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叙事变革

2017-05-13 来源:《新闻与写作》

  【作 者】强月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鹏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摘 要】以技术驱动为显菩特征的未来谋体具有平台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在传播实践的考察中,我们认为传统谋体时代内容生产与叙事变革的制约因素,依然会制约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叙事变革。未来媒体传播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与媒体平台的融合程度将加深;传播的内容生产将围绕生动性或深度性的高品质定位进行,用户的参与性将空前提升;传播的流程在技术驱动背景下,用户的实时数据分析将真正进入信息的集成及反馈体系中,生产流程将得到实质性优化;传播的呈现形式将突出表现为产品的定制化及多样选择性的特点。
  
  【关键词】未来媒体;内容生产;叙事;网络节点
  
  阅读提示
  
  未来媒体是以技术驱动为显著特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及全息影像等技术,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的智能信息传输平台,是网络世界信息表达与转换的重要节点。未来媒体将具备如下特征:
  
  1.平台化特征;
  
  2.移动化特征;
  
  3.智能化特征。
  
  在科技史和人类思想史领域颇有建树的刘易斯·芒福德在考察机械没计时认为“在实际的设计完成之后,人们的想象力少并不是落在机械成品上,而是渗透在开发的每个环节上”就末来媒体的研究而言,分析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我们把握末来媒介的形态及技术逻辑,尤其是在传播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和传播关系的网络化、平台化的时代背景之下。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制造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传播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诸如厂Facebook等平台级的社交媒体,也涌现了以算法和聚合技术为驱动、用户活跃的“Appie”“今日头条”等移动客户端媒体,其带来的挑战已经让全球范围内的传统媒体产生“集体焦虑”。因此,考察末来媒体内容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也其有现实意义,也是对学者延森(2012)等人提出的“应重构当前的研究焦点,从作为技术的媒介,转向作为实践的传播”之呼应。
  
  一、未来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在媒介化社会之中研究末来媒体及内容生产,我们应把握全球复杂性的时代特征,尤其汲取全球化复杂理论的养分,即非线性科学家普利高津等人提出的“科学分析要‘以非平衡态的动力学为其基础,强调未来多样性、分叉与选择、历时性、不确定性等’”,真切地把握全球化/网络表现出的涌现性、流动性、不可逆复杂性、历时性及更强调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等复杂特征。
  
  基于对未来媒体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传播实践的具体考察,我们认为未来媒体是以技术驱动为显著特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及全息影像等技术,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的智能信息传输平台,是网络世界信息表达与转换的重要节点。
  
  未来媒体将具备如下特征:
  
  1.平台化特征。平台化是指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允许外部参与者(用户及智能硬件等)协同创造价值的模式。未来媒体的平台化特征首先表现为开放性,诸如Google,Facebook等科技公司媒介依托云计算平台等技术优势向媒体公司发展,传统媒体、自媒体、物联网硬件传感设备及普通用户都将在这些平台级的媒体上寻求或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其次表现为融合性,Web2.0时代社交属性鲜明的内容平台、关系平台及服务平台,都将伴随着物联网技术尤其是硬件设备的普及,进步融入人与物共生关系的平台中。依托云存储等技术,平台级媒体在信息垂直服务、电子商务等全产业链布局将加快,现代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未来媒体优先服务或整合的对象,以机器人信息咨询和用户数据挖掘为特色的法律、医疗等智能机器人产业将赢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而“入口级平台的竞争是一种寡头独占式的竞争,其实际的市场效用随着排位的递减而呈几何几何级数的递减”。
  
  2.移动化特征。移动化是基于时间或空间维度,人在不同场景下寻求信息体验的趋向。“从历史来看,媒介数千年来都是以移动的方式存在——它或为四处巡行的人类,或存于小说手稿或其他书写媒介上”,未来媒介的这种基因将依然存在,人类的社交需求推动了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的普及。移动化首先体现为人机一体化,未来基于人类探索自然、进人场景、提升生活品质等潜在要求,人与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步进入不同场景,在万物皆终端的媒介环境中将为人类跨越时空提供更多可能性。人类的“体验式存在和缺席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从既往的远程视频会议到当下的全息摄影技术探索都将增强这种可能性的想象。其次,这种移动化还表现为在可切换性和易得性(普适性)两个方面,如基于云计算平台人可以对工作和生活空间可快速切换,生活中对工作内容的思考可以随时输入智能家电或飞机、高铁座椅的智能面板等物联网系统中,随着智能家具、餐厨设备和智能汽车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未来媒体轻松易得操作便捷的特性将更明晰。
  
  3.智能化特征。智能化主要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自动化技术帮助人类进行信息计算、分析和决策。主要表现为以提升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人性化的设计和应用。智能化自20世纪50年代从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勃发,机器时代传承的审美观念“精密、审慎考量、无瑕疵、简洁、经济”(芒福德,2009)在智能制造时代依然存在。智能化本身也是人类实践活动中追求体验感,满足深层次自我需求的表征。未来媒体以算法为驱动的信息推送将更讲求人性化体验,更注重以人体实时状态的数据为基础的进行聚合推送,而不是一推了之或人脑处于工作繁忙之时给用户推送围棋网络对弈邀请函或围棋国际资讯。其次,智能化特征表现在对人类部分脑力劳动的可替代性上,如通过智能软件程序进行数据自动清理的机器人,进行信息整合发布的“写稿”机器人。需要提醒的是,未来媒体的智能程度也将依赖大数据开发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价格高昂的各类可穿戴、可植入等设备将限制未来媒体的用户使用范围。
  
