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传统纸媒资深记者如何“玩转”新媒体、提升网络参与度

2018-06-08 来源:《中国记者》
  【作 者】吴鸿英:天津工人报社新闻特稿部
 
  【摘 要】“70后”“60后”乃至“50后”的资深记者面对新媒体时代,无论从体能上还是从对新媒体时代科技工具的运用上看,和年轻记者相比都处于劣势;但传统纸媒的资深记者,只要能树立"跟进意识"、加大"网络参与"、善于"借力发挥"、保持"原汁原味"的职业操守,就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在新媒体时代继续有所作为。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纸媒;资深记者
 
  传统纸媒大都会有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的“70后”“60后”乃至“50后”的资深记者,这些资深记者面对新媒体时代,客观上讲,无论从体能上还是对新媒体时代科技工具的运用,和年轻记者相比都处于劣势,甚至些资深记者被看成是“新媒体时代的淘汰者”。
 
  那么,是不是这些资深记者真的落伍了?这些资深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展现自己的作为?笔者以为,传统纸媒的资深记者只要能做到树立“跟进意识”、加大“网络参与”、善于“借力发挥”、保持“原汁原味”的职业操守,就不会落伍,就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在新媒体时代继续有所作为。
 
  一、新媒体时代,资深记者应树立“跟进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如果一个记者不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不会发微博、微信,不会使用微信收集海量信息,那么,这样的资深记者即便有很辉煌的过去,现在也会如同被困在笼中的老虎,有劲使不上。
 
  与笔者相识的某位“50后”资深记者,至今连操作电脑在键盘上打字还没有学会,仍习惯于在稿纸上“爬格子”,写好后找自己的孩子帮助打字,同时还得让孩子帮助收发电子邮件。一旦孩子外出不在跟前,所有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了。联系通讯员也只能依靠打电话,其他信息途径全无,造成很多工作不便。究其原因,这一窘况的很子还是在意识上,这位资深记者从一开始就错误地认为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学不学无所谓,因而固守老传统,拒绝新生事物,怵头学习电脑知识,一步落下,步步跟不上,越落越远,后来索性就放弃了。其实,学习电脑知识并没有多难,只要入了门,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就能很快掌握这门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笔者从事新闻行业23年,很早就认识到使用现代科技传媒工具和新媒体的作用,不但学会了使用电脑、利用智能手机获取大量信息,而且还率先学会了使用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地了解社会新闻动向,利用微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获取到方方面面的新闻线索,为发掘众多新闻人物、及时报道新闻事件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作起来可谓得心应手。此外,笔者还将自己在传统纸媒刊发的通讯报道再次在新媒体上发布,让自己采写的正能量小人物的光芒在新媒体中发光发热,扩大了社会反响,由此吸引了众多粉丝,知名度大增。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相对年轻记者而言,资深记者自身所具有的功底深厚的优势,一旦与掌握新媒体时代新技术的能力结合起来,则资深记者的工作效率及工作成果就会如虎添翼、成效凸显。
 
  二、新媒体时代,资深记者要加大“网络参与”
 
  一份随机调查显示,人的年龄与“网络参与”的能力成反比:人的年龄越大,参与的人数相对越少;越年轻,参与的人数相对越多。在传统媒体中也呈现这一状况,一些“60后”“50后”的资深记者,在“网络参与”上,甚至还不如不少“80后”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民工,很多“80后”农民工使用微信早就成家常便饭。这份调查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不少资深记者存在着对新媒体操作使用上的排斥和恐惧,不少资深记者,在类似使用微博、微信、二维码、公众号等方面,都滞后于年轻记者。一旦资深记者学会了这些新工具,有能力进行“网络参与”,就能在浩瀚的自媒体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在自媒体平台上,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天津工人报》有一位"60后”资深记者,今年52岁。他在25年的记者职业生涯中磨练出来的嗅觉和灵性,职业的敏感加上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文字的把控能力,都是记者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关注有分量的新闻,写大部头的文稿进行深度采访可谓轻车熟路。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新媒体上吃过亏。原来,刚开始“网络参与”还不积极时,发现有人未经他同意就随意使用他的文章,断章取义地发布微博,给粉丝们发出了错误的导向。这时他才承认自己落伍了,开始“恶补”新媒体操作技能。当他学会了发布微博和微信,把自己的文章传播出去并得到了粉丝的瞬间反馈时,他感叹道:“如果我能更早地接受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就好了。”自从他与时俱进、运用自如地进行“网络参与”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其所写的互联网+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
 
  可见,资深记者一旦主动加大“网络参与”,就会在这种持续性的关注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细节,真实也变得更加可能。所以笔者觉得,资深记者在自媒体时代持续的长跑,恐怕是个非专业记者很难做到的。
 
  三、新媒体时代,资深记者要善于“借力发挥”
 
