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国家出版基金:精品出版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谈起

2018-06-15 来源:《科技与出版》
国家出版基金:精品出版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谈起
《科技与出版》
 
  【作者】娄建勇: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摘要】国家出版基金设立十年来,资助推出了一批国家需要、社会需要、读者认可的精品项目,起到了良好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精品出版和文化繁荣。国家出版基金科学规范的管理,有效提升了出版单位的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成为出版行业“出精品、出管理、出人才、出效益”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国家出版基金;精品出版;中国出版政府奖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出版物品种数量连年增长,2016年全国出版图书达到499 884种。但相对于出版物数量的快速增长,出版物质量的提升还不够显著,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出版物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催生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出版精品,是新时代赋予出版界的历史使命,也是出版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国家出版基金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至今已满十年。十年来,国家出版基金严格遵循“自愿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原则,遴选资助了一批优秀项目,推出了一批精品成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精品出版和文化繁荣,成为出版行业“出精品、出管理、出人才、出效益”的重要推动力量。
 
  2018年1月,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在出版界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每3年评选一次,其中分量最重的图书奖获奖名单是从近3年出版的70多万种图书中遴选推荐,经过严格的评审后脱颖而出的,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的典范,代表了当前我国出版发展的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57种图书奖正式奖名单中,有34种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占比达59.6%;在117种图书奖提名奖名单中,有63种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占比达53.8%;两项合计97种,占到图书奖总数的55.7%。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的高比例,充分体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水平,突出反映了国家出版基金在推动精品出版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
 
  1  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项目的影响
 
  精品力作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创造水平,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遴选资助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创造的优秀项目,推出了一批反映当前学术发展水平、代表当前出版业发展水平的优秀成果,有力推动了出版业的繁荣兴盛。
 
  1.1  推动了一批重大出版工程顺利实施
 
  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使得一批规模大、投入多、周期长、难度高,单靠出版社的力量难以完成的国家级出版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逐步推出成果。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大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目前已出版《史记》《辽史》《魏书》《南齐书》等多部成果,受到出版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次全面搜集、收录海内外珍藏中国历代绘画精品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目前已成功推出《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原创性文化精品工程、“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辞海》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特大型综合性工具书的空白。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但因资金压力等各方面原因长期积压得不到出版的重大项目,也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和推动下顺利完成。例如重大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杜甫全集校注》要对杜甫的全部存世诗文进行汇集、校勘、编年、注释和汇评,由于规模大、编纂难度高,出版社立项30多年未能出版。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使项目出版进度大大加快,共计12册680万字的《杜甫全集校注》于2014年正式出版,代表了我国当代古籍整理和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71年,《中华民国史》项目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列入国家出版规划。几十年来,作者方和出版社一直在共同努力,希望早日完成全套书的出版,但出版进度一直都很迟缓。直到2010年,该书成功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才终于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将总计36册2 000多万字的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水准的《中华民国史》一次出齐,成为民国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很多出版单位表示,“如果没有国家出版基金的襄赞,那些必须要集众人之力才能完成的大规模、多卷本的编写工作恐怕今天还停留在策划阶段,难与读者见面”。“有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对许多沉寂已久、很难出版的学术著作,我们在做决策时,底气就更足了”。
 
  1.2  催生了一批精品出版成果
 
  精品力作的产生,往往需要作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著述,需要出版单位长时间的精心打磨,经济效益不够显著,成本压力较大。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为这些项目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得编辑们能够沉下心来,精心打磨书稿,打造出版精品。
 
  十年来,国家出版基金共遴选资助了3 300多个优秀出版项目,目前已有2 300多个项目推出成果,有力推动了精品出版和文化繁荣。例如此次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获奖名单中,就包括了《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兴国之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讲》等一批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优秀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国财政通史》《中国教育改革大系》等一批反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填补相关学术空白的学术精品,《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结》《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等一批反映我国改革发展伟大成就、代表当前我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昆曲艺术大典》《中国当代设计全集》《蒙古医学古籍经典(蒙古文)》等一批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品项目。
 
  2  国家出版基金对社会的影响
 
  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鼓励创新、力推精品的原则,使一大批具有重要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传承价值的优秀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出版界的充分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成为出版精品的典范。国家出版基金在推动精品出版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
 
  2.1  优秀成果反响突出
 
  国家出版基金遴选资助的一批精品项目成果推出后,得到各方的高度肯定,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如《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出版后,不但在国内广受好评,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国会图书馆等120余家海外机构收藏;《史记》修订本的出版,被主流媒体评为当年年度最具文化影响的“十大文化事件”之一;《大辞海》出版后,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充分肯定其“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大飞机出版工程》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我国大飞机的研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专家誉为“为国家科技发展服务的典范”;《中国古建筑丛书》推出后,得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一批优秀成果还受到国际出版界的关注,成功进入海外出版市场。例如《英文版中医走出去文库》获得海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并被纽约中医学院、美洲中医学院等20余所海外中医院校选作教材;《大飞机出版工程》的10余种图书已经成功输出到了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和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光物理前沿丛书》所含的8种图书均被德国著名出版社德古意特出版社买走版权;《漫画中国历史》目前已出版泰语、韩语、日语、法语、印地语等多个版本。
 
  近几年来,国家出版基金分别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国际书展、阿布扎比国际书展等重大展会上多次举办国家出版基金成果展,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2.2  重大奖项的获奖比例不断提升
 
