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专业类报刊垂直深耕的几个途径

2017-04-1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全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未来正在重构。面对全媒体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媒体提出了“创造未来”的媒体战略计划,使其能够跟上全媒体发展的流行趋势。

  挖掘个性化小众化价值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旧媒体形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不断兼收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正扑面而来。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逆向去中心化。

  以往的信息传播,主要是从点到面,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中心,媒体制作信息,读者则被动接受信息。而全媒体时代,读者变用户。用户与读者的不同在于,他们在享受媒体服务的同时,更参与媒体的生产过程。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个小中心,这就是逆向去中心化,其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是信息传播中心的地位。

  逆向去中心化后的读者或者说用户,被全面赋能化。人的个性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个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和尊重。信息传播从以往单向的、被动的信息流动,变得交互、社会化和积极的流动,用户使用手机等多媒体终端,就能找到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的伙伴,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用户被全面赋能,媒体反过来开始以用户的需求为需求。

  针对受众个体提供超细分服务,抓住用户成为必须,只有抓住用户,才能抓住媒体发展的未来。可以说,今后,媒体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对个性化、小众化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能力。

  新竞争中突出新优势

  个性化、小众化的媒体发展新趋势,给了专业媒体一个新的重大的发展契机。因为专业媒体的专业属性、权威性以及行业对专业媒体的依赖,让专业媒体在一个行业或专业群体里拥有自己的权威和比较黏性的用户,也更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里与用户产生互动和共鸣,这是专业媒体在新时代凸显出来的新优势。

  以专业媒体——全国各级工会所属的工人报刊来说,其专业优势就十分显而易见。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级工会公开发行的报刊出版单位共有55家,其中26家报纸、29家期刊,全国工会报纸的发行总量达216万份。在中国,没有一个群团组织能有工会报刊这样的专业属性和拥有如此广泛的覆盖群体。

  2012年以来,受新媒体冲击,我国都市类报刊的发行量基本每年以7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下滑。与此相反,据中国工人报刊协会统计,工会报刊的发行却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增长。不仅如此,一些工会报刊的多媒体融合战略也渐入佳境。比如,《工人日报》的新媒体运营室,关注农民工选题,与《工人日报》的《农民工周刊》等合作,报网互动,设置话题,在微信平台发布比如《快递小哥、保姆大姐、农民工兄弟……全总请你入会了》《农民工兄弟们,全总喊你参加摄影大赛啦!》等,在微博平台中,发布农民工相关话题,如《农民工为何不愿“农转非”》《农民工打赢官司却要支付10万元律师费》等,这些话题的转发与评论数都非常高,吸引了全国工会干部、工会会员、农民工或者有农民工情结的网民的高度参与,对相关群体形成较强黏性。

  又如,属于广东省总工会的《南方工报》,曾大胆放言,“1900万农民工,就有1900万台手机,瞄准移动互联新产品开发,将维权、服务精准推送到这1900万台手机上,是一个努力方向,它必将形成工会的一个媒体品牌”。正是“工”字专业,给他们带来这种力量自信。

  对于传统媒体的出路,有行业专家认为,优秀的出版企业具备连接某一领域顶尖专家的能力,拥有发现优质内容并将其转化成高价值产品的策划编辑,以及一批对其筛选的内容抱有持久信赖的读者。所有这些看似无形的资产都将成为这些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这其实也是其有待挖掘的积累多年的专业优势,对专业优势的再发现、再挖掘,将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深入发掘搭建专业平台

  事实上,发现和挖掘专业优势,是互联网思维的一项核心内容。有了对媒体发展新趋势——个性化、小众化的了解后,对自身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垂直深耕,通过技术创新,全媒体融合拓展,势必会创造出崭新未来。

  比如,《浙江工人日报》设有一个《教育》版,版面一直波澜不惊。事实上,它在做“大教育”,这样一家属于工会的专业媒体,比不过教育类报纸,也难以比过党报。但是,他们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服务群体、专业定位,把《教育》版,改成了《职业教育》版,把切口变小,利用所在行业、自身的“局部优势”——工人、职工、工会等,在宏观背景下,在工会垂直化领域进行深耕。事实上,《浙江工人日报》介入这个几乎没人专门开垦过的处女地,得到了浙江省总工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作为负责在职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很快与该报社进行了多方面合作;而当该报社主动走进长期不被社会重视和了解的职业院校时,这些职业院校也希望从该报的职工读者及其家庭中找到他们的生源,更希望通过该报来营造出一个社会关心、重视、尊重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基于此,该报社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利用大数据,搭建起了一个全新、开放的职业教育网络服务平台。

  在专业化、个性化、小众化上精准发力,垂直深耕,也将成为专业媒体吸引用户、赢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法宝。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