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培养编辑学者化意识: 老年期刊常青的法宝

2014-12-0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徐炯权
 
  在当前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培养和提高编辑的学者化意识,是老年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拥有学者化意识,要求老年期刊的编辑不仅仅是一名职业编辑,还要努力把自己提升为一名编辑学家和老龄问题研究专家。那么,老年期刊编辑应该如何培养学者化意识?
 
  要有浓厚的兴趣爱好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兴趣爱好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基础,但光有兴趣爱好还不行,还需要有一份“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强烈事业心与责任感。比如《老年人》杂志《特别报道》栏目的稿件,常常是编辑每天在工作之余花几个小时在互联网、资料室、图书馆浏览阅读很多新闻,阅览大量报刊书籍,从中提炼的选题。编辑努力换来的结果是《特别报道》成为全国老年期刊的品牌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同行的赞许,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知名度,目前,刊物发行量年年大幅度增长,单月发行量达到30万份。
 
  要做到编中有研并不断探讨总结采编心得与成功经验。衡量一位老年期刊编辑业务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看其能否策划一个好选题,组织一篇好稿件,编辑的稿件是否有思想深度,语言风格是否通俗易懂、接地气,表现手法是否新颖独特。这除了要求编辑文字功夫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思想敏锐之外,平时在编辑专业理论方面的积累也十分重要。因此,编辑应经常走出去采访、考察,与同行交流办刊经验,撰写心得体会,论述并探索编辑学科方面的思想动态、潮流以及成功事例,为杂志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界的繁荣提供参考。
 
  要结合刊物专业内容向老龄问题研究专家行列迈进。老年期刊的采编主题、报道内容离不开老年人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不少老年刊物因此开设专题栏目,每期以大篇幅的系列深度报道来吸引读者。策划这样的主打稿、重头稿,编辑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付出更多的心血。一方面,编辑要有新闻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善于从各种信息源中捕捉闪光点,寻找合适的报道选题。这种新闻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的获得,除了需要平时认真观察、学习和思考外,还要对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社会学、法学、人口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研究,如此才能在选题策划和采编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比如《离任村干部,谁来保障他们养老》《养老金偏低,企业退休干部的心病》等专题,策划时便先要广闻博览各种相关信息,经常关注、分析、思考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入了解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读者心理需求,让报道“想老年人心中所想的问题,说老年人心中想说的话”,否则这样的题材是很难驾驭的。另一方面,杂志社要鼓励编辑团队经常参加老龄委、老龄办、老年学会、老年协会等官方或民间组织举办的老龄问题研讨会,把编辑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的新问题、新动向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并形成有一定特色与分量的学术理论文章,供同行业和政府决策者参考,让自己也成为一名老龄问题研究者甚至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做的目的并非为了“专家”“学者”的头衔,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编辑工作。
 
  (作者系老年人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