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关于防范科技论文中“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

2018-03-23 来源:编辑学报
  【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  科技论文  审稿  诚信
 
  【作 者】徐婷婷   曹雅坤   曾礼娜   任滢滢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361005,福建厦门
 
  【摘 要】举例阐述编辑工作中发现的几种“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以引起编辑同人对类似问题的注意。分析出现这类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作者诚信意识淡薄、期刊重视度不够以及相关惩处机制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以期从责任编辑、审稿专家及监管部门3个方面共同维护学术诚信。
 
  为防范科技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和超星相继推出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和“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为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期刊编辑同人也分享了许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对于这些系统的使用建议;但由于受计算机查重检测技术本身的限制,科技论文中图片、表格、公式及英文信息等内容还无法实现有效的检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隐性”的学术不端行为,给编辑审稿时的学术诚信把关造成了严重困扰。已有研究对科技期刊中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做了归纳和分析,其中特别指出了图片、表格、公式等抄袭的问题。
 
  针对此类“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笔者通过几个案例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建议。
 
  1、“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典型案例
 
  1.1、改头换面的图表
 
  在现有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图表是主要的检测盲区之一。编辑在初审过程中,对于“文字重复率”较低的稿件,比较容易忽略其可能存在的“隐性”学术不端问题,即对数据结果图表的抄袭。这类问题大多表现为将学位论文中的部分数据结果图表直接提取出来,重新组织正文文字向期刊投稿。另有个别作者采用了更隐蔽的手法,如对于同一组数据,在已上传至公开数据库的学位论文中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在投稿论文中则改用折线或柱形图展示。
 
  含这类“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检测系统得出的全篇文字重复率一般并不高,但正文结果分析部分比较容易出现局部的连续文字重复;此外,图表名也容易被检测出文字重复:因此,编辑通过初审时细心比对,还是有较大机会发现的。
 
  1.2、局部篡改的图片
 
  科技论文中的数据除了上述的统计图表,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从实验仪器中获得的图片,这同样也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盲区。一般而言,编辑在初审论文时,凭借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对图片中明显的人为造假痕迹,如不当裁剪、拼贴等还是比较容易察觉的,但对于一些局部篡改过的图片却很难看出问题。笔者发现,这类问题往往出现在专家外审阶段,结合专家审稿意见中对数据结果提出的疑问,以及再次审核投稿作者的修改稿时才被发现。有时这种局部篡改甚至直接发生在投稿作者对稿件的审后修改过程中。
 
  例如:专家在审稿时对原稿中图片呈现的差异显著性提出了质疑,要求作者再次重复实验进行验证,在作者修回稿提供的图片中发现了局部篡改的痕迹。
 
  这类“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提醒编辑在整个审稿阶段都应保持警觉,尤其对于作者修改稿中对图片补充或修改的部分,需要更细心地与原图进行比对。
 
  1.3、更换语种的重稿
 
  除了图表,跨语种的文字重复是现有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另一盲区,因此也成为了“隐性”学术不端行为频发的区域。由于目前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并未实现有效互通,除了一些全文双语出版的文献可以实现跨语种的检索外,更换语种的重稿无法依赖查重软件被检出,因此更需要引起重视。
 
  这类问题在初审时通常很难发现,直到外审阶段才被同行专家发现。近期的一项案例如下:专家在审稿时指出原稿中的方法已在一篇英文会议论文中发表过,并提供了该文献。笔者经过比对后核实作者仅对同一示意图改用了中文注释,进一步比对正文文字和其他结果,最终以涉嫌双语重复发表作退稿处理。
 
  对于这类“隐性”学术不端问题,由于目前还缺少跨语种查重检测软件的技术支持,容易成为更换语种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重灾区;因此,更依赖于编辑及审稿专家对稿件内容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并对可疑的部分加大检测力度。
 
  2、“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2.1、作者的学术诚信意识淡薄
 
  从上述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均具有一定隐蔽性,特别是局部篡改数据的行为,基本可以推断作者存在侥幸心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由此反映出其主观上的学术诚信意识淡薄,为了达到论文发表的目的而触及了学术不端的底线。
 
  2.2、期刊编辑部对诚信把关的重视度不够
 
  出现学术不端行为,除了作者主观上的诚信意识淡薄之外,也存在一些期刊对稿件把关不严的问题。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文学术期刊目前还很少采用国际通用的学术诚信控制机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很多期刊为争夺稿源,缩短发表周期,常常还开通“快速通道”而压缩审稿流程,导致编辑在较短的审理时间内无法细心审查潜在的学术不端问题,而仅仅在初审阶段依赖于文献检测系统的结果。从上述几类“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不难看出,作者正是发现了期刊对文献检测系统的依赖性,才有针对性地对重复数据采取隐蔽处理或者避开初审阶段进行数据篡改。可见,期刊对于诚信把关的重视度还亟待加强。
 