  完成一篇新闻写作,“发现”比“挖掘”更重要,因为记者要想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挖掘”对象,就必须首先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闻人物或事件,这就有赖于记者要时时处处用心“发现”、留意捕捉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但是,依靠资深记者一个人的视角去“发现”各式各样的新闻线索,毕竟能力受限。而新媒体时代,资深记者要善于利用网络扩大视野,运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建立起自己的通讯员队伍。
 
  笔者在微信交往时,就特别注重社会活动,从中发现有没有具有通讯员培养价值的人,看看他们之中有没有对新闻写作感兴趣的人。当物色到人选后,就有选择性地引导和培训他们,目的是逐步培养出一支具有一定新闻写作素质的通讯员队伍,让他们在基层一线去“发现”更多的新闻素材,无形中翻倍地扩大了记者“发现”新闻的视野。
 
  笔者这几年来,通过新媒体途径,逐渐在本市培养了十几位通讯员,这些通讯员都有自己的职业,有外贸公司的会计,有区政协委员,有已经退休的摄影爱好者,有文化街古玩商铺的店主,有出租车司机,甚至还有一位是汉沽的渔民……当然,起初这些通讯员的写作能力参差不齐,甚至有的文笔不行,写新闻都无从下手,笔者就慢慢地引导、鼓励,给予他们自信,甚至与这些通讯员成为朋友,一起去采访,经常通过微信方式畅谈人生,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渐渐地,他们喜欢上了新闻写作,成为笔者完成新闻通讯采访的得力助手。如今,这些通讯员遍布本市各区,为笔者的通讯采访提供了及时、广泛的采访信息和素材。而这些通讯员在完成新闻写作的同时,也更深地领吾了新闻通讯的写作内涵,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提升了自身素质。
 
  自从有了这支新媒体通讯员队伍,笔者新闻素材的信息来源广阔了,消息面扩大了,为新闻“发现”的更广化、更群众化、更接地气创造了条件。
 
  四、新媒体时代,资深记者要保持“原汁原味”
 
  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更新,使更多的“媒体人”参与到“新闻传播”的平台上来,致使各种各样的信息鱼目混珠地一同铺天盖地而来,可以说简直有点信息泛滥。一些网络信息提供者因为自身的偏见,很容易将一些极端的事件放大,并且炒得沸沸扬扬。新媒体中有些作者,无论是写人物还是写事件,往往只习惯性地局限于眼前的所见所闻,发生了什么就写什么,甚至在选择采访对象时,目光也只局限于眼下,只顾“眼”,不顾“心”;只顾小节,不顾大局,缺乏观察和分析的耐心和韧性,更缺乏具有前瞻性的睿智心境。
 
  而作为资深记者,在新媒体时代,他们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和职业自信,但同时,他们私下的言谈中常常也流露出一定的焦躁和不安,甚至不免有些怀旧和伤感,这种双重的心态几乎每一天都在拷问他们:是应该“随波逐流”,还是应该“固执坚守”?
 
  笔者认为,资深记者既不能“固执坚守”传统,也不能“随波逐流”地放任,应该在保持职业操守的同时,与时俱进地融入到新媒体的新时代中。资深记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经历过多少年的磨砺,都有看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操守,在鉴别力以及从业经验等方面,都不同于年轻一代。他们的写作,不但有眼光识人、识事,更用心深度挖掘,而且还用心把握住大的趋势,用心关注人物和事件的前瞻性,让写作可以和时代一起经历,甚至能起到促进、督促、引导或催化的作用。
 
  因此,资深记者应扬长避短,在接受新事物中,不应把网络热度当作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不被少数歪曲事实的网民“牵着鼻子走”,而是应做到能够冷静、理性地看待网络民意,将“网络水军”掀起的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区分开来,抵制新闻炒作的诱惑。这样做,资深记者才不会被自媒体参与者出现的错误、荒谬的信息所左右,反而可以在留言功能中提醒粉丝们注意鉴别,防止误传错误的信息。
 
  北京大兴火灾之后,有关部门在清理有安全隐患的外来人口聚集地的海量信息中,有些自媒体在那里推波助澜,实际上,这个新闻事件,即便是十几个社会学领域的学者,都要谈论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够得出统一的结果。此时的资深记者,就应该保持理智,因为有些改变是痛苦的,但是改变后的方向是美好的。资深记者此时应该站在维护大局上说话,而不是像某些自媒体那样,随意煽风点火,只为吸引眼球而不顾大局。
 
  笔者曾经在一篇自媒体公号的文章结尾,看到这样一个注脚:“本文未经数据分析,纯属臆断,如对当事人造成影响,概不负责。”真让人哭笑不得。文责不自负就不说了,还能靠“臆断”写出一篇交章来?自媒体产生了大量的优质文章,但同样也产生了大量垃圾——假新闻、软文、标题党,文中的病句、错别字也是不胜枚举。面对真假混杂的网络信息,资深老记者应该成为权威信息的发布者。要时刻牢记“舆论导向”的职责,始终保持理智,冷静客观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恪守业操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