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培育出版业新动能——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迈向新阶段

2018-02-02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冯宏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

  冯宏声: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迈向新阶段,转型是以技术为动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支撑行业运转的技术逻辑、运行逻辑做出调整,切换到新发展道路;升级是以发展为目标,进行产业生态再造,对新道路不断完善,推动产业建立新格局。近十年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条基本路径是:技术装备配置、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形态产品开发、平台搭建、模式创新、前沿技术跟踪。虽然总局和全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上深耕多年,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想深入推进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出版人要做“认知”重启,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深化。下一阶段,出版业要借助技术穿透包装和封装,成为信息内容的重要组成,进入产品与服务形态创新阶段。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动能,要通过结构性改革等新举措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培育出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培育新动能,要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导向、以创新型主体为支撑、以可持续制度为引领,加快新兴高端产业发展、高级要素配置。发展新动能,要发展产业新动力,包括新制度、新要素、新市场;要催生产业新形态,包括新消费、新产品、新模式;要培育产业新主体,包括新供方、新用户、新平台。发展新动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产业新生态。淘汰低端、低附加值、产能过剩、部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形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可循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形态。

  转型升级,是重构生态的系统工程。政府、行业机构、行业主体企业、技术企业及周边企业都要转变。在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有定力,要找到变化过程中的“不变”。转型,是以技术为动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支撑行业运转的技术逻辑、运行逻辑做出调整,切换到新发展道路;但转型不是转行转业,要面对的根本需求、要实现的核心价值不会变。升级,是以发展为目标,进行产业生态再造,对新道路不断完善,推动产业建立新格局;但升级不是凭空原创,要基于产业原有优势,不断总结归纳经验,形成新生态,构建新理论。

  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程

  我国政府部门一向高度重视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推动工作。

  大约十年前,原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做转型升级的相关准备。2006年、2007年,总署开始论证重大科技研发工程。2007年——2012年,重点是做技术的研发基础,为整个行业考虑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工具。2008年成立科技与数字出版司,2013年成立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后更名为数字出版司。在2009——2013年,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指导整个行业发展。

  2013年,总局开始启动技术应用工作。在中宣部、财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确立中央单位先行、行业跟进的基本思路,这一年的8月,启动中央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工作。

  到2014年4月,总结一段时间的经验以后,形成了面向全行业的部署思路。总局联合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任务:要加快标准化进程,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贯彻实施,支持企业开展标准化,这其中包括关乎行业底层资源管理的ISLI/MPR标准,数据管理的CNONIX标准,以及数字出版生产运营的一系列加工标准、质量标准、过程规范化标准。意见中也提出加快技术装备的配置,罗列了一批需要转型升级的技术工具。还部署了模式创新、人才建设的任务。

  2015年——2016年,按照指导意见的既定方案,不断深入推进。央企重点推动知识服务的准备工作。2016年、2017年,互联网知识付费非常火热,但实际上,早在2006年,原总署就开始论证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2014年,总局开始推动立足出版业的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着手相关关键技术研发,2015年开始启动行业内专业领域知识服务模式的试点工作。在推动服务知识化的同时,从宏观部署上,总局不断加快推动内容资源编码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据化。

  2016年,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完成了1.0版本的研发。数字版权保护工程在2016年底竣工,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推广中心设在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已经开始对外经营,实施了具体项目。ISLI国际标准在2015年由ISO正式发布,2016年下半年转化为国家标准,2017年年初开始启动行业内的标准推广工作。因为是一项新标准,业内很多同志都听说过,但还搞不清楚具体怎么运用,总局正在部署相关工作,会开展更多的培训和应用示范,很多工作都需要一个过程,还请大家理解和谅解,并继续关注和支持这件工作。此外,总局一直在重点推动技术研发成果的应用推广,包括复合出版工程的应用试点、ISLI/MPR标准应用试点示范、CNONIX标准试点示范、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

  2016年——2017年,基于上述的试点示范工作,我们从数据沉淀入手将相关工作成果加以整合,提出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得到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

