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把“奇葩”作者挡在门外,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

2018-06-01 来源:出版商务网 赵强
  编者按:如今,每个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是书的生产者。7天憋出6个字的白云大妈虽然是艺术的夸张,可作者的门槛越来越低也是事实。每份工作都意味着承担一份责任,编辑的责任是做好每一本书,作者的责任自然是写好书。

  作者的门槛问题,在前些年出版业还没有转企前,几乎是不成问题的。有关图书作者的门槛,各出版机构几乎是“严防死守”,反复挑选方才选定,如此一来出版物内容质量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从2010年当出版业逐渐放开改为企业后,面对空前的生存压力和市场竞争,在出版的源头——选题方面,很多出版机构有所失控,甚至是大面积质量滑坡。出版数量是年年攀升,2017年达到近50万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版国度。

  然而,出版业并没有因为数量的提速而变得高枕无忧。虽然目前出版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其中大量出版物的质量并不高,而遭到社会各界读者的诟病。而质量不高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出版机构对作者的选择不当造成的。大批本身功底不高的作者,生产出的作品质量自然不高,再加上一些几乎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编辑,没有时间好好打磨、仓促上阵,所以导致了出版物质量出现滑坡,引起了读者和有关主管部门的焦虑。以致于出版管理部门还把2017年作为“质量提升年”。同时,超乎读者阅读承受的出版数量,还使得众多的读者在如此密集的新书面前举步维艰,不知该如何选择。

  “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网红

  在快节奏下生产出来的众多出版物,都存在着编辑为了完成年度指标,在选择作者方面几乎饥不择食,仓促上阵,“捡到篮里都是菜”,把本来不具备作者功能的人也拉进了作者的队伍中的问题。

  网络的迅速普及,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的崛起,使得很多人“揭竿而起”,成了某一方面的网红。他们利用微信公众号赚足了腰包和网友的眼球,也因此在网络世界、新媒体中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注意到,有的出版社的作者大多都是网红级人物,这些人都会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数量不等的粉丝队伍。

  曾经,我的一个旅行书稿作者很严肃地对我说:“我的微博有100多万的粉丝,在我的微博发布消息不仅要排队,而且在我这里随便发布一条信息都要至少交给我1000元。回头我给您一个我的微博价目表。”我听后,不禁大吃一惊,看来,这位老兄也是把我当成了一个潜在客户,要我在他那里发布收费的信息。我没有搭理他,后来曾尝试让他宣传一下我们的合作产品,谁知,他就是按兵不动,看来是我不识时务,没有给他缴纳相关足额的费用。自然地,这些宣传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我们要对合作产品在安徽某地做一个宣传,在活动结束后,他突然直接找我们的发行部门索要价格不菲的劳务费,说他的出场价就是如此。发行部门负责人对此十分不满,对我说,这个作者怎么这样呢?居然宣传自己的产品还这样讨价还价?这位仁兄的如此算计,自然我们也知道了他的为人,今后再也不敢找他做活动了。

  从这个事例说明,网络的崛起,使得出版社变得在选择作者方面有些弱势了,因为很多作者在网络世界中驾轻就熟,有大批的粉丝,因此也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号召力、影响力。当然,我们如果对此熟视无睹,也是不可取的。然而,如果在选取作者方面,一切听凭于这个人在网络的影响力,也是走了极端。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还感觉到,有的作者是有一些号召力、影响力,但是这并不代表直接的图书购买力。我接触到的某一位名家,是全国名闻遐迩的大作家,但是我发现,这和其作品的发行量并没有直接关系。一本书能否畅销,主要还是看作品文本本身是否契合了时代,呼应了人们的诉求,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渴求!

  说到底,图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内容的高质量、高品位、独一无二的特性。因为图书产品不是看了一下就可以扔掉的东西,不是像报纸、杂志那样的文化快销品。图书是长线产品,具有很长的时效性,要能在书架上立得住,而作者就是这个产品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出版机构在设定选题、遴选作者时,一定要看到自己所要合作的作者,是不是这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是否有熟练驾驭文字的能力、选题是不是有独到的发现和内容上的独树一帜。

  “剪刀加浆糊”的文抄公

  在快节奏的出版“指挥棒”下,众多出版社的选题论证都“走了过场”。虽然是打着三审制的旗号,其实也就是一两个人说了算,一切都凭选题操盘人的好恶来决定。由于作者的遴选过于仓促,缺乏严密的筛选、严格的论证,因此被部分作者钻了空子。他们在不具备驾驭选题能力的情形下仓促写作,因此不免在写作中捉襟见肘、力不能支。于是,他们就当起了一个个文抄公,在网络上东拼西凑,完成了所谓的著作。在这方面,作文书、励志书、名人传记、饮食书、旅游书、少儿书都成了选题粗制滥造的重灾区!

  有的专家惊呼:“一些‘做书人’无意创造经典,埋头制造生产线上的产品。让人不禁叹息!”有些出版人感叹:“为了量的累积制造图书垃圾。假如再过十年二十年翻过头来看,我们这代人该懊悔浪费了多少良木呀!”是啊,本来我们国家的纸张供应就一直不大富裕,如此庞大的出版物品种,背后需要多少木材的支撑呢?

  我曾见到一个专做作文书的所谓“作者”,就是如此般攫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他将已经出版的类似出版物搜集到一起,充分发挥“剪刀加浆糊”的功能,每本书都抄一大段,然后按照自己的体例再合成一下,拼凑出版一本新的作文读物。令人遗憾的是,出版他的这些所谓作文专著的出版社居然还是一家有名的出版社。那么,这家社的相关人员的把关意识又跑哪去了?

