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海世纪:从容不迫投身融合新浪潮

2014-11-2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朱烨洋

 

  10多年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就开始了数字出版的探索和实践,这在传统出版领域算是起步很早的。2012年,集团将数字化战略作为重组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将出版内容与数字技术、新媒体相融合。“我们已经将数字出版技术应用到出版的多个环节。在发行、印刷、图书零售领域,数字出版技术都起到了大作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介绍说。


  全方位布局数字出版


  由于起步早,上海世纪在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案例,在数字出版方面也早有布局。


  据施宏俊介绍,在编辑工作方面,上海世纪已经研制了多个编纂平台。其中,针对大众图书开展了“基于内容对象的协同编辑和动态出版的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项目,搭建面向作者和编辑的内容生产、加工系统。针对双语工具书、汉语辞书、教材编写等也都研发了相应的编纂系统或平台。


  在数字教育出版领域,上海世纪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了“面向拓展型课程的交互式电子书包开发与应用”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针对语文、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上海音乐出版社针对音乐学科,开展了“电子课本”的试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功。目前,集团正在进行“基础教育云端资源与数字课堂集成解决方案”研究,利用先进的云技术,实现数字教材的安全高效推送分发。


  在发行领域,上海世纪开展了“基于神经网络智能配送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其研究目标是建立一套针对出版行业大型发行中盘的智能添配系统。在印刷领域,成立了专门负责按需印刷(POD)业务的公司,使之与传统出版生产手段完全对接。在图书零售领域,研发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信息管理示范系统。


  目标清晰战略构架完整


  “版权经营将是集团的核心理念。未来3年,数字出版业务将与传统出版业务高度融合,把‘打造大型的、综合性的、跨媒体的出版集团’作为数字出版的方向。”施宏俊介绍说,上海世纪将在多层面构架战略。


  从产品研发层面,在大众出版领域,与现有销售渠道深度合作,树立上海世纪电子图书品牌形象;在教育出版领域,进一步抓好教育内容数字化的基础性工作,并探索形成完整的数字教育解决方案;在专业出版领域,引导集团旗下出版社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研发专业数据库,从而实现集团作为专业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换。


  从产业链理顺与延伸层面,集团将加强与数字出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融合,密切关注技术服务商、渠道运营商、市场终端及消费者对数字内容和产品的需求。从管理提升层面,逐步完善集团及下属出版社数字出版管理机制;提升数字出版在集团和下属出版社的战略地位,使之与传统出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根据出版社内容生产特点形成大中小不同类型的产品集群。


  行业性难题亟待破解


  在数字出版方面,上海世纪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施宏俊表示,这些问题和挑战不只存在于上海世纪一家,而是行业性的。


  首先是缺乏被市场广泛认可的统一标准。我国目前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各技术提供商生产的电子阅读设备在文本格式上不能兼容,作为内容提供商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针对不同技术标准研发产品。


  另外一个问题便是缺乏复合型人才。“这里提到的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对传统出版流程、数字技术及经营管理都比较熟悉或精通的人才,即便有这样的人才,在薪酬水平上也无法给予与其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企业相匹配的待遇。”施宏俊表示。


  意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把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传统出版业中,其根本的变化是出版社从以纸为媒的产品提供商转变为操盘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得版权者得天下。”施宏俊感叹说,这种具有强烈版权经济和版权经营意识的传统出版人并非多数,以至于当数字出版迎来发展的春天时,传统出版却显得内容不足,因为真正拥有信息网络传播及第三方转授权的内容只占集团海量资源的一小部分。


  “这些既是问题也是挑战,我们已经在战略上明确了目标,在战术上做好了准备。”施宏俊介绍说,上海世纪将在未来3年加大数字出版投入,将传统出版业务和最新科技手段深度融合,并加强版权经营工作,努力培养人才,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从容不迫地投身融合发展新浪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