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期刊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4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虽然落下帷幕,但许许多多情景依然象蒙太奇一般,时常在我们的脑海浮现不一般的历练,不一般的享受,使我们难以忘却。
不能忘,各级领导的倾心浇灌,催开刊博会荣誉之花。本届刊博会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副省长郭生练,湖北省局局长张良成,副局长邵明义等领导多次前往北京汇报展会筹备情况。总局蒋建国书记听取刊博会专题汇报后要求,2014刊博会应走“专、精、特、新”之路,并明确支持湖北把刊博会长久办下去,越办越好。吴尚之副局长、乌书林常务副理事长及艾立民司长、门立军副司长等领导也多次听取2014刊博会筹备工作汇报,并现场办公,解决了刊博会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把刊博会作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门工作协调会,省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刊博会进行扶持,省委宣传部专门印发了《2014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宣传工作方案》。
不能忘,顶层设计的反复打磨,推进刊博会升级转型。刊博会组委会根据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导、参展单位代表和专家对2014刊博会筹办方案进行讨论、甄别和完善,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专门制作2000多份刊博会调查问卷表,寄发中直单位、各省市区和各出版发行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确定了刊博会主题。
不能忘,业界各方的支持参与,共推刊博会亮点纷呈。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区市的12000多家报刊出版单位、400多家图书音像出版机构参展,共展出1万2千多种期刊、40多万种各类出版物及文化衍生生产品,特装展位50多个,是当今中国名符其实的期刊文化盛会。近20家企业向刊博会提供赞助总价值达300万元,促进了刊博会的顺利进行。
不能忘,青年才俊的创新创优,助力刊博会效益满满。本届刊博会始终把创新办展贯穿全过程。一是突出论坛效应。共组织举办专业论坛和大众活动80余场次,其中,“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关注;二是突出名人(刊)效应。邀请郎水淳、王跃文等国内文化名家、网络写手易小星和我省知名杂志社开展现场签售、赠阅活动。国内知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桂西恩教授举办16场大众卫生讲座互动活动,也是展会的一大亮点;三是突出惠民服务效应。面向社会发放了200万元惠民购书券,走进武汉市50个社区,10所高校,免费派送期刊1万多本。向革命老区红安县捐赠130万元图书。专设宜昌分会场,实现双城互动,进一步扩大了展会的社会覆盖面;四是突出跨界融合效应。举办中国传媒人才招聘会,武汉市第二届汽车文化节和中国汽车文化论坛,书法名家论坛,组织捐赠 “勉学书屋”公益项目活动,举办“百名摄影家走进刊博会摄影大赛”,“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沙龙等。展会内容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真正把刊博会办成了一次难忘的展会。
不能忘,服务保障的优质贴心,保证刊博会有序运转。刊博会组委会制定了周密、详实、严格、可行的展会预案,层层分解,逐一落实,责任到人,不漏过任何环节和细节,既有总体方案,也有量化细则。一是实现公开招标。确定了28家信誉好、有实力的搭建商,并直接组织搭建商与各参展单位面对面予以沟通,使特装单位对展位搭建比较满意;二是提供优质的接待服务。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地处城区繁华地段,组委会遴选并推荐了100多家靠近场馆、交通便利的酒店供参展人员选择性入住;三是确保物流车辆按时、畅通进城。武汉市交管部门大力支持,对物流车辆开“绿灯”,保证了搭建工作的按时完成;四是实行了最严格的安保服务。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对本届刊博会安保工作高度重视,拟定了详细具体的安保工作方案,展会现场都必须经过安检,重点接待酒店都安排有专门的安保人员,确保了刊博会安全事故“零发生”。
不能忘,媒体宣传的强势有力,同硒刊博会盛况空前。组委会适时在倒计时100天、倒计时30天等重要节点召开新闻通气会,并在开幕前几天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做整版宣传和祝贺宣传;做好户外宣传,制作并投放刊博会路牌和吊旗广告1000多块,投放在武汉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
地段;在武汉市1万辆出租车车载显示屏发布刊博会公益广告,通过移动、联通、电信向全省4000多万手机用户发布刊博会举办信息。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各大主流谋体均采取大篇幅、大流量、全方位、浓墨重彩地宣传报道刊博会的筹备和参展盛况,共刊发(播)刊博会新闻稿件达1200多条,为刊博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典论和引领环境。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终于赢得了刊博会这个大考,使得湖北的出版尤其是期刊再一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感谢领导,让我们得到了锻炼和启迪;感谢团队,让我们见证了进取和睿智;感谢时代,让我们增强了荣耀和责任。新的使命又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