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浅论科技图书编辑的工匠精神

2018-02-0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孙严冰
  工匠精神的内涵,综合梳理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高水准的专业素养;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诚然,没有哪个职业能够想当然地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家。首先,要培养兴趣,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地积累、不停地学习,逐渐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时候,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逐渐变成了一种事业、责任;做事不再为名利等外界因素所困扰,演进成一种态度、一种发自内心执着于追求极致品质的精神诉求。

  编辑是出版产业链中除作者外最具有创造性的环节,具有自由意志表达的机会和空间,每种图书的内容表现、体例格式、版式类型、设计风格都可以在编辑的主导下千变万化。不同的能力、态度、作风和心态决定了图书不同的品质。笔者以所担任的科技图书编辑为例证,将科技图书编辑的职业生涯划分为四重境界,其间分为4个阶段:第一重境界,0—60分,新入行的职场“小白”,对应着编辑业务能力养成的阶段;第二重境界,60—90分,具备了专业能力,可以胜任编辑工作,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各项任务的阶段;第三重境界,90—99分,具备了编辑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和丰富经验,对工作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凡事主动作为、态度严谨、精益求精的阶段;第四重境界,99—100分,已经将编辑工作自发地作为毕生事业,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追求极致的阶段。

  职业技能:

  从业务能力养成开始

  从事科技出版工作的编辑,很少有编辑出版专业科班出身的。一些编辑是理工科专业出身,起初对编辑工作知之甚少,怀着文化梦想入行,耳濡目染,不断学习,从不习惯到逐渐适应,从不甚了解到逐渐爱上这份工作,经过了数年的摸索。

  像大多数科技图书编辑一样,笔者也是在国防工业出版社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和老一代编辑的言传身教中,从修改文字、标点符号等细微处做起,逐步掌握编辑实务和行业政策法规,逐渐实现了从0分到60分的突破。到现在都记得进入出版社半年之后,还在实习期,自以为已经熟练掌握了审读工作的要点,自告奋勇找到领导申请审读稿件,领到了一本只有2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我踌躇满志地提走,然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仔细加工,做了详细的审读记录和修改意见,交给领导进行复审,结果被无情地退了回来。理由是完全找不到审读的重点,错误太多。于是痛定思痛,从头做起,不断请教,终于通过考核。经过了3年左右的时间,总算打好基础,刚刚够格对外说自己是一名编辑,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学习能力,要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了不断的重复,才能建立丰富的专业知识。大部分编辑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反复磨炼出来的。

  综合素质:

  依托全面能力的提升

  从可以独立开展编辑工作到能够胜任编辑工作,是从60分走向90分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在这个过程中,还只是综合能力的不断完善阶段,虽然逐渐喜欢上了编辑工作,但还没有达到将其作为事业看待的高度。大部分的从业人员终其整个职业生涯徘徊于此。仔细想来,能够做到这一阶段也是很不容易了,毕竟做到合格的编辑绝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突出、文字功夫了得就可以的,只有综合素质全面过硬才能实现凝聚优秀作者,挖掘优质选题,创作优秀作品。

  首先,编辑工作是个技术活。这个技术主要体现在对某一特定专业或领域纵深知识的掌握和深耕。每一名科技图书编辑的专业背景都不相同,研究领域、活动范围、关注对象、作者资源也大相径庭。但凡取得较好成绩的编辑一定舍得花费时间、精力深入挖掘细分专业领域,能够在海量信息中慧眼识珠,搜索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其次,编辑要做百事通。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编辑经常接触大量的信息,涉及范围广,需要把关的环节多,任何一处疏漏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方方面面的知识,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再次,编辑得是社会活动家。好的编辑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案头工作上,他们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去,不断结识优秀的业内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各种人脉建立社交圈,用以了解资讯、汲取营养、发现潜在资源等。社交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各种知识的沃土。

  最后,编辑得了解市场、懂管理、会算账。编辑工作处于出版行业的上游,相当于产品的研发环节,对整体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辑既要熟知形势政策、同质图书情况,能够在细分领域寻找差异化的研发对象、设计论证方案,还要管理不同选题、控制进度、协调各个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更要懂得进行成本核算、收益预期估算等。

  工作态度:

  打造精品的关键

  超越能力积累的阶段以后,科技图书编辑能否实现更高的价值,关键在于工作态度。在逐渐掌握了编辑工作的各项技能之后,意味着对所从事的编辑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从更高的高度、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所走过的路。能够在工作中体会到取得的成就和乐趣,被工作吸引逐渐爱上从事的职业,凡事可以主动作为,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将自己引领到更深的层次,不知不觉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三重境界。

  以笔者担任责编的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技术》一书为例。2014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后,我们通过朋友引荐拜访了本书的主编,寒暄过后谈起可以在此领域出版学术专著,作者欣然同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开始与作者和主创人员勾画专著的内容、定位、风格、体例等细节。经过几次详细的讨论后,成立了编委会,制定了详细的编写方案,对编写质量等作了特别的规定:要求内容必须要达到世界前沿水平,保证涉及技术的系统性、先进性、权威性;编校质量必须达到优秀图书标准,以体现航天科技工作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装帧设计必须体现探月工程的科技含量和宏大气势,同时要兼顾专著的学术价值和经典作品的收藏价值。

  经过前期周密组织,我们向出版社提交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后经研究决定此选题申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紧接着,又获准申报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最后顺利通过遴选。每一次喜讯传来都给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以莫大的鼓舞。荣誉越大,敬畏之心越重,责任感、压力感也越大。出版社方面专门成立了编辑小组,有的协调作者团队,全程参与图书内容创作,负责图书外审和控制编写进度;有的协调社内流程运转,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经验丰富的同事把关;有的负责图书编校质量把控,将差错率降至最低,等等。作者团队方面,则抽出参与项目的各分系统总师和一线专家参与编写;聘请资深院士主持审定编写大纲及目录,参与书稿整体架构搭建,提出修改意见。

  经过了两年时间,作者团队三易其稿,国防社则调配多位资深编辑参与审稿,并反复讨论设计后续出版方案,最终将本书打造成了“精品中的精品”。

  回头来看,在做事之初,没有人想到最终的成果,所有人都以朴素的、平和的心态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素养、缜密的心思、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作风,确保了每个环节完成的质量都能够经受最严格的检验。各个环节的细微之处,体现了出版过程中的独具匠心。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职业情怀:

  达成工匠精神的原动力

  当在编辑岗位上做到了99分以后,情感上会有很大的升华,自觉地将职业转换为实现理想的事业,会建立起一种编辑的职业情怀,吸引你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完美的境界,会穷尽所能,用心去体会那通往实现工匠精神的最后1分。

  工匠精神还有一层意境,就是永不满足现状,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寻求创新以实现完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越是接近理想中的工匠精神,越是能够清醒地与其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永葆向上的动力。

  在科技图书编辑队伍中宣传工匠精神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事关科技图书出版行业,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领域能否保持严谨、求实的作风。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不仅是现代出版人需要具有的优良品质,更是每一个普通人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恰好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能够更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国防工业出版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