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全民阅读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民间阅读推广机构正日益成为开展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的生力军。第23个世界阅读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4家阅读推广机构,展现他们富有特色的推广模式及推广经验,以飨读者。
快乐沙:让书香在乡村“行走”
山东青岛市知名的公益组织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快乐沙”)成立于2011年3月,为AAA级民间非营利性公益组织。近年来,该中心将活动聚焦于阅读推广服务,以“行走的书箱”“悦读书房”“微笑彩虹阅读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致力于农村阅读和社区阅读的推广,形成了较为稳定成熟的阅读推广模式。
青岛悦读书房创始人林风谦告诉记者,在快乐沙的所有阅读推广方式中,有特色且值得重点提及的是“行走的书箱”阅读推广服务。该服务覆盖落地镇——旧店镇178个村庄和20 所中小学,提供图书1.02万册,服务群体达10.6 万人。服务依托学校、自然村,预先设计两条行走路线,通过发掘新乡贤,培养乡贤领读人队伍,实现“行走的书箱”方案落地、农村阅读推广落地。
“行走的书箱”设计的载体,是设计制作简便的手提式书箱,分红、黄、蓝三种,每个书箱内配备10 册图书,所选图书由专家、资深教师推荐,分为成人图书和青少年图书,同时配有借阅登记本、书箱使用注意事项等辅助材料。行走过程有两个要素,一是行走路线,二是书箱在每个村庄或学校的借阅周期。项目中所谓的“书箱行走”是指按照预先设计路线进行书箱传递。村庄行走路线是以行政区为单元设计,每个行政区管辖内的村庄所配置书箱是相同的,行政区之间按照顺序进行“书箱行走”,借阅周期为3个月。学校行走路线是以学区为单元开展,每个学区有1 个中心校区,多个附属学校、学区之间按顺序进行“书箱行走”。项目组为每个班级提供3——6个书箱,借阅周期为1个月。借阅完毕,项目组协同学区,统一回收书箱,进行再整理,然后向下一站传递,由此实现“书箱行走”。
“行走的书箱”领读人绝大多数为村干部、农村的诗文爱好者和退休教师。在“书箱行走”的过程中,每行走1站,项目组都会配合开展领读人培训。乡村领读人是以行政区为单位进行培训,每个管区将下属的村庄所选择的领读人集中到一起,接受项目组的培训。学校领读人培训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所有班级教师集中到一处。项目组在培训的过程中,向领读人介绍书箱的使用方法。同时明确告知领读人身上承担着的乡村阅读推广责任。
林风谦告诉记者,还要提及的是,快乐沙在“行走的书箱”基础上设置“城市阅读书箱”,招募学生作为爱心书箱发起人,领取书箱并在书箱内配置10 本优质图书和一个登记本,然后将书箱传递给需要的同学,在一个学校“行走”结束后,还可以传递到其他学校。“城市阅读书箱”内同样放置登记本,会对行走的过程进行及时记录。
宸冰阅读:线上线下两翼齐飞
作为身居北京的专业文化服务机构,宸冰阅读文化传媒公司重点聚焦服务全民阅读,探索创立了“宸冰阅读”服务模式。宸冰阅读传媒创始人宸冰告诉记者,该服务模式以解决读者“阅读痛点”为切入点,以“宸冰文化”为输送内容,以线上的“宸冰文化”——“宸冰读书”“宸冰初见”和线下“宸冰书坊” “宸冰书院”为输送渠道。
线上的“宸冰文化”深度关注文化在不同产业产生的内在驱动影响,策划、原创、制作、传播最优内容,整合多个领域专家学者并打造不同领域的多个文化lP品牌,分别指向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用户群,形成主题明确的内容IP矩阵。
而线下的“宸冰书院”通过组建由多个领域文化专家组成的书院导师团,打造以落实“宸冰文化”lP体系为目标,以文化养成行为为核心任务的文化研习基地,汇集各界文化精英,从不同维度开创文化培养和文化传播新模式,并将其固化和产品化。同时,启动对超级用户的培训和深层次引导。“宸冰书坊”采取较为开放和宽松的加盟连锁运营模式,把阅读与文化、艺术、培训等诸多元素有机结合。书坊通过将内部管控的标准化、体系化、流程化和空间实体运营的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相结合,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打造新时代全新的阅读文化空间。
经过近3年的实践和摸索,“宸冰阅读”形成了自身的IP资源优势和很强的线上影响力;并积极开办线下门店。目前,“宸冰阅读”旗下的《宸冰读书》音频节目已拥有超过1亿的流量点击和数以百万的受众;《宸冰初见》视频节目已拥有超过6000万的点击量;“宸冰书坊”线下书店开业不到1年6次成功登上《北京新闻》,并被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
“宸冰阅读”能给阅读推广机构带来哪些启示?创始人宸冰总结了三点。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一个文化机构片面狭隘地追求商业利益,就难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核心价值与具体内容的关系,始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内容建设,明确阅读文化内容创作的基本方向及内容筛选、输送的衡量标准,并创新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传播。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理念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关系,切实把创新理念落实到机制建设上来。对于文化企业来说,理念创新是关键,但是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理念只有转化成制度机制,才能切实上升为推动企业有效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
天阅阅读:“三位一体”复合型阅读助推器
湖南天阅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是湖南省民政厅下属的非盈利性社会服务组织,已开展专业阅读服务和阅读推广工作7年。天阅阅读推广人马悦告诉记者,目前,湖南天阅在阅读推广上已形成一个集书香湖南阅读推广人培训组织机构、书香湖南家庭阅读推广项目承接机构、书香湖南品牌项目库建设机构“三位一体”的复合型阅读助推器。
阅读推广人对于充斥“碎片化阅读”的新时代而言是十分宝贵的。阅读推广人要走向专业化,培训无疑是一条有效路径。而阅读推广人培训一直是天阅的核心服务内容,天阅的培训队伍中,有湖南省内高等院校的资深教授,更有湘鄂赣最美读书人、书香湖南首位高级职业阅读推广人等专业人才。从2014年开始,天阅着力培训阅读推广讲师队伍,2017年起辅以在线培训模式,累计培训阅读讲师和家庭阅读指导师2000余人。
此外,天阅还打造了“乡村儿童学习力提升公益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关爱留守儿童、提升自主阅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2015年以“阅读点灯”的形式启动以来,已在安化田心与思游完小培养阅读小天使59人,一对一寄送书籍2124本,培养学校阅读推广老师22人,开展现场培训13次、线上导读36次;在张家界青安坪与罗塔坪乡中心小学培养阅读小天使43人,一对一寄送书籍1548本,培养学校推广老师18人,开展现场培训13次、线上导读36次;在岳阳平江爽口与浯口镇中心小学培养阅读小天使88人,一对一寄送书籍3168本,培养学校推广老师37人,开展现场培训13次、线上导读36次。为了确保有效提升学生阅读与学习力,天阅援建了阅读教室,指导开设校园阅读广播,并辅以建立老师、家长服务在线共读学习群6个,以定期发送阅读与学习资讯,持续开展家长阅读讲座与校园阅读活动。
马悦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发挥创新与自主的阅读模式,天阅开始积极探索城市阅读运营空间的各种可能性。2017年底,天阅联手益阳市大剧院共同打造“城市社区阅读空间”,与所在的海棠社区搭建群众文化沟通交流平台,快乐阅读、激情学习,持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活动、儿童阅读指导、家庭教育讲座、读书沙龙等文化活动,有效推动阅读进社区,整体改善当地居民的阅读生态,与更多读者进行有效阅读链接,形成全民阅读核心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