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有效"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从办刊规律及实践流程上说,一本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能否在学界产生影响,能否"走出去",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定位。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包括两方面: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
【作 者】刘杨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开封 475001
【关键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 “走出去” 定位战略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硬实力”的竞争已逐渐被更为隐蔽的“软实力”竞争取代。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传播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正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而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途径选择上,学术期刊可以说是最有效的传播载体,其精、新、快的优势,可整合性强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支配性力量使其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和出版业“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的今天,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下文简称社科学术期刊)。
从办刊规律及实践流程上说,一本斯刊,特别是学术期刊能否在学界产生影响,能否“走出去”,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定位。因为定位决定内容,而内容正是期刊“走出去”的最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综合性期刊较多、千刊一面、学科结构不合理、“走出去”效果差的现状就是因为在办刊之初期刊定位不明晰造成的。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包括两方面: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
1 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性定位战略主要指期刊应具有国际视野,关注国际学术界前沿和核心问题,进而推进期刊进入国际主流学术界。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脉络上看,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及期刊发展自主性较差,多年来不断译介和学习西学理论,并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实践和发展。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不多;国际化的对话能力欠缺。而国际性定位战略正是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以国际视野进行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如果没有一种超出中国范围的国际视野,并对世界范围的学者研究有所启发,那就谈不上“走出去”。但是,任何国际性研究都有自己的话语环境、理论模式及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想在世界学术界发挥
影响力,就必须以中国的视角来对国内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和洞见,对西方理论产生冲击,并对其主导的“普世性”理论体系提出修正。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主要努力方向应该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自己的思维和理论向世界介绍并解释自己,将具有中国持色的话题及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不管是中国悠久的历史还是现实实践。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中都隐含着中国自身的特殊经验,这些是西方文化和社会科学无法解释的,也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解释。笔者在《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一文中,统计了中国目前2073本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并对“走出去”重点学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走出去”程度较高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等领域,而这些学科恰恰是社会科学众学科中与本土文化、历史及实践经验联系最密切的。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大量吸收国外理念、方法和研究经验的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走出去”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有力说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是目前实现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被国外多家图书馆馆藏的《中国经济史研究》立足中国本土,致力于向国内外学术界介绍并解释中国经济独特的发展历史,总结发展经验,并通过《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等栏目将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置于世界经济史研究脉络中,在推动本土研究成果“走出去”的同时将研究范畴与研究内容扩展至全球视野。《外国文学研究》致力于用中国学者的视角解读国外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内容是国际性的,但研究视角是本土化的,研究结果颇具中国待色,为国外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涵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和视角立足中国本土,使用英语这一国际学术界主流出版语言向世界学术界介绍中国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创办10年来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影响,被多家权威数据库收录。虽然这些期刊研究领域、运作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很好地践行了扎根中国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条道路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研究成果在世界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之时,就可以将研究范围扩展至亚洲及世界话题,以中国的理论模式和框架来解释世界学术问题,开创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西方学术界主导的“普世性”理论进行进一步论证及修正。
