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中介稿件”的识别及防范

2018-03-23 来源:编辑学报
  【关键词】学术不端  中介稿件  识别  防范
 
  【作 者】郑小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230039,合肥 ;何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243002,安徽马鞍山 。
 
  【摘 要】分析中介稿件的信息特征,且与作者稿件的信息特征进行比较,进而提出中介稿件的识别与防范策略,即:根据稿件信息特征识别中介稿件;根据注册信息与稿件对应信息不一致识别中介稿件;通过签署协议警醒和监管作者;掌握证据投诉中介网站。
 
  在网络信息空前发达的当下,代写代投中介(简称中介)已成“成熟”产业,这一灰色产业链的形成大大加剧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例如,近年来中国论文屡次遭国际期刊撤稿的事件中,中介扮演了重要的不光彩的角色。
 
  针对中介的代写代投行为,2015年,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明确不准由“第三方”代写代投论文等。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将“提供虚假学术信息”和“买卖论文”纳人学术不端的范畴,明确“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为学术不端行为,即“代笔人(枪手)”和“被代笔人(名义上的作者)”的行为均为学术不端。
 
  然而,上述规定仅针对学术界,对于论文中介机构并无多大的约束力。
 
  期刊编辑部是论文交易“产业链”获取利润首当其冲的对象,因此期刊编辑部经常收到中介投来的稿件(简称中介稿件)。如果编辑部将中介稿件予以发表,不仅给学术期刊的社会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进一步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中介稿件因为他人代写代投,故具有一些特有的信息特征。文献《识别中介来稿避免一稿多投》(编辑学报,2013,2s(6);s62  作者:刘婷婷)、《从来稿基本信息着手发现学术不端的线索》(编辑学报,2014,26(s);449  作者:刘清海)基于来稿信息对中介稿件特征进行了分析,但不够全面。

 
  为此,笔者结合编辑实务经验,深人分析中介稿件的信息特征,并与作者亲自投来的稿件(简称作者稿件)的信息特征进行比较,提出识别与防范中介稿件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识别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参考。
 
  1、中介稿件的信息特征
 
  多数学术期刊有远程投稿系统(投稿网站),投稿时会产生如下信息:账户信息(用户名、密码),作者信息(手机号、QQ号、邮编、电邮、单位及部门、职称、学历、出生年月、籍贯等),稿件信息(基金项目等)。
 
  笔者通过分析《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接收的中介稿件和作者稿件,发现中介稿件和作者稿件信息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见表1.
 
  表1  中介稿件与作者稿件的信息特征

信息 中介稿件 作者稿件
投稿账户用户名 与作者姓名关联度低 与作者姓名关联度高
密码 同一中介公司为不同作者设置相同密码,以便管理 自己设置
手机号 中介客户经理的号码(客户经理为自己管理的不同作者填写相同的手机号),手机号常以170,132开头,手机号归属地与作者单位所在地常不一致 作者手机号
电子邮箱 临时申请的电子邮箱(用户名@域名),多为@163.com,邮箱用户名与投稿账户用户名一致 作者单位邮箱或其他邮箱,电子邮箱用户名与作者姓名关联度高
作者及单位数 1个作者、1个单位 常多个作者、多个单位
基金项目 常有
 
  为较好地解析表1,兹列举2个实例。设某中介向某期刊编辑部投2篇稿件。稿件1的作者为张三,单位所在地合肥,中介将“投稿账户用户名”设置为"aceg0551”,密码为“5568”,E-mail为aceg0551@163.com,但是手机号归属地不是合肥,手机号设为138*12345678;稿件2的作者为李四,单位所在地芜湖,中介将“投稿账户用户名”设置为“asd1523 ”,密码为"5568" , E-mail为asd1523@163. com,但手机号归属地不是芜湖,手机号为138*12345678。对比上述信息可知:张三和李四“投稿账户用户名”均与电子邮箱中的“用户名”一致;二者的手机号归属地均与作者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但为同一手机号138*12345678;二者的登录密码相同且均为“5568",这是因为二者选择了同一个中介,而中介为便于管理,便将二者密码设为相同,即同一中介公司投来的所有稿件,其账号登录密码均相同。
 
