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财经》与《商业周刊/中文版》之对比

2014-11-27 来源:人民网 李梦
 
  摘 要:《财经》与《商业周刊/中文版》都属于国内高端财经期刊中的佼佼者,读者群体均定为财经金融领域的精英人士。本文将从报道的内容、立场和风格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
 
  关键词:财经;商业周刊;杂志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商业和财经在人们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财经期刊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人们对大众传媒的新需求诞生的。目前,我国财经期刊不下百种,大多面向高端人群,如《财经》、《商业周刊/中文版》、《新财富》、《中国企业家》、《IT经理世界》等。其中,《财经》与《商业周刊/中文版》都属于国内高端财经期刊中的佼佼者,一个以财经类打黑深度报道著称,一个立足全球拥有国际化视野,二者均以其精湛的内容、专业的立场和独特的风格向高端人群提供专业财经资讯。
 
  《财经》自1998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对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以及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
 
  《商业周刊/中文版》是最早参与中国财经期刊市场竞争的国际刊物,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便紧紧围绕着“商业与经济”这一核心,以专业的眼光、多面的视角透视全球商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革,揭示剖析商业现象,预测分析经济趋势,在提供丰富详实信息的同时也为投资者释疑解惑。
 
  《财经》和《商业周刊/中文版》同为中国财经期刊界举足轻重的刊物,读者群体均定为高层政府官员、制造业、通讯业、银行业、金融业的精英人士。本文将从报道的内容、立场和风格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
 
  一、报道内容:调查性报道VS研究性报道
 
  1、《财经》擅长调查性报道
 
  金融、IT、电信、WTO等经济领域的重大话题是《财经》的报道主线,除了关注经济制度变革和市场经济进程中已然发生的现象,《财经》也十分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其报道的一大看点便是调查性报道——通过记者深度调查来揭示新闻事件和人物真相,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提供读者新闻背后的故事。
 
  2000年10月,《财经》凭借《基金黑幕》这一财经界打黑力作声名鹊起,随后又陆续登出这类调查性揭黑报道,如《庄家吕梁》、《基金黑幕》、《银广夏》、《谁在操纵亿安科技》、《中天勤崩塌》等,在一时间被称为“股市的扒粪者”。其中,2001年对“银广夏造假”事件的全面曝光让人们看到了《财经》调查性报道的特色:采访周翔、材料真实可靠、证据充分有力、逻辑严密。此篇文章在业界影响很大,同时也反应了人们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的呼吁。
 
  《财经》的调查性报道并不局限于揭露此个案,而是以小见大,从一个微观案例透视全局意义,在解析一个现象的同时来观察整个市场。2014年2月24日,《财经》封面文章《衡阳竞选“黑金”》揭露了衡阳党政官员和人大代表选举弊案,这是1949年以来公开披露的涉案金额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记者张鹭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经调查了解到衡阳的政界生态——贿选氛围浓厚,选举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及为了免于查处而实施的一些伎俩。此报道以湖南贿选个案观察全国人大代表贿选情况,如山西太原、安徽巢湖、广东清远等地的类似案件。《财经》的这一报道在为读者层层展示贿选前因后果的同时,还以小见大地揭示了人大选举制度上的漏洞以及法治不彰。
 
  2、《商业周刊/中文版》擅长分析性报道
 
  《商业周刊/中文版》围绕着“商业与经济”这一主题展开,尤其是封面报道独具特色,一般由一组文章构成——或是对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或是就一个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与争鸣。封面文章不仅是《商业周刊/中文版》所有报道的重中之重,也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此财经杂志的特长——分析性报道。《商业周刊/中文版》在提供最新财经资讯的同时,很重视分类、分析和阐述,它十分善于捕捉商业实践和经济发展中表现出的某种现象和问题,并对它们进行剖析,力图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
 
  2014年3月27日,该杂志《谁打败了马云?》这篇文章针对当下余额宝等“宝宝热”挑战传统金融机构从而央行拟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这一事件,进行了分析报道——在分析当下互联网金融的现状、货币基金与银行的冲突的同时,对比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类似情况,对央行“红头文件”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事件背后各利益力量的博弈情况、市场监管的空白缺失、国企变革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此报道让人们在知晓新政策的同时也从政治经济市场背景下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
 
  《商业周刊/中文版》往往针对微观商业领域一个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和引发读者思考,从这一案例,我们看出《商业周刊/中文版》的报道能够洞察商业实践和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通过记者的调查和专家的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实质,并致力于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给商界人士以启发。
 
  二、报道立场:尖锐犀利VS含蓄沉稳
 
  1、《财经》尖锐犀利
 
  “新闻是思想史的一部分,是社会反思与社会批判的手段之一。”这是2001年1月《财经》杂志联席主编杨大明的新年寄语,也是《财经》的办刊理念。从创办之初,《财经》就以尖锐犀利、观点鲜明著称,其行文代表了敢言揭黑的风格。至今,《财经》仍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以建立中国“公正、公开、公平”的金融秩序为己任。
 
  《财经》以发表揭露金融黑幕的文章闻名业界,在发表《基金黑幕》后,有十家基金公司联合发表严正声明对《财经》进行抗议。作为回应,主编胡舒立写了文章《批评权、知情权和新基金使命》指出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证券市场最高的道理就是公开、公正、公平。
 