所以,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性定位并不是脱离本土的国际性,而是扎根本土的国际性,要求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学术期刊的发展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不要仅仅局限于汉语学界,更无需一味追随西方潮流。
2 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区域特色性定位战略主要指期刊内容聚焦于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主题,使期刊的研究领域具有特殊意义,增强期刊的不可替代性。区域特色性定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期刊所服务的地理区域及专业领域,但有利于聚集和吸引本研究领域的大部分作者和读者,在获得高水平稿源的同时促进研究成果的互相引用,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并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进而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树立期刊在本研究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和权威性。Web of Sciene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l1000多种期刊中,就有1601种区域性期刊,这些期刊反映了世界各地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学科研究。
对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来说,区域特色性定位战略是目前快速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在研究中国区域性问题方面,中国学者具有先天的优势。例如,被世界多家图书馆馆藏的《红楼梦学刊》和《敦煌研究》就是区域特色性较强的期刊。《红楼梦学刊》聚焦于中国的“红学”研究。“红学”源于我国,是我国文学界极具区域性特色的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在此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随着“红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红楼梦学刊》以其悠久的办刊历史、高水平的学术质量得到国内外“红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内外“红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及“红学”学术成果“走出去”的重要
载体。《红楼梦学刊》聚焦于中国文学研究中极具区域性特色的一个领域,刊载论文的范畴虽不如一级学科期刊那样广泛,但其不可替代的区域性特色正是其在众多中国文学学术期刊中成功实现“走出去”的法宝。《敦煌研究》专注于中国敦煌学各领域的学术成果,在创刊20多年的时间里,期刊汇集并出版了大量有关敦煌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和新信息,并将这一20世纪初在我国新兴起的学科及研究成果传播至海内外,吸引了日本、英国、俄罗斯等收藏有敦煌文献国家的学者的广泛关注,直接促进了国际敦煌学的繁荣。期刊的区域代表性及其专业特色使其在敦煌学这一专业研究领域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权威学术资料来源并被国外各大图书馆馆藏。英文期刊《中国藏学》关注中国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藏药等领域,内容极具区域性特色,为国际藏学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研究资料,被国外多家图书馆收藏。除此之外,《中原文物》《民国档案》等学术期刊也以其独特的区域性研究特色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区域特色性定位战略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掌握各学科期刊分布的基础上,对各学科研究存在的期刊“盲区”进行“查漏补缺”,针对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二、三级学科创办新期刊或改版现有期刊。表l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社会科学学科分类方法及《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期刊分类方法,将21个一级学科的二、三级学科期刊覆盖情况进行了统计。
表1 社会科学各一级学科的二、三级学科期刊覆盖统计表
学科 | 刊物总数 | 二级学科数目 | 二级学科涵盖率 | 三级学科数目 | 三级学科涵盖率 |
哲学 | 17 | 10 | 60.00% | 66 | 09.10% |
艺术学 | 51 | 13 | 69.23% | 35 | 17.14% |
语言学 | 49 | 10 | 50.00% | 79 | 15.19% |
文学 | 47 | 25 | 28.00% | 39 | 12.82% |
考古学 | 34 | 7 | 42.86% | 26 | 07.69% |
心理学 | 10 | 17 | 17.65% | 57 | 03.51% |
管理学 | 25 | 14 | 21.43% | 47 | 08.51% |
宗教学 | 9 | 19 | 10.53% | 48 | 00.00% |
政治学 | 259 | 5 | 80.00% | 46 | 32.61% |
法学 | 89 | 5 | 40.00% | 39 | 17.95% |
军事学 | 9 | 13 | 23.08% | 47 | 02.13% |
社会学 | 28 | 23 | 13.04% | 57 | 19.30% |
民族学与文化学 | 30 | 10 | 30.00% | 16 | 00.00%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43 | 7 | 71.43% | 43 | 11.63%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52 | 6 | 83.33% | 32 | 03.13% |
统计学 | 6 | 8 | 25.00% | 17 | 00.00% |
教育学 | 247 | 19 | 57.90% | 00 | 00.00% |
体育科学 | 40 | 13 | 07.70% | 00 | 00.00% |
历史学 | 33 | 14 | 54.29% | 81 | 09.88% |
马克思主义 | 19 | 7 | 42.86% | 00 | 00.00% |
经济学 | 434 | 36 | 55.56% | 172 | 30.81% |
平均数 | 72.42857143 | 13.38095238 | 43.00% | 45.0952381 | 09.59% |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1521本专业社会科学期刊对21个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覆盖率平均为43%,三级学科覆盖率平均只有9.59%,许多极具中国区域特色的二、三级学科没有相应的专业化期刊。
3 结语
对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来说,不管是改版现有的期刊,还是创办新刊物,要想实现期刊更好地“走出去”,首先必须在期刊定位上下功夫,根据学科和刊物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定位战略和方法,在真正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同时,吸引国际受众和学术界的目光,并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