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7)》(下称《2017广电蓝皮书》)。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总收入5532.6亿元,同比增长9.01%。可以说,2016年度大考,广电业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2016年广电业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广播影视部门和机构扎实推进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改进和加强传媒管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和节目内容的创新创优扶持引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广电蓝皮书》常务副主编杨明品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全面发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我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在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广播电视服务业创收达4322.4亿元,同比增长9.36%,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2017广电蓝皮书》披露,2016年,全国共生产创作故事影片772部,同比增长12.54%,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电视剧制作投资约128.53亿元,同比增长6.79%,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制作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共有334部14912集,较2015年减少60部1628集,电视剧制作逐渐回归理性;多部现象级纪录片在各级卫视黄金时段播出,2016年纪录片播出量约4.8万小时,口碑和收视表现突出,纪录片运营模式进一步创新升级。
在杨明品看来,上述一个个数据向大家展示了2016年广播影视内容产业转型提质,正慢慢回归理性。“当然,成绩的取得也反映出我国广电行业总体形势发展良好,全行业转型升级也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除了影视内容产业转型升级得到提升,广电市场主体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14389家,同比增长40.6%,大部分制作机构主营单一节目类型的创作生产业务,专业化程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2016年广电媒体纷纷建设“中央厨房”,融媒体内容创作生产加强。其中,中央三台和部分省级媒体加强采编发流程再造,推动全媒体采编平台、新闻客户端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了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传播效果明显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坚持强化正面宣传,扎实推进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宣传,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取得重大进展,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成为舆论场和传播市场热点,为广电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杨明品表示。
锐意创新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发展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广播影视文艺创作紧紧围绕中国梦、聚焦中国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狠抓精品生产,锐意进取,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其中,包括《湄公河行动》《难忘的岁月》《我的战争》《大火种》《血战湘江》等电影,《彭德怀元帅》《海棠依旧》《三八线》《人民检察官》《红旗漫卷西风》等电视剧,《筑梦路上》《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带一路》《永远在路上》《航拍中国》等纪录片,《小济公》《翻开这一页(二)》《最可爱的人》《成长不烦恼》《棉花糖与云朵妈妈》等动画片。
另外,据杨明品介绍,2016年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质量较高的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在专注传播公益思想、公益价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大众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全国共制作公益广告15万条,播出总时长逾3000万分钟。其中,《门》《行李》等公益广告从细节入手,将风俗、亲情和中华传统蕴含其中,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在杨明品看来,这些作品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措并举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一系列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已达到245条、放映队约5万支,全年共放映电影746.6万场,观影人次8.5亿。
同时,2016年各级广播电视台加大力度探索对农节目的转型升级。其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为乡村准备的娱乐视频播放应用——中国乡村之声,已建立了近200人的专家团队,依托专家资源,加强了对农村地区服务的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另外,2016年少数民族语言译制能力明显提高,全国11个民族语言节目译制中心,累计完成译制片5205部次,包含了17个语种的38种方言。这对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杨明品说。
其实,让百姓共享影视发展成果,不仅体现在一系列重点惠民工程的落实上,还体现在广播电影电视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接程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以自主创新为引擎,不断积极探索研发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原创模式节目,涌现出《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系列文化类精品节目。“这些节目均着眼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供给不仅满足了当下观众的需求,还创造了新消费,引导了新需求,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推出更多更好这样的精品之作,为人民所共享。”杨明品说。
补齐短板
积极扩大有效供给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影视大国,但是还不能被称为强国,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仍然存在着。
以影视为例,2016年共制作出品国产电影772部,上映的只有415部,有接近一半的电影无法公映;2016年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所受理申报剧目达到了1646部64674集,而经过审核和宏观调控,通过备案公示的只有1208部47802集,也就是说,有400多部近2万集没有通过公示。“这说明,提升内容质量仍是当下影视生产最重要的问题。”杨明品说,2017年,广电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继续。
杨明品指出,2016年广播影视产业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肯定,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广电业面临的观众流失、广告流失、人才流失等不容回避的严峻挑战,广电现有的供给结构在应对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方面失灵了。
对于接下来应该如何深化广电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杨明品指出:“无论广电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样向纵深推进,内容都永远是广电的核心竞争力,精品内容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主管部门从源头加强引导,更需要创作人员和机构增强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根植人民、踏实创作,着眼于有效供给,推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