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电商大促频仍 出版社如何不被牵着走

2017-06-23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自2011年6月18日京东商城以店庆名义举行促销以来,“年中剁手”俨然成了爱书人的一场狂欢。很快,当当网、亚马逊中国便加入了这场大战,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销售数据年年攀升。
 

  据京东图书文娱业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京东“6·18活动”期间,图书文娱累计订单码洋达22.7亿,同比增长105.5%,累计订单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3.3%。仅6月18日当天,图书文娱销售码洋同比增长130.9%。
 

  对于电商大促的营销大戏,有人认为其打乱了图书市场秩序,有人则肯定其为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线上大促真的有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吗?化学工业出版社销售公司总经理、社长助理王向民并不这样认为。在她看来,如何找准自身位置,在看似被动的环境中拿回主动权,才是出版社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据王向民介绍,化工社在大促活动期间实行内部核算制,电商把折扣力度报给出版社,出版社转达给图书编辑且提出建议,编辑进行成本核算并最终决定是否参与促销活动。“从大环境上来说,‘双11’和‘6·18年中大促’都是集中爆发的图书购买点,任何出版社都不能冷静地说不参与。从小环境来讲,出版社和图书编辑也要考虑销售任务,会有选择性地参与其中。能否承担活动成本,我们都有考量。哪些产品适合参与、哪些不宜参加,活动前已购买图书的读者心理上能不能接受差价,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王向民说:“线上时代,出版社要会算账,才能在这种玩法中获利。大数据背景下要考察自身能力,学会积攒模型,对产品和整个市场进行评估。”
 

  某电商从业人员表示,如今出版社对促销活动越来越能接受,沟通起来也相对容易,每次活动都能得到大多数供应商的支持,出版社看似降低了毛利,但对提高库存周转率、后期销售、宣传品牌和吸引用户来说有利无弊。
 

  多家出版社认为,大促期间虽与电商协议共摊成本,但近2年来大部分成本已经转移到出版社,虽有怨言,可也只能顺应形势。究其原因,无非是由于出版社在渠道上对电商过度依赖导致话语权丧失。“有些出版社在渠道上可能80%都依靠三大电商,与电商合作看似成本低,但频繁的线上大促对整个行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损害,更是一种悲哀。这也迫使出版社继续完善线下渠道,只有平衡线上线下,才能稳定市场格局。”王向民说。
 

  “6·18年中大促”惊人的销售数据看似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提升,但实际上也从侧面凸显了纸质书市场的不振,频繁的促销活动更会影响读者对图书价值的认知。江苏无锡百草园书店创始人刘征宇无奈地告诉记者,“6·18”这个日子对实体书店来说没什么影响,书店平时销量就很小。上海半层书店创始人赵琦表示:“6·18是一场电商、出版社和消费者的狂欢,可能只有实体书店是落寞的。但这种狂欢不是常态而是‘变态’的,背后是纸书市场本质上的低迷,以及沦为其他商品促销先锋的可悲。电商提供低价没错,出版社去库存没错,读者买便宜书没错,错的是缺失了游戏规则。”
 

  记者在众多大促活动中发现,仍有不少优质好书对折扣说“不”!但销量和口碑双得。只要内容强势,渠道完善,即使不向大促“低头”,读者也还是会购买图书来满足刚需的。促销是必要手段,出版社找准自身定位,算清大账小账,才能不被牵着走。(田红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