  二、未来媒体内容生产和叙事变革的制约因素
  
  有学者就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图景概况为“在未来媒体世界,全息交互延伸用户感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将实现无缝对接;全知数据解读用户的每一种需求,多终端实事提供个性化服务,所想即所得式的媒体服务渗透各个场景”,凝视这幅曼妙的图景,我们不禁发问:未来媒体内容生产是否已摆脱各种环境的限制?“权利和效率”是否依然的新闻内容生产的最终解释?(甘斯,1975)
  
  依照新闻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新闻生产的核心是记者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及各自背后的新闻机构及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政府及其他具有高度合法地位新闻来源掌握了媒介接近的权力”。美国学者德弗勒也指出“媒介运行的社会背景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深深地影响了这一大众传播系统的结构’”,休梅克和里茨等学者则建立了媒介内容影响控制因素的等级模型,指出“媒介环境内部的压力和各种限制,内部组织结构及动态的媒介惯例,个人的背景、态度及记者的信仰等”都对媒介内容产生影响。
  
  基于当下的传播实践,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制约因素,依然会制约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政治、经济、新闻专业主义、技术形态等因素依然是未来媒体内容生产和叙事变革背后的运行逻辑。第一,就政治因素而言,未来媒体依然属于社会组织体系,就必然受到政党政治利益的诉求和规制。新闻事业本身的操作流程必然在价值观上与政治高层的意识形态相统一。事实上,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数据开源运动在欧美国家部分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数据开发与共享已经推进了数据可视化新闻的发展,但涉及“更有价值”的数据尤其财经大数据,包括西方主流媒体在内依然会遭遇政府及其中介机构的数据壁垒。
  
  第二,未来媒体中的平台级寡头媒体依然有更多商业利益的追求,财团和跨国公司依然在操控着未来媒体。就结构性因素而言,“包括所有权和控制权,对财金来源(如广告商)的依赖性、媒体、新闻当事方以及有权解释新闻内涵的各方的相互关系和利益等”(赫尔曼、乔姆斯基,2011),未来媒体的收入或用户数据资源的变现形式将比以往更加复杂,在少量兼顾网络社区用户的同时,整体上依然为“广告主”服务。未来媒介的内容生产受“商业干预”的可能性伴随着媒介平台本身的智能化和移动化趋向,沉浸传播的态势将让这种干预更加隐蔽。比如以Facebook为例,面对伦理尤其用户隐私等问题时,就不能把自己标榜为科技公司而掩盖自己已然是媒体公司的属性,而回避公共利益和基本的社会责任。
  
  第三,以自由而公正的姿态追索真相、肩负社会责任并以维护价值观为己任的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实践同样影响着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叙事变革。“新闻界将自身视为行使一种公共服务的职业类”,从20世纪初以来,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依然或明或暗的发生在媒介实践活动中,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在用户生产内容(UGC)的增多趋势下新闻专业主义与用户生产新闻如何交融、如何砥砺都值得关注。
  
  最后,包括VR/AR、交互式地图/图标等进入场景及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未来媒体技术形态上讲求的可智能接入、动态数据实时分析的特性都将影响内容呈现和编辑策略。在媒介化社会中,用户受教育程度、对媒介内容的鉴别力等用户媒介素养的状况及处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社群结构中的用户偏好也会影响到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叙事变革,尤其是来自医疗、财经、生命科学等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专业用户参与内容生产(PGC)时,一专业用户充当意见领袖时的利益取向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冲突进而影响到自媒体及机构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三、未来媒体内容生产和叙事变革的趋势
  
  面对眼花缭乱的未来媒体产品形态,我们未必能预测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全貌,但无论未来媒体的技术形态如何演进,其内容生产和叙事变革依然会在传播的主体、内容、流程和呈现这个框架内展现其特征。传统媒体时代产品追求内容简洁生动或富有思想深度,依然是未来媒体用户产品消费的理想状态。
  
  1.传播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与谋体平台的融合程度将加深
  
  通信及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让传统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普通用户有了成为内容生产主体的可能。首先,真正把握用户信息交换和体验需求的传统媒体,在严肃新闻尤其是综合运用多种可视化技术进行深度报道等领域依然具备信息源和人才储备等优势,必将在未来媒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传统媒体时代多属于“新闻来源”的政府机构、企业及社会中介组织在互联网中“节点”地位增强,其媒介化属性将增强。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大中型企业尤其跨国公司在数据库建设及数据挖掘过程中的先天优势将在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中得以更好的发挥。而国家层面,除了搭建数据库分析平台用以社会治理外,其大数据分析平台更是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主体之一,因为优质的数据可视化新闻必须具有可实时接入(数据开源)、可互动共享的特征,低维的静态图表可视新闻与未来媒体的高维性能是不匹配的。这同样给当下拉起“移动平台”建设大旗的国内媒体集团以警示,如何与这些未来的媒介平台“同网竞技”。
  
