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于人民大学召开。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书报资料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靳诺,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高放,副校长、书报资料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贺耀敏等出席会议。上级机关领导、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界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与学术机构负责人、新闻媒体代表约800人参会。
本次论坛主要发布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两项成果,并进行了相关的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
2016年度转载指数排行中,共有500余种人文社科期刊和300余家作者机构榜上有名,如《学术月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新视野》等学术期刊在各分类榜单中位列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在学术机构表现优异;《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作者合著状况分析报告》同时发布,利用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数据研究作者合著情况,揭示作者合著规律,探讨合著的意义及与研究质量的关系。《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为今年首次发布,根据转载数据和同行专家评议结果,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高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骆郁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等525名作者最终入选。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编辑钱蓉详细介绍了《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与《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两项成果研制的过程、标准等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有148种刊物,其中复印报刊资料学术专题刊共有94种。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具有精选与评价特色,每年从近4000种来源报刊中精选论文并进行专题化出版,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所有论文经过学科和专题分类,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同类比较,经过一百多名学术编辑和1600多名学术知名专家层层筛选,从40万篇每年精选出1.3万篇精选论文。”钱蓉说。
“按照人文社科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同行评议时参照四项主要指标和两项辅助指标。四项主要指标是指学术创新程度、论文完备程度、社会价值和难易程度。两项辅助指标是指课题立项和发表载体。”钱蓉说。
她说:“复印报刊资料选文、评文特色有三点,第一,论文为直接评价对象,直接针对论文内容质量进行评分;第二,坚持同行评议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科编辑和专家的评价选文;第三,科学的分类体系,不仅有机构的分类,机构又分为一级机构和二级机构,同时也有学科分类体系。”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我们把它定位为一定周期内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较多,并且被学术同行评议论文质量较高的作者,时间范围就是2013年到2015年。从发布结果来看,三年间转载论文的作者有525人入选,占总转载作者2.03%;入选作者三年共被转载论文3392篇,占复印报刊资料三年转载总量38663篇的8.77%,12.57%的作者入选两个学科,三个学科的比较少,占0.38%。从人均转载量来说新闻传播转载量最高;从入选作者总量来看,哲学的入选作者总量最高;从地区来看北京和上海的数量最多;从职称和年龄来看,正高级占绝大多数,50年代和60年代学者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钱蓉说。
期刊发展告别“小散弱”,过分依赖学术期刊现象需要改变
有关这两项报告的发布情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赵秀玲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期刊总量是1万零14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有2635种,文学艺术类期刊653种,科技类期刊数量更大,达到4983种。每年都涌现出一些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期刊的新品种,期刊对我们国家的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期刊布局不断优化,优质资源加快聚合,期刊行业已经形成了有20多家大型的报刊集团,集约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过去’小散弱’的局面正在扭转。另外,精品期刊不断涌现,期刊传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年我国期刊业坚持生根主业创新发展,涌现出一批精品期刊,那么在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品牌的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方面都在稳步提升。”
赵秀玲还提到当前出现的学术评价过于依赖学术期刊的现象:“在评价方面存在着一些标准单一、程序程式化、方法简单化、方式机械化的现象,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伪期刊、伪论文的倾向。”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在推动学术期刊发展其规范学术期刊发展方面,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实施精品报刊工作,发挥精品报刊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二是开展学术期刊数字化和OA出版的试点工作,打造若干家学术期刊集群和专业数字出版的平台;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的秩序,继续开展学术期刊的清理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学术期刊准入和退出机制建设,加强学术期刊的常态化管理”,赵秀玲说。
要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
江苏学学会会长,《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康敬奎提到了当前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中出现的两种问题:“我们当下所讨论的学术评价含义更复杂,通常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标准,追寻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学术研究、学者个人等的评定,不仅仅包括对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创新和价值等评价,还包括对学者个人,学术机构以及学术媒介的评定。在此意义上学术期刊既是学术评价的主体同时是被评价的对象。”
“其作为评价主体进行一次评价往往借助于二次文献转载影响引资数据库及评价中心的遴选和奖项的申报,才更被认可和体现价值。我们现在除了中国社科院顶级的学术期刊外,其他的学术期刊的评价已越来越多的受制于专业机构的再评价和数据机构的再认可,这是第一个问题。”康敬奎说。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对学术期刊的再评价,近些年各种专业评价机构逐渐占据了学术评价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就是第一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优质论文以专业评价机构的入选期刊为导向发文;第二职称评聘、博士、硕士毕业以专业评价机构入选期刊作为基本再评价依据;第三大多数研发期刊主动接受或无奈接受专业评价机构再评价。在选题策划、文章遴选和编辑部建设等等各个环节涉及评价中心指标和标准为指挥棒进行工作。”康敬奎说。
针对这些问题,康敬奎提出应该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第一就是要不断优化评价指标和标准,建立多元全面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并确保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是建立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不同岗位的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引入市场和社会等综合评价指标。第三就是完善各层次学术评价的同行评议制度,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这也是学者多次提到的。最后以各层次学术评价为基础,以专业学术研究人员为主力,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构建学术共同体,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
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难有,定量评价是把“双刃剑”
关于学术评价的本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苏新宁教授说:“不同的目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学术评价的本质一个就是看学术贡献,技术方法的创新,理论的创新,这些方面的贡献。第二考察学术评价应该去考察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决策制定方面的贡献。第三是学术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前两个方面是用专家去考核,而对后面学术影响我们往往是用定量的,看这篇文章被什么引用等。”
“过去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真的很不规范,至少有10种期刊没有作者机构,至少有20、30种期刊通篇的文章没有引文等。通过后来不断地宣传、评估这种学术规范,现在的期刊,比之前规范多了,这个评价体系已经促进了我们的学术研究。”苏新宁说。
面对近年学术界出现的多例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负面现象,苏新宁认为定量评价也有一定的问题,他说:“不是讲定量评价都是好的,我们做选刊实际上也从另一个角度造成学风的低下,学术的浮躁等等。……每一个评价体系都会有一定的局限,包括现在的学术奖励机制,都有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它。”
“我们很多评价体系尚在学术发展的早期,或者在还不是非常繁荣的时候。有的学校要求一年发表20篇文章,定量的确会刺激学校里面的发展。但是我们当教授的时候能发表十篇文章就很不得了,那时候发文章人很少。但是现在是谁都能发十篇二十篇的文章了,这时候我们还能延续这样的定量吗?所以我们这种定量的考察,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我觉得是不适合的,就是因为这种定量,造成了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难有。这就是现在奖励机制评价体系造成的学术方面的问题。”苏新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