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果一项成果在权威学术期刊登载后引发大量质疑和批判,甚至最终被期刊撤回,那么针对该论文的同行评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果说传统的出版前同行评议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在网络期刊中流行的“出版后评议”模式是否更加符合学术出版发展趋势?
匿名、独立的同行评议是学术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任何研究人员若想在业内有声誉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都须通过同一领域其他专家学者对该文独创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与期刊定位的吻合度等方面的评估审核。同行评议制度就像“守门人”一样保证着论文的质量。然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对这种制度的可靠性提出疑问——如果一项成果在权威学术期刊登载后引发大量质疑和批判,甚至最终被期刊撤回,那么针对该论文的同行评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果说传统的出版前同行评议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在网络期刊中流行的“出版后评议”模式是否更加符合学术出版发展趋势?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问题:学术丑闻暴露同行评议缺陷
今年1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细胞生物学研究员小保方晴子(Haruko Obokata)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论文称,首次成功制作出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引起科学界轰动,被视为再生医疗和免疫研究领域的划时代成果。然而,此文随后被其他同行质疑照片造假、无法使用同种方法复制实验等。4月,理化学研究所公布调查结果,认定小保方晴子的论文存在篡改、捏造等不正当行为。7月,《自然》杂志官网发表声明,撤回小保方晴子的论文及为此配发的评论。
2011年,《自然》杂志官网曾刊文《学术出版:论文撤销之殇》(Science publishing: The trouble with retractions),指出2001—2010年间国际权威的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收录的科研论文数量增加了44%,但论文撤销率却升高了10倍,被撤销原因包括“学术不端”、因知识不足造成的“诚实的错误”(honest error)以及研究结果无法复制。这些论文在刊发前都经过同行评议,却仍存在严重问题而不得不撤回,同行评议制度究竟能否有效把关的确令人怀疑。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认知和脑科学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ognition & Brain Sciences Unit)研究员尼古劳斯·克莱格斯阔特(Nikolaus Kriegeskorte)认为,论文撤销率升高显示出传统的出版前同行评议(prepublication peer review)不足以确保论文质量过关,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篇论文通常仅由三到四位学者审查,不能完全代表广大科研群体的意见。第二,由于同行评议是匿名进行的,评议结果也不对外公布,不能保证评议员完全负责且不存偏见。第三,评议环节推迟了论文出版时间,增加了出版成本,因此期刊对同行评议时间加以限制,一般不过几周,评议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深入地评估一项科研成果。
现状:“出版后评议”未被广泛认可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建议推广“出版后评议”(post-publication review),作为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补充。据记者了解,“出版后评议”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由正式受邀评议员进行。期刊收到投稿后由编辑初审,通过初审的稿件即在线出版,后再由期刊正式邀请的评议员进行同行评议,通过同行评议的稿件将被标明并收录在数据库中。采用这种形式的学术出版平台有F1000 Research、Copernicus、Frontiers Publication等。
其二,由志愿评议员进行。与前一种类似,只是评议员由“志愿者”担任,每家期刊采用自定的标准来决定“志愿者”有无评议资格、是否需根据其评议意见而改变已出版论文的状态。例如,Science Open期刊规定志愿评议员必须以“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即拥有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号,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发表过至少五篇论文,The Winnower期刊则允许任一注册用户对该期刊登载的任一论文进行评议。
其三,在博客或第三方网站上进行,独立于任何传统形式的同行评议。此类平台中流行度最高的是PubPeer。今年初,质疑小保方晴子论文真实性的评论即最先出现在PubPeer。它允许研究人员匿名或使用化名评论任一拥有数字对象识别号(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论文或在arXiv上出版的预印本论文(arXiv是一个收录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论文预印本的网站)。2013年10月上线的PubMed Commons网站,允许研究人员(其至少发表过一篇能被PubMed搜索引擎检索到的论文)评论库中的其他论文,但必须实名评论。
在科研界地位日渐升高的PLOS ONE,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出版后评议”期刊,但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它的“出版前同行评议”主要关注论文在技术上的正确性和科研伦理上的规范性,至于研究的“学术意义和重要性”则留待出版后由广大同行评判,这就大幅节约了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并避免一些本来很有价值的研究因评议员的主观判断而无法发表。
克莱格斯阔特在接受采访时说,采用“出版后评议”模式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交流平台正在快速增加,但这种模式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尚未得到主流学界的广泛认可和采纳。目前,科研工作者内部存在“代沟”,不少老一辈科学家仍认为传统评议模式更可取,而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科学家则更加认同“先出版再过滤”的理念。英国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生物化学系教授大卫·菲尼格(David Fernig)告诉记者,现在许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在阅读一篇论文前会在PubPeer上浏览该文得到的评议,一些科研基金发放部门在审查基金申请者的职业背景时也会参考PubPeer上的评论。
分歧:评论是否“匿名”争议多
大部分情况下,传统形式的同行评议过程和结果不为外界所知,所以即使评论员对论文作出负面评价也不至于在很大范围内影响作者声誉;相反,当前一批新兴学术期刊倡导的“出版后评议”是在互联网上公开进行的,评议意见的可见度大大提高,一些对论文的负面评价可能会影响作者的个人名誉和职业发展,甚至引起法律纠纷。
对此,有学者认为,匿名评议给一些人不负责任、心存偏见地攻击他人研究成果提供了机会,若留言者使用真实身份,其言论会更加公正、文明。在英国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物理学教授菲利普·莫里亚蒂(Philip Moriarty)看来,无论争论有多激烈,评论者也不应躲在“匿名”之后,他们至少有义务向网站调解人透露身份,不然,借机泄私愤的行为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学术探讨、伤害原作者名誉。不过莫里亚蒂也承认,PubPeer比其他同类网站更受欢迎或许就是因为它允许匿名评论,强制实名评论可能会“吓退”一些人,特别是正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科研人员——其评论针对的论文作者很可能是日后对自己的论文发表、项目申报或职位晋升有决定权的前辈或上级。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该提供匿名评论的选择。菲尼格对记者说,学术界也存在等级观念,资历较浅的人不敢批评权威,然而这种批评很有必要,否则科研活动也会出现“偶像崇拜”,导致学术腐败。在必须实名评论的PubMed Commons上,“唱赞歌”式的评论多见,真正有价值的新见解少有,“如果人们不敢对可疑的研究成果提出异议,那就不是科学而是迷信了”。因此,组织评议的机构须制定严格的评议规则并加强监督,确保讨论不超越学术界限,并努力形成健康交流的学术氛围。
前景:有望被学术出版机构借鉴
学者表示,“出版后评议”的有关尝试并不完美,除内容不当的匿名评论涉及法律风险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由志愿评议员完成同行评议的期刊上,不受人关注的论文可能没有“志愿者”来评议;期刊正式邀请的评议员通常都是待评议文章涉及领域内的专家,而不少志愿评议或第三方评议平台,虽然也规定只有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且论文被收录在国际性文献数据库中的用户才能评论他人的研究,但并不考察评论者自己发表过的研究与其正在评论的研究是否属于同一学科领域,因此不能保证评论者的专业性。
短期内,“出版后评议”还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出版前同行评议,但确是一种大有助益的补充,未来有望被大多数学术出版机构借鉴采纳。克莱格斯阔特提出,论文评议制度可朝下列目标进行改进:由非营利机构组织评议;评议过程透明;全面评议(full review)和短评(shorter comments)兼有;评议标准多样(研究的科学合理性、新颖性、重要性);以“签署评估”(signed evaluation,即评议员在评估报告上标注真实姓名和身份,严格对此负责)的结果为基础,同时参考匿名评论意见,但前者的权重大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