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2015年出版的76部新闻传播学论著进行内容分析及评述,借助书名、作者、商品简介、出版社、销量排行等结构化指标,可以窥探新闻传播学科的论著出版形势。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正在形成由科研院校主导的学科论著出版格局,但是行政干预和资本市场依然是主要出版动力,导致学术出版良莠不齐,为此,应及时构建更为独立的学科论著评价机制和知识生产激励机制。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论著 出版 知识生产
【作 者】杜骏飞 曲飞帆 王成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从新闻传播学论著的出版近况,可以管窥该学科在出版领域的知识产出结构和发展趋势。为此,文章使用Python语言程序,选择销售图书种类数量领先的亚马逊网上书店作为数据源,爬取新闻传播学论著商品的“书名(含英文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内容简介、销量排名”等数据,通过去重、编码、分类等步骤建立“论著出版信息结构化数据库”,最终获得761部2015年出版的新闻传播学论著。本文结合数据,从内容评述和特点分析两方面展开趋势观察如下:
一、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论著出版内容评述
结合“商品介绍”信息逐一为论著添加内容标签(见表1),我们将761部论著聚合为9种类型、分为两个范畴对2015年的新闻传播学论著予以专题评述。
表1 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论著的类属标签设计
(一)传播学类著作评述范畴 | 论著类型名称 | 数量 | 类属标签名称 |
传播学类著作 | 传播理论著作 | 40 | 传播学术史、人际传播、城市传播、大众传播、全球传播、科技传播、传播与司法 |
媒介社会学著作 | 34 | 媒介社会影响、媒介社会责任、媒介文化、媒介公共事件 | |
政治传播学著作 | 68 | 危机传播、网络舆情报告、舆情治理研究、媒介素养、国际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 | |
新媒体研究著作 | 85 | 新媒体理论、计算传播学、物联网、互联网思维、媒体融合、新媒体教育 | |
新闻学类著作 | 新闻传播史著作 | 59 |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近代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 |
新闻学著作 | 135 | 新闻学理论、新闻实务、中国新闻事业、全球传媒发展 | |
广播电视学著作 | 119 | 广电采编实务、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广电媒介经营管理 | |
编辑出版发行学 | 155 | 出版理论、编辑技巧、封面设计、出版发行企业经营管理 | |
其他类型著作 | 66 | 研究方法、广告学、专业考研辅导、传媒名家回忆录、学科文摘、学科综述 |
1.传播理论著作
2015年,国内出版的传播学理论著作涉及学术史、人际传播、城市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领域。传播学奠基人的经典著作较受青睐,新的传播学教材层出不穷。
学术史方面,胡冀青的《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成为年度最畅销的传播学理论著作。该书全方位介绍了60位在西方传播学术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欧美学者,被读者誉为“传播学专业考研学子的宝典”;汤姆·斯丹迪奇的《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由何道宽翻译哈罗德·伊尼斯的《变化中的时间观念(中文版)》、张昆的《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第二版)》从历史视角审视了人类传播实践史。人际传播著作相对较少,除了戴利等人合著的经典书籍《人际传播研究手册》,胡河宁的《微笑传播与文化创新》借助扎实的研究方法,考察微笑传播的文化含义,颇有新意。黄旦编著的《城市传播:基于中国城市的历史与现实(跨学科的视野)》串起散落在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传播”,帮助读者重新理解和构建传播,对于中国未来的传播研究及传播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性意义。游走于结构和主体之间的大众传播著作持续热销,该类书籍不仅包括“经典”再版,例如哈罗德·拉斯维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卡尔·霍夫兰的《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大众传播实验》和《劝服的表达次序》;还出现一批新锐论著,例如严功军和林克勤合著的《认知传播学论丛》等。国际传播方面以译著为主,由阿芒·马特拉著、朱振明翻译的《全球传播的起源》获得较高销量和五星(满分)好评;何道宽翻译哈罗德·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中文修订版)》,约翰·哈特利的《重新定向:跨文化、跨语际、跨媒介的叙事、语言、身份与知识研究(英文)》等著作也备受关注。
2. 媒介社会学著作
社会学视域下的传播研究著作分别从媒介影响、媒介文化、媒介责任和媒介事件等角度切入,突出特点是质性研究方法使用规范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国内外媒介社会予以了深刻的现实关照。
媒介社会学论著对传播媒介在新时期的社会影响有了进一步认知。曹晋、格雷姆·默多克等人编著《新媒体、社会性别、市场经济与都市交往实践》立足政治经济学视野展开微观专题研究,发现国家、阶级、社会性别、科技、知识产权、城乡、区域、数字劳动等范畴仍是当下媒介技术、媒介产业与个体都市生活交往实践的结构性权力等级轴心;曾繁旭融合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编著《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探讨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公众行为与公共论辩;普尔尼马·曼克卡尔的《观文化,看政治:印度后殖民时代的电视、女性和国家》从文化视角切人的媒介社会学,获得了较高销量和好评。传播媒介和权力、资本、文化等因素共同主导社会发展成为领域共识。
