  3.5  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引用半衰期可反映期刊所发论文的作者利用文献的新颖度,常用于评价期刊参考文献的时效性。而被引半衰期常被用来评价期刊的老化程度,期刊的被引半衰期越长,其文献被利用的时间越长,老化速度越慢。虽然引用半衰期及被引半衰期均为文献老化速度的评价指标,但是其属性和特征不同。引用半衰期反映的是被引论文的老化速度,而被引半衰期反映的是论文自身的老化速度。引用半衰期越长,期刊本身引用的参考文献年代越久;被引半衰期越长,其论文本身的影响越长远。本研究发现,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引用半衰期为6.0年,最低为《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3.5年),最高为《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7.1年);平均被引半衰期为6.3年,最低为《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3.4年),最高为《中华神经科杂志》(15.2年)。神经病学核心期刊引用半衰期与零被引率呈正相关(r=0.570,P=0.014),而被引半衰期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r=-0.046,P=0.857),与顾璇等研究结果一致。正如前文所述,期刊的引用半衰期反映的是该期刊论文引文的新旧程度。使用的引文较旧意味着期刊自身学术更新速度较慢,其学术观点可能并非处于学科最前沿,故论文引用价值受到极大影响,最终导致期刊零被引率高。付晓霞等研究也显示,并不是期刊影响因子越高,零被引率就越低,反而是期刊刊载论文的被引频次更能说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3.6  基金论文比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基金论文比是指期刊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可被引文献的比例。刘睿远等对2009年45种眼科学SCI收录期刊进行研究,发现无基金项目资助的零被引论文比例(78.72%)显著高于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比例(21.27%),这说明有基金资助论文的质量比无基金资助论文高,受科研工作人员关注程度也高。本研究显示,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为0.31,最高为《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0.69),最低为《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0.03);基金论文比与零被引率呈负相关(r=-0.520,P=0.027)。总体来说,基金资助论文的科研基础及学术质量高于一般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性,其引用价值较高。所以基金论文比例越高,期刊的零被引率越低。但徐晶等研究认为,基金论文比与论文质量及研究界对基金论文的认可没有必然关系。虽然基金资助论文的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高于一般非基金资助论文,但是对于基金论文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不能一味迁就基金资助,需要认真对论文质量进行把关,对其作出正确判断,避免一些低水平文章借助“基金论文”的优势,影响编辑及编委的判断。
 
  3.7  学科扩散指标和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的关系
 
  学科扩散指标是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主要用来比较期刊在学科内统计源期刊中的使用情况。学科扩散指数越高,说明该刊在统计源期刊中被引用的范围越广,其影响力也就越大。而学科影响指标是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学科影响指标通过期刊在本学科的被引用情况反映了期刊在学科内的影响力,也反映了期刊与学科内其他期刊的关联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平均学科扩散指标为9.81,《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的学科扩散指标最高(22.56),《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最低(2.28);平均学科影响指标为0.59,《中华神经科杂志》的学科影响指标最高(0.89),《中国卒中杂志》最低(0.16)。学科扩散指标与零被引率呈负相关(r=-0.513,P=0.029),而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r=-0.209,P=0.406)。本研究结果提示,学科影响力越广,其被引用程度越高。从反面也能够说明,减少学术影响力低的零被引论文,对提高期刊的传播广度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4  总结
 
  期刊的零被引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受关注度,其时间演化规律更是能够反映期刊论文的传播和引用状况,从而反映期刊的影响力。从木桶原理的角度考虑,减少“短板”论文,即零被引论文,可以减少学术泡沫。本研究显示,神经病学核心期刊的零被引率与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关系不大,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根据本研究结果,降低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从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学者认为,论文被下载和引用次数越多,代表同行对这篇论文的认可度越高,也反映期刊的发文质量相对越高;但零被引论文未必没有学术价值,其对科学界的潜在贡献不可小觑。一些重大科学发现和成果在当时未被发现和广泛借鉴,多年后才被学界重新发现并认可,即存在“延迟承认”“睡美人”现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论文便是经典案例。也有一些论文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导致其下载量较高,而被引率很低甚至零被引,但并非其学术质量存在欠缺。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对论文本身的价值进行把握,不能一味追求高被引率,忽视此类“精品”论文。由于本研究的时间窗口为被引高峰内,不排除部分论文在以后时间内有引用甚至出现高被引情况,故今后还将针对非被引高峰时段的零被引率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对零被引率论文价值进行更全面的探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