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报刊社旗下融媒公司成立仅一年多,便实现2017年营收180余万元、纯利润20余万元的成绩,以教育资源网站为基础、以3个学习类公众号为依托、以门户网站和主流新闻客户端为分发渠道的新媒体矩阵已经形成。
近年来,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形态多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教育主流媒体。不断加强机制创新,打造重点项目,巩固内容建设,努力打造融媒型人才队伍,为加快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创建于1978年的河南教育报刊社,在迎来建社40周年的日子里,已初步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媒体融合发展道路。
河南教育报刊社社长唐泽仓介绍,河南教育报刊社努力推动媒体融合,采取“鼓励尝试、整合试点、滚动发展”的“小步快跑”模式,不贪大攀比铺摊子,看准项目谨慎出击,鼓励各编辑部独立探索、积极尝试。
2015年9月,以读者群体和学段为单位,该社整合各编辑部资源,开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5个微信公众号,组建新媒体小组,在内容建设、技术开发等方面协同行动。唐泽仓介绍,通常纸媒会定期举办活动,而这些活动前期会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预告,随后进行线下参与。活动结束后,其精彩部分也会在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此外,微信公众号还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推出相应线上辅导,比如,高中的微信公众号会推出辅导习题,尤其是高三学生,可在其中找到参考资料和各种习题讲解及考试应答技巧。并且,公众号还会进行广告推送,与腾讯和新浪等平台都有合作。“仅高中的微信公众号广告计划目前已排到了2019年。”唐泽仓透露道。
唐泽仓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河南教育报刊社媒体融合的整合试点阶段主要从2016年年底到2017年,其成立河南融媒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将3个学习类微信公众号整合到该公司旗下,推动新媒体的经营部分走向市场,探索自我驱动、良性发展的道路。此外,河南教育报刊社还成立了河南漫维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和河南优之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阅卷系统和出题系统等现代化数字出版技术,3个公司各展所长、滚动发展,全面推进媒体融合。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
河南教育报刊社为推动媒体融合,还对自身硬件、软件和品牌进行重点打造,朝媒体融合发展道路稳步推进。
硬件上,河南教育报刊社不仅建成了河南教育数字化传媒出版基地,还在内部无线网、物联网、在线审读系统方面为媒体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泽仓坦言,以前的办公楼地处闹市,交通不便,设施落后,导致办公效率不高,事业发展受限。建成河南教育数字化传媒出版基地以后,办公条件大大改善,无线网络全覆盖并且速度快。同时,该社研发出的在线审读系统试运行一年来,大大节约了质量检测成本,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审读效率。唐泽仓介绍,这套系统可以安装在审读专家手机上,实现移动审读,摆脱了传统审读对时间、空间、纸稿方面的限制,极大方便了审读工作。
在软件方面,除了开发出在线采编系统,河南教育报刊社还尝试对过往报刊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音视频再造。唐泽仓介绍,针对纸质资源搜集困难的问题,河南教育报刊社开发出专门系统,将过期刊物进行数字化,系统归类整理,寻找相关资料也变得更加高效方便。有了在线采编系统后,只要登录系统,所有信息一览无余,信息更加互通,大大节省了时间。
在品牌打造方面,河南教育报刊社的“老字号”传统报刊不仅都有附属的新媒体产品,还着力打造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其中,河南教育报刊社配合河南省教育厅,打造了“河南教师”“河南校长”“河南班主任”等多个新媒体品牌,并衍生出河南最有影响力学校、河南成长力教师、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河南教师读书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也使得河南教育报刊社的影响力和利润逐年增加。
在唐泽仓看来,通过打造重点项目,河南教育报刊社的媒体融合已形成了“硬件有支撑、软件有提升、品牌有效应”的良性发展。下一步的媒体深度融合,也一直都在计划之中,将一步步推进,让每一步都走得坚实。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河南教育报刊社始终坚持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准、新、微、快”。
“准”就是恪守新闻原则,守护好准确、权威、专业的河南教育报刊社“金字招牌”。“新”就是推出多种形态、覆盖各个渠道的移动新闻产品,将新闻全面覆盖到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微”就是多提供短小精悍、鲜活快捷的信息,在“微”时代,简短迅速的消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且传播速度快,多发布这样的消息,也增加了互动量。“快”就是抢占第一时间,即时采编、即时推送,努力将新闻以最快速度传播出去。唐泽仓告诉记者,河南教育报刊社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努力把真实、优质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形式送到读者面前。
在唐泽仓看来,媒体融合一定要与现有媒体的实际结合起来,专注做内容。不结合实际的媒体融合只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实,只注重外在形式、不专注内容本身也无法真正做到融合发展。因此,终究要以内容建设为基石。
唐泽仓认为,当前经济、科技和文化加速融合,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催生新的出版业态,但无论怎样融合,纸媒不会消亡,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教育纸媒,将依然是广大师生的刚需。在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无论转企改制,还是资产重组,坚持做大、做优、做强自己的事业,不图虚名,一步一个脚印,以工匠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做下去,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