  2、中介稿件的识别与防范策略
 
  2.1、根据稿件信息特征识别中介稿件若稿件
 
  具有表1中2个或2个以上中介稿件的信息特征,则基本可判定为中介稿件。例如:若稿件的“投稿账户用户名”“电子邮箱”“手机号”具有表1所示中介稿件的信息特征,则基本可认定此稿为中介稿件。编辑可将查证属实的所有中介稿件的“手机号”和“密码”保存至同一Excel文件中,遇到可疑稿件时,利用Excel软件
 
  中的“查找”功能,对可疑稿件的“手机号”和“密码”与Excel文件中已保存的“手机号”和“密码”进行核对,若“查找”结果显示有此信息,则识别出此稿为中介稿件。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远程投稿系统中没有设置“手机号”和“密码”等信息的查询功能,若在远程投稿系统中新增此功能,则可方便识别可疑稿件。
 
  为增加稿件录用的可能性和尽量缩短发表周期,中介会同时向多家编辑部投稿,因而中介稿件经常出现“一稿多投”的情况。中介稿件是枪手拼凑的文章,会经常出现“重复率过高”的情况,所以,中介稿件除具有表1所示的信息特征外,一般还具有“一稿多投”和“重复率过高”的特征。
 
  “一稿多投”可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中的“稿件跟踪”来判定。“重复率”可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相关搜索引擎(如Google, GoogleScholar, NorthernLight, Baidu, FastSearch等)和期刊数据库检测。若经判定和检测,稿件具有“一稿多投”和“重复率过高”的情况,则可进一步判定此稿为中介稿件。
 
  2.2、根据注册信息与稿件对应信息不一致识别中介稿件
 
  编辑部在远程投稿系统将作者投稿注册信息,如账户信息、作者信息(如手机号、QQ号、邮编、电邮、单位及部门、职称、学历、出生年月、籍贯等)、稿件信
 
  息(基金项目等),设置为必填项。中介稿件常为枪手所写论文,这些论文可能早就写好,故枪手将论文给中介时,会出现忘记替换或者没有完全替换作者个人信息的情况。若稿件的注册信息与稿件对应信息不一致,则可识别出这类中介稿件。
 
  2.3、通过签署协议警醒和监管作者
 
  为增加中介投稿的难度,编辑部要求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和“稿件转投承诺书”,且在这2个协议上签名、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如果论文研究内容与作者专业方向大不相同,单位会迟疑或不会加盖公章,这样,一定程度上能警醒和监管作者。此外,编辑部要求作者在“稿件转投承诺书”中承诺修改文章的作者是第一作者,如果是“枪手”代替“第一作者”修改文章,在修改互动环节,编辑部会发现可疑之处。
 
  再者,编辑部要求作者在稿件首页地脚“作者简介”中注明作者的ORCID ( 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每个人的ORCID是全球唯一的(一人一证),利用此号可对作者学术诚信进行记录和跟踪,对不良作者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还可通过收取审稿费增加中介投稿的经济成本,制约中介的行为,如在“投稿须知”中告知:来稿均收取审稿费,录用的稿件可退还审稿费;退稿不退还审稿费—隐含着对证实为中介代写代投的稿件,肯定不会退还审稿费。
 
  2.4、掌握证据投诉中介网站
 
  为消灭中介稿件,必须从源头上铲除中介稿件寄生的温床——中介。
 
  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保留查证属实的中介业务经理(即中介稿件投稿时的所谓作者)的手机号。通过此手机号,编辑可冒充代写代投论文的雇主联系业务经理,业务经理会告知中介网站的网址。找到网站后,会有在线客服或QQ客服与编辑交流,互动交流时,客服会根据编辑提出的代写代投要求,相应给出不同层次期刊发表论文的费用。将相关聊天记录或E-mail通信截图保存,作为日后投诉中介的证据。
 
  中介为提高其网站在互联网上的显示度,会向百度公司缴纳一定的费用。当有证据表明某公司为中介时,编辑可与百度公司联系且提供相关证据,请求百度公司停止该中介网站的付费搜索排名业务。也可向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址为http ://www. 12377. cn/)举报中介的不良行为,请求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协调相关部门处置中介公司网站。
 
  若编辑同人在掌握中介的相关证据后,都能向相关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也能及时受理且查封中介网站,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介网站就会销声匿迹,中介稿
 
  件也就缺乏生存的土壤。
 
  3、结束语
 
  在防治学术不端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构建好的当下,编辑同人要增强监管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识别、防范中介稿件,力争在发表之前成功拦截中介稿件。此外,编辑同人留心掌握、保存中介的相关证据,且积极主动向相关部门投诉中介网站,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共同体尽一份绵薄之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