  随着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不断推出,在近几年出版领域各类重大奖项的评选中,出版基金成果的获奖比例不断提升。在已推出的2 300多项成果中,共有近500个项目成果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以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为例,在2011年公布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60种图书中,出版基金成果仅有4种,占比为6.7%;在2017年公布的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57种图书中,出版基金成果则达到37项,占比达55.9%(见表一)。在2010年公布的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的50种图书中,出版基金成果仅有3种,占比为6%;此后获奖比例不断提升,在2016年第六届的100种图书奖正式奖中,出版基金成果有39种,占比达39%(见表二)。
 
表一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情况统计
 
届次 图书奖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占比/% 图书提名奖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占比/%
第二届 60 4 6.7 119 5 4.2
第三届 50 9 18 150 20 13.3
第四届 57 34 59.6 117 63 53.8
(注:国家出版基金2009年进行第一次专家评审资助,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于2008年揭晓,故未统计)
 
 
表二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情况统计
 
届次 图书奖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占比/% 图书提名奖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占比/%
第三届 50 3 6 99 5 5.1
第四届 50 11 22 150 27 18
第五届 100 33 33 102 38 37.3
第六届 100 39 39 101 34 33.7
(注:国家出版基金2009年进行第一次专家评审资助,第一届、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分别于2006年、2008年评选,故未统计)
 
 
  2.3  成为出版行业的重要风向标
 
  经过十年发展,国家出版基金已成为目前我国出版业影响最大的国家级文化基金,其资助项目已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对于出版社的意义也从最初的成本补贴向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转化。出版基金资助的获得,不仅是对图书内容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认可的体现,也是衡量出版单位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尺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等很多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出版集团都把有多少出版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完成情况等作为对出版单位考核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各出版单位对出版基金工作越来越重视,很多出版单位围绕出版基金项目的策划、申报、实施等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出版精品。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作为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以最强的优秀编辑团队、最高效规范的运行管理、最精良的编辑制作水准,打造高质量出版物。新疆人民出版总社围绕每年的申报重点大力组织策划相关主题,使过去自费类图书占比较大,一般性图书较多,而重点书的出版相对较少的出版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
 
  3  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单位的影响
 
  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但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也使得一些出版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降低出版门槛,跟风炒作严重;单纯追求出书速度,编校质量低劣、印装粗糙,制造了不少平庸之作甚至是印刷垃圾,背离了出版企业的责任使命和文化担当。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始终坚持项目立项、实施的高标准、高要求,在提升出版单位的精品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推动精品出版机制的不断完善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引领导向作用。
 
  3.1  推动出版单位进一步挺拔主业,打造出版品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出版单位特别是以学术出版、专业出版等为主业的出版社,迫于利润压力等原因,将更多的出版力量投入到短平快的项目上,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优势资源;一些出版单位甚至把经营业务转向收益更快、获利更大的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出版主业反而被逐渐边缘化,日益萎缩。
 
  国家出版基金专门面向出版行业,积极鼓励和扶持具有重大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出版价值的精品力作的出版,引领推动出版单位进一步加强精品意识,挺拔出版主业。一些出版单位围绕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展开策划、申报、实施,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建设重点选题储备库,着力打造出版品牌。例如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根据多年的资源积累和自身优势,确定了整形美容、材料科学、应用数学、农业环境与资源4个细分板块为着力打造领域,连续6年共十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一些出版单位充分利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精心打造品牌产品、精品工程。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大飞机出版工程》项目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成功推出后,受到了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好评,出版社以此项目为抓手,不断拓展、深化相关选题,连续策划了“民用飞机适航出版工程”“航空发动机系列”“民机飞行控制技术系列”等相关项目,并成功获得出版基金资助,使相关图书逐步成为出版社的品牌产品线。还有一些出版单位充分借鉴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模式,制定相应配套措施,打造出版精品。例如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拿出1 000万元,设立“出版专项基金”,用于精品图书出版资助、优秀出版物奖励。专项出版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借鉴国家出版基金的成功经验,在选题项目立项时就开始扶持,与出版流程同步到位,全力支持出版社打造专业强社,让编辑能够潜下心来精心打造出版精品。
 
  3.2  推动出版单位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国家出版基金对资助项目实行严格规范的全程绩效管理措施,所有资助项目都要按要求制定相应的项目质量和进度保障措施、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廉政制度等,并通过年度检查、实地抽查、结项验收等措施不断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实施进度、成果质量和经费安全。严格规范的管理要求有效提升了出版单位的管理意识,很多出版单位按照出版基金项目实施要求并结合自身特点,由出版社领导牵头,成立重大项目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总编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出版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例如商务印书馆在项目立项后,会成立项目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一般由主管领导牵头,总编室、编辑室、财务中心、出版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工作小组”则由编辑中心主任或编辑室主任直接负责,组员包括责任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此来保证项目的全流程顺利推进和完成。一些出版单位进一步以出版基金项目管理为抓手,将其他国家项目、重点项目等纳入出版基金管理流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形成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3.3  推动出版单位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措施
 
  国家出版基金对资助项目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等的高要求推动出版单位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完善质量保障措施。
 
  很多出版单位在项目的策划、申报阶段,即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项目的学术价值、内容质量进行充分论证;项目完成后,进一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把关,确保内容质量。例如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每年都会召开重点项目专家论证会,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对项目进行深度论证。
 
  为确保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质量,项目承担单位不但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还会对一些重大项目增加校次、邀请外审等,进一步提升编校质量,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有效的质量保障措施。例如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结合出版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制定了《出版导向管理暂行办法》《稿件三审责任制度管理办法》《图书质量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并增加校次、外审,最后由总编辑把关,确保质量。
 
  总体来看,经过十年发展,国家出版基金在打造精品、引领方向、繁荣文化、促进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出版基金将进一步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基金的示范导向作用,引领推动出版业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创造的文化精品,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