  2005年第26期的做医疗改革话题中,《财经》记者遍访各地医院、药企和相关管理部门,采访了包括大型医药企业高层、医生、药剂师、医药代表在内的很多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从各地采集了大量数据,揭示了药价高企背后一条根深蒂固的灰色利益链条。这些报道在帮助读者了解事实的同时,也树立了其鲜明的观点,促进了其有益的思考。
 
  2、《商业周刊/中文版》含蓄沉稳
 
  《商业周刊/中文版》的行文与《财经》差别较大,《商业周刊/中文版》具有含蓄沉稳的特点,一般较少报道涉及政治的敏感性新闻,更多的是务实的商业报道或经济知识传播。《商业周刊/中文版》刊登的文章一般着眼于宏观领域,用专业眼光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商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深人分析,并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预测,十分磅礴大气。
 
  2014年4月30日,《中国环保意识正在觉醒》这一文章介绍了目前中国近三分之二的富人很多是因为环境问题经或计划离开中国,而今年2月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长期笼罩在雾霾中、研究报告称环境污染已对人均预期寿命造成影响等新闻事实。由此提到了中国领导人针对环境问题迄今提出的一些举措,如李克强总理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等目标和政策。随后笔峰一转,文章指出“现在需要的不是大胆承诺,而是大胆的结构性改革。”,认为“拖延式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由此从相关的司法改革、监督执行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虽然也是批评性报道,但《商业周刊/中文版》的风格并非就丑闻说丑闻,而是希望从中总结出更有利于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还会指出一些令人颇为乐观的现状,如在这篇文章后半部分,作者指出中国环保工作也有一些新亮点,如透明度,查看当地空气情况已成为一项公民权利,同时公众环保意识已然觉醒,而中央领导人也已认识到了政治格局的改变,这些都让人在反思的同时对未来葆有希望。这是《商业周刊/中文版》的一贯特点——海纳百川、含蓄沉稳,颇有大家风范。
 
  三、报道风格:结合历史背景VS拥有国际视野
 
  1、《财经》结合历史背景
 
  《财经》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冷凝的笔调、简洁的文字、严密的逻辑,以平铺直叙的叙事风格让人感悟文字背后理性的美和思维的力量,让人回味无穷。《财经》在进行报道时,比较重视结合历史和全局进行报道,除了知晓事实的来龙去脉,还要告知读者事实背后的因果关系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该杂志这种深度报道的方式通过纵横比较、分析来整合信息,能使报道内容更加立体丰富,使读者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2014年4月21日第396期,《财经》封面文章《“BAT”焦虑症》在报道如今移动互联网情况下,BAT在各领域展开的竞争的同时,还追溯了PC互联网时代BAT形成的竞争优势以及各自的战略部署。《财经》记者根据公开资料了解到这三年来,阿里巴巴收购和入股了30家公司,腾讯入股了40家公司,百度入股了30家以上的公司。随后文章写到BAT三家公司从PC时代过渡到移动互联时代的重要举措,包括对市场的分割和市场对资源的重新配置。文章在阐述BAT现状的同时也对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让读者结合时代背景变化对它们的战略和发展有了宏观且根本的认识,加深了读者的理解程度。
 
  2、《商业周刊/中文版》拥有国际视野
 
  《商业周刊/中文版》由于其国际化背景,在报道风格方面也具有国际化的特色。其执笔作者多为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如对“安然事件”的评论就是由耶鲁管理学院院长Jeffrey?Garten撰写。在整体内容方面,中国报道内容一般在1/3以下,而报道内容也注重全球性高瞻远瞩的眼光,如“9·11”过后刊登的《全面困难时期》和《外国投资者会撤离美国吗?》两篇文章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美国经济的走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其所刊登的文章在阐述国内现状的同时,也注重与国外对比,在视野上更具国际特色。
 
  2014年4月30日,《商业周刊/中文版》一篇文章《酷毙小米力证中国创新》中,对小米即将进军海外市场进行了阐述,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转型,科技公司正在迅速崛起,迎头赶上石油和煤炭等行业的国企巨头这一趋势。同时提出了疑问:小米模式在海外是否能成功?文章借小米与苹果的对比探讨了这个问题,虽然小米去年第四季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苹果,雷军也被称为中国的乔布斯。但二者定位、战略技术不同,苹果更加高端,小米更像亚马逊。小米在营销模式上存在短板,因此进军海外市场有些艰巨。文章没有直接探讨小米模式,而是在其基础上与海外市场、苹果公司对比,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点上来考虑其是否能成为一个全球性企业,以这种国际化的视角让读者一目了然。
 
  正如其现任总编Stephen?J? Ad}x所言,“由于你们面对日益增加的来自国外的竞争,还要从国外攫取更大利润,所以你们要更加密切关注全球商业环境,你想让我们报道全球商业中的每一个故事(包括科技、金融、企业策划、经济等),以反映你工作以及投资的世界。” 《商业周刊/中文版》十分注重以国际化的视野关注全球商业环境、细致报道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让读者了解世界,做出自己的商业判断。 
 
  参考文献
 
  罗才盛.《财经》杂志成功因素探析[D].甘肃:兰州大学,2006(3):27-29
 
  李应红.尖锐之美VS大家风范——《财经》与《商业周刊/中文版》之比较[J].出版广角,2003(10):48-50
 
  王亿本,董浩.国际化《商业周刊》的制胜策略[J].传媒,2008(6):64-65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