  还有一位我偶然认识的青年励志书作者。我发现,他几乎每个月就能炮制好几本书稿。我看了看他发给我的励志选题,个个都似曾相识,而且他的励志选题的书稿名称都很唬人,大都是《一本你不能不知道的365个……》的类型。带着好奇心,我来到了王府井书店、北京图书大厦,仔细考量了这些所谓的励志书。结果发现,这些唬人的出版物,大都被放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我问了问售货员,说还都卖的不错。

  我随便翻了几本畅销的励志书,结果发现,这些出版物从章节到故事都是大同小异,书名唬人,封面设计抢眼,大都是异形16开本,定价很低。再一看作者,大多都是编著而成。说的不好听点,“编著”就是从网络上扒信息,再重新包装整合成新品。

  有消息显示,马云火了之后,自2006年第一本马云书出版开始,有关马云的图书一直是出版界的热点。开卷显示,有关马云的图书至今已经出版170多种,打着马云推荐、马云做序类旗号的图书更是数不胜数,光在当当上就有3200种。从2006年至今,连续8年,每个月至少有一本有关马云的图书出现。在这海量的“马云书”中,仅有《穿布鞋的马云》是马云审稿并授权的,其他都不是。可见,众多的马云题材的图书多为编撰、编著。其内容重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在出版业活跃着一批文抄公,这些人大都依附在某个图书工作室或者是文化公司,平时到书店都像个特务,对着心仪的出版新书,又是大面积拍照,又是在小本上不时地记着信息。回去后,放大了自己的智慧,一定要模仿出比这本还好、定价还低的出版物。于是,我们就惊奇地看到,当一本书火爆之后不出一个月,类似的新书,就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弄得读者几乎无法选择!

  要合力将伪作者赶出队伍

  对待这些内容低劣的重复出版物,业内外都义愤填膺。无疑地,这些伪劣出版物严重地抹黑了出版业,很多被国家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出版物,就来自于这些编著类的产品。特别是一些教辅、少儿书的质量问题更为严重。

  令人惊奇的是,很多内容低劣的出版物,居然堂而皇之地进入到了公共图书馆。在北京某家图书馆,我惊奇地看到,很多类似是盗版书、伪书,或者是质量低劣的书,都赫然在图书馆的书架上陈列着。明眼人一看,这些书就是某些工作室从网上扒下来的。当然读者是没有时间分辨这些书质量的高低。但是当读者看了这些低劣的出版物之后,对我们的出版业的印象又该是如何呢?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看来,如何寻找一些理想的作者,需要我们的编辑放大眼光,经过缜密的研判、筛选,最后敲定适合自己机构选题的作者。有的名家只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家,未必对其他领域“通吃”,因此编辑如果幻想利用名家效应来让本来在某领域不熟悉的名家跨界来做选题,也是十分冒险的。同样,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许没有著作等身,甚至还没有出版过一本专著,但是,举凡敏锐的编辑就会发现他内在的潜质。这方面的例子可以是举不胜举。

  前些年,我在策划出版旅行文学读物时,为了找寻有些励志作用的新生代后起旅行家而费尽了脑汁。我经过多方面查询,发现了一位来自湖南、90元徒步一年走完全国的小伙子。虽然他的故事令人感动,但他文稿中却反映不出他的徒步奇迹。

  于是我马上另辟蹊径,决定让他口述来完成这个工作。前期我亲自策划口述提纲,并请这位作者来京,订好酒店请他入住。10天后口述稿完成,我们找到北京高校的5个热爱文学和旅游的在校研究生分章打磨,再交由执行编辑润色修改完善。最终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这部徒步全国的传奇《90元走中国》应运而生。上市后果然获得好评,作者也因此声名大噪,还到各地进行宣讲。出版后三个月,这本书马上重印,成为旅行书的一个后起之秀。没有多久,我们又快速推出《90元走中国2》,依然反响不错。

  可见,要想在茫茫人海中筛选出合适的作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需要编辑的慧眼和定力。要有很高的职业站位和职业格局,把选人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交渠道、各类会议等瞄准后备作者。

  为了选择好合适的作者,编辑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成为捕捉信息的高手。此外,一定要养成平时到书店调研和溜达的习惯,至少一个月要去几次大的书店。还要随时光顾一些重要的业内网站、社交论坛、主流媒体网站,从中物色合适的作者。

  应当指出,出版物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传承,关系到民众的知识和精神的提高和完善。当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如此多的质量伪劣的出版物之时,我们当然要多方面寻找原因,但是,把好选题关的第一道闸门,就应是严格挑选作者。要从作者的多方面条件进行反复衡量,不让一个伪作者混入到作者队伍当中。当有的选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作者时,不如先放弃这个选题。对一些靠以抄袭为生的伪作者、伪工作室要坚决抵制,不要看他们表面花哨的文案和书稿标题,要摸清作者的学术功底和影响力,不让这些人混入到作者队伍中。

  此外,我们的出版机构也应继承以往出版社对图书产品严格把关的优良传统,放慢出版速度,精心打磨产品。当一个书稿还有很多文字和内容上的差错时,应让作者充分改稿,改不彻底、不完善,都不能发稿出版。这方面,业内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出版《林海雪原》等名作时,就曾让作者来出版社修改了几个月。

  相信我们的出版机构,只要认真尽责履职,在选题上精耕细作、在作者方面精挑细选,出版物的质量提高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