  再次,自媒体在未来媒体平台中将继续向差异化和团队化方向发展,媒体平台与自媒体制作人员的融合性将加强。自媒体人除了当下的信息整合述评和少量原创外,未来的内容生产将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开展更多的访谈和第一手信息的搜集工作。此外,大数据技术支撑的智能机器人写稿除了目前在财经数据、气象数据及地震灾害等领域外,未来媒体中机器人撰写和分析数据的范围将打扩大至工业制造和电子商务等领域。
  
  2.传播内容的生产将围绕生动性或深度性的高品质定位进行,用户的参与性将空前提升
  
  获取生动有趣资讯或能够揭示真相的深度报道,是人接受信息的特性,满足好奇心是新闻产品的特性之二。当前全国范围的传统媒体人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并搭建各类综合信息移动平台,领先的媒体已经从掌握流量向提供品质和内容转变,业界甚至出现“未来媒体时代,定义内容的逻辑是:当技术决定媒体,媒体决定什么是内容”的论断。
  
  首先,面对日益碎片化及信息更加泛滥的沉浸传播幻影,轻松易读、内容生动且不乏深度的新闻报道将会在抢夺用户时间的战役中取胜。比如在思想市场,有国际化视野并扎根于历史实践中的观点类新闻(含各体裁的评论类作品及访谈类短视频作品)将会胜出。其次,基于大数据分析并能结合各国国情实际进行数据分析,找出相关性构建数字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的新闻内容将成为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新宠。如游客迁徙、财税数据、交通物流、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市场的供求关系等经济领域的深度数字报道将大有可为。
  
  再次,从“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年代迈向未来媒体用户生产内容(UGC)与职业生产内容(PGC)相互式新闻增多的时代,准确、及时的严肃新闻依然会受到追捧,用户生产新闻因个人利益取向、专业技能、突破能力等限制,依然会产生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或难以获取政府机构信任导致信息源失真等问题的困扰,专业机构媒体的专业内容生产在军事、外交、全球产业经济、海外重大突发新闻等领域依然有专业优势。用户参与新闻生产将随着未来媒体平台开发性的增强而获得显著提升,用户参与新闻制作及对专业机构媒体新闻内容的修正或补允能力将加强,用户在使用未来媒体时的获得感也将提升。
  
  3.传播的流程在技术驱动背景下,用户的实时数据分析将真正进入信息的集成及反馈体系中,生产流程将得到实质性优化
  
  目前传统媒体积极建设的中央厨房采编模式对用户的数据分析及数据开发实际效果并不强,用户数据很难进入内容生产的策划、实施环节。未来优化表现为,智能装备实时采集的用户数据能快速进入未来媒体的信息中枢,给内容生产商提供信息决策依据。此外,未来媒体的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后,部分用户的集体诉求甚至可改变原有的产品推送时间。
  
  反观国内媒体集团的媒介融合探索,目前依然面临组织架构重组进展缓慢、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和产品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未来媒体的流程必然是“简洁有效、多点接入(信息源)、平台整合”而进行新闻日常生产,除了积极汲取西方媒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如设立用户内容定制部门,开展个性化、面向小众社群的新闻产品生产及数据新闻实验室外,基于中国的国情并结合网络社区的特性,积极打通线上线下两个社区的资源或许是未来媒体流程变革领域给我们的启示。
  
  4.传播的呈现形式将突出表现为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及多样选择性的特点
  
  人类媒介体验感的不断提升也是媒体技术升级的驱动力之一。首先,随着计算机云技术的提升,基于用户个人信息定制的“个人云”将植人其私人所属的手机、智能家电及可穿戴、可植入设备中。而内容生产的呈现也就必然出现个性化的特征,私人定制的新闻产品除了被动接受来自平台级未来媒体的信息推送外,个人参与公共生活的场景也将用户推送至个人所属的视频、音频栏目中。
  
  其次,未来媒体的智能化特性给了用户更多选择的机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场景,实时而自由的进行产品呈现形态的选择。如在娱乐时间可使用可穿戴设备选取可视化及互动性较强的交互式新闻产品,而在乘车、就餐环境中则可以选择标注新闻要点的数据新闻或全息影像产品。无人机、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也将提升未来媒体产品的可视化水平。
  
  未来媒体作为网络世界的节点,总体上会保持一种动态而开放的结构,这些作为节点的媒介平台如果“它们表现不佳,其他节点则会把它们的任务接收过来”,作为节点的“‘转换者’遵从的是网络运行逻辑,而不是命令逻辑”,因此对内容生产的研究和实践,都应当牢固把握互联网的运行逻辑,面对信息日益碎片化的现状,努力提高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也是当下媒介融合探索过程中的重要着眼点。
  
  [此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闻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立项号:14AXW001)的成果之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