  2.3、学术不端行为惩处机制不完善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传媒的开放发展,近年来许多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陆续被曝光,教育部门与科研机构也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学术诚信问题予以规范化管理;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还不够严格,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碍于情面或不良影响考虑,对本单位论文被发现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责任人追查力度不足,论文因学术不端问题被退稿或撤稿后责任人并未受到相应的惩处。上述几类“隐性”学术不端行为均发生在论文审查阶段,相对于公开发表后被撤稿的论文,责任人更不易被追查到不良的诚信记录,因此在未得到惩处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再次发生类似的学术不端行为。近期一项对于学术不端退稿稿件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超过40%在退稿后不到1年内在他刊公开发表,而其中的学术不端问题仍旧存在叫。可见在缺乏惩处机制的情况下,学术不端行为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3、防范“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
 
  3.1、增强编辑的主体责任意识
 
  上述“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暴露出目前学术诚信维护机制仍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作者抓住这些漏洞采取了更“高明”的隐蔽性手段,试图逃避常规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这给期刊编辑敲响了警钟,也督促编辑应进一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在审稿过程中对稿件的学术诚信进行严格把关。已有研究指出,编辑应该在收稿前、初审时以及稿件发表前全程多重把关,也呼吁科技期刊编辑应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重构学术诚信的领导艺术。
 
  笔者所在编辑部近几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提升编辑主体责任意识,特别针对上述几类“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完善相应防范措施:
 
  1)在初审和核查作者修改稿时,严格对图表、公式等文献查重检测盲区的内容进行重点细查;
 
  2)在稿件上传时,责任编辑可视具体情况要求作者以附件形式提供相应的原始数据;
 
  3)在稿件中存在全英文图表、中文语句采用英文表述方式等情况时,加大对英文题名、关键词等信息的检查力度;
 
  4)对稿件中存在质疑、涉嫌学术不端的内容,责任编辑发现后及时提出并在编辑部内部共同探讨。
 
  3.2、发挥审稿专家的把关作用
 
  由于上述“隐性”学术不端行为多体现在论文的数据内容上,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综合类学报的编辑,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很难有效地发现与自身专业差别较大的稿件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这也让部分作者“有机可乘”对数据进行隐蔽性的处理而侥幸通过编辑初审阶段的审查;因此,在外审阶段应该尽可能发挥专家对内容把关的作用。已有研究提出编辑找准“小同行”专家可以有效防范学术不端,笔者也在审稿工作实践中多次经历由“小同行”专家在审稿意见中特别指出论文数据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案例,主要包括图片分辨率不足、图表数据不符合客观规律以及双语重复发表等。可见,找准“小同行”专家在外审阶段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编辑的“专业盲区”,发挥他们对于相近领域科研成果深度了解的优势,在对论文学术质量把关的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也能做到有效监控。
 
  笔者所在编辑部一直以来重视外审专家对稿件质量的把关,近年来在发挥审稿专家的诚信把关作用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1)派送外审时慎重考察作者“推荐专家”,尽量避免派送与作者同单位的同行专家,以防作者与审稿专家“私下联系”而干扰专家的诚信把关;
 
  2)加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交流,对初审时存在质疑之处在派送稿件时适当批注,以引起审稿专家对可能涉及诚信问题的内容予以重点关注;
 
  3)重视“修后再审”环节,要求作者在附送修改说明的同时于修改稿中清晰标注修改内容,以便审稿专家更好地比对修改痕迹,提高发现数据篡改问题的概率。
 
  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期刊编辑部可考虑针对审稿专家的诚信把关作用增设额外的奖励性审稿费,以资鼓励发现学术不端问题的审稿专家,进一步调动其参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积极性。
 
  3.3、制订严格的监管惩处措施
 
  学术不端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对作者进行学术诚信教育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期刊界与教育部门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已有研究报道根据高校编辑部的特点尝试构建学术不端行为教育与预警平台,本刊编辑部也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诚信宣传并举办讲座;但如同任何一项纪律法规一样,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必须配以严格的监管惩处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达到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目的。
 
  目前,随着科研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加之信息公开大环境中社会监督力量的积极协助,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不少作者受到了严厉的查处,起到了“以儆效尤”的防范效果;但在期刊界至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审稿过程中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还缺乏必要的同行间信息互通,类似因学术不端退稿后换刊发表的问题叫仍然威胁着学术生态:因此,笔者认为期刊编辑作为重要的学术诚信“守门人”,应该积极推动和配合期刊管理机构尽快建立起诚信档案共享平台,以保证对审稿中记录在案的学术不端论文进行“封杀式”退稿,通过严格的惩处措施实现“防患于未然”,努力将学术不端行为扼杀在论文发表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