  2016年,总局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之后,该规划并入总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科技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资源编码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据化、服务知识化的方向。这一年,总局发布《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软件系统需求框架(2016版)》,并向行业内推荐了60多家技术服务商,2016年底配合规划发展司开展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从科技创新角度,确定42家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2017年取得了新的进展,总局与财政部再次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化装备、数据共享、知识服务、出版创新、人才培养”五项任务。同时,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向国务院提交工作报告,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总结十年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经验,一条基本路径是:技术装备配置、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形态产品开发、平台搭建、模式创新、前沿技术跟踪。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展比较快的企业基本是按照这个步骤在走。但是,并不是技术装备一次性配完了就可以一劳永逸,装备配完了,在市场上产生新需求的时候,发现装备不够,就需要再回来及时配新装备。但是如果基础的技术装备根本没配,资源建设、产品开发都是谈不到的。

  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仍处于初级阶段

  总局和全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上已深耕多年,但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方面,我们已经聚集起相当规模的数字内容资源,推出了一批数字内容产品,研发了一批技术装备和标准,内容生产和服务模式也在不断的优化,数字出版新业态带动新闻出版业快速增长,为外部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知识保障。

  但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活力仍未充分激发,市场潜力仍未充分释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还不到位,在数字内容产业和数字经济中的贡献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新技术对行业的深远影响仍然不可完全预判。

  当然,要想深入推进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就要总结好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推动全行业完成认知转变。互联网不是来颠覆出版业的,而是给出版业一个机会去重新认识自己,回归本源。

  出版人要做认知“重启”,要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深化,要逐步剥离表象,认清出版在文化属性、商业属性之外的信息属性。出版是文化科技融合的典型;出版是传播文化的技术,也是技术传播的文化;从文化角度看是思想,从科技角度看是信息。

  下一阶段,出版业要借助技术穿透包装和封装,进入虚拟内容当中,成为信息内容业的重要组成。需要去包装,去掉介质与载体,让内容得到解放,得到数据;需要去封装,去掉数据符号的束缚,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资讯、故事与知识。此后再通过“重新封装、重新包装”,进入产品与服务形态创新阶段。

  培育新动能的目标与任务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动力的数字出版新业态,已经成为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新动能。

  关于培育出版业新动能的目标和任务,总目标:发挥数字出版新动能,推动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强国迈进。实现优质数字内容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大幅跃升,逐步解决新闻出版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重点任务: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要明确角色分工,形成新的产业链、产业格局和生态环境,重点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以及一般从业人员技术素养的培养。

  企业层面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转型,是要从内容产品生产转型为信息内容服务,高端形态是知识服务;行业产业链要优化,业务架构要改造,业务流程要再造,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要创新盈利点和改造商业运营的逻辑,通过转型实现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数据化运营和智能化服务,转型,从根本上是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战略思想的改变和创新。

  升级,是要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在未来新的产业格局中,从低级别节点升级到高级别的节点;技术装备要不断优化;对资本的运作更加熟练;经营模式多元化、外向型;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建设并完善行业新生态系统,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内容服务。通过不断升级,推动新闻出版业市场主体成为内容供应商、内容服务商、数据运营商、数据服务商;从根本上,实现新闻出版业乃至整个内容产业的总体战略布局的延展与拓宽。

  目前,传统出版企业在互联网内容企业面前,不管体制内的出版单位还是民营书业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互联网企业在用创新的思路来改变整个出版业的底层逻辑,虽然出版业最底层、最核心、最根本的文化价值没有变,但商业逻辑已经发生改变。互联网企业创建的各种新型商业模式,有可能把传统内容商挤压到未来产业格局的边角,变成只是源头内容的供应商,但后续运营却和传统内容商没有关系,这是需要引起关注的。当然,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新兴力量进入出版业,共同创造出全新的出版业态。

  下一步,数字出版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是智能出版,一方面推动内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实现对外服务的智能化。二是搭建专业知识服务平台,提出标准与规范,提高知识服务的准确性和精准性。三是在线教育,要加快开发并汇聚优质数字教育内容资源,重点发展面向大众的终身在线学习环境。四是全版权运营,发展以优质作品为核心、多种业态融合的全版权运营的形态,通过打造全版权产业链,形成多元化收益新模式。

  在寻找未来出版的道路上,传统出版人和新兴内容产业主体,都要秉持“文化传承、思想传播”的初心,不断探索,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新技术、新模式,融汇贯通,提升内容供应质量,以数字出版为新动能,推动新闻出版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