有不少著作仍然强调媒介社会及其责任。吕新雨和赵月枝主编的《学术、传媒与公共性》和冯建三的《传媒公共性与市场》是其代表作。还有作者关注媒介公共事件,例如多米尼克·卡尔顿的《媒介行动主义者》,细数不同时期媒介行动主义运动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成绩;李红的《网络公共事件:符号、对话与社会认同》指出网络公共事件中充满了符号意义的对抗、协商和共享,也充满了符号主体之间权力和利益争夺。还有学者在时空维度打捞媒介的社会建构力量:吴文汐《媒介的力量:媒介使用对人的生活时间的重构研究》探索媒介的时间替代效果,李文健《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探究媒体在都市文化方面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这些创见都为社会学研究扩宽了视野。
3. 政治传播学著作
政治传播学论著包括公众舆情治理和国家形象建设两大面向,体现出明显的功能主义研究取向。例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舆情与社会管理黄皮书:新闻发言人手册》《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微博外交理念及实践策略》《网络舆情蓝皮书(2013一2014)》等充斥着政府治理话语的著作及分析报告就有42部。除了治理策略类著作,顾晓燕的《公共话语空间构建中电视传播与网络舆论互动研究》、曾繁旭和戴佳合著的《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朱春阳的《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公共传播》等论著对公众舆情进行了为数不多的学理思考。
20部国际传播研究著作中,有16部为国家形象研究。以政府工作指南的角色呈现,叙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例如范红主编的《国家形象研究》、张昆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唐润华的《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张毓强的《传播学研究:全球转型与中国想象》等。钱进的《作为流动的职业共同体:驻华外国记者研究》关注驻外记者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实践,获得不少读者青睐。单波、刘学编著的《全球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幻象》聚焦全球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探索跨文化传播在大众媒介层面的现实障碍与可能性,该类著作为国内政治传播学者打开了全球视野。
4. 新媒体研究著作
新媒体研究著作注重跨学科理论、方法的尝试,包含新媒体基础理论、计算传播、物联网、媒体融合和新媒体教育五类研究。基础理论著作以畅销教材为主。代表作有匡文波的《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盖恩和比尔的《新媒介:关键概念》、彭兰的《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和范卫锋的《新媒体十讲》。许小可和王成军等人的《社交网络上的计算传播学》讲解了计算传播学可用的研究方法。王喜富的《智慧社区:物联网时代的未来家园》,汤一平的《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智能全景视频感知》等著作详细介绍了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技术。媒体融合研究以年鉴报告和学术著作为主。由唐绪军编写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20l4-2015》和人民日报社的《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获得较高关注。喻国明的《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探讨大数据背景下传媒业发展新思维,借助大量案例分析提供传媒转型的操作路线图,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还有多部新媒体教育著作,厘清了媒体与新媒休、媒介素养与新媒体素养之间的关系,完善了媒介素养理论,为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新媒体研究著作也存在追逐流行概念和词汇的现象,例如安杰的《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刘昶等人编著的《互联网思维的传播学逻辑》等,“互联网思维”仍是互联网企业、传播学界追逐的热词。
(二)新闻学类著作评述
1. 新闻传播史著作
中外新闻传播史论著聚焦具体时空和媒介实体,注重发现新闻实践和近代宏观社会变迁的动态勾连,大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张挺、魏润生的《中国古代近现代报纸图集》、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和张献忠《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三部古代新闻传播著作扩展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疆域。以程曼丽的《<蜜蜂华报>研究》、卞东磊的《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吴敏娟《中国女性期刊史》和王樊一婧译著的《印刷与政治:<时报>与晚清中国的改革文化》为代表的晚清报刊研究成果卓著,牛锦红所著的《媒体与司法的博弈》收集了清末民初时期十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形象展现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演进和发展的情况,填补了新闻传播史在司法领域的研究空白。此外,杨卫民《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1920-1937)》、范军《中国共产党出版史研究综论(1921一1949)》、李晓灵和王晓梅合著的《渊源与化变:延安<解放日报>的传播体系及其当代价值之研究》等著作研究中国共产党于近代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为中国当下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外国新闻传播史著中、译著和国内学者著作等量齐观,例如扎苏尔斯基的《俄罗斯大众传媒》,土屋礼子的(杨珍珍翻译)《明治时期的小报研究》,陈力丹、董晨宇合著的《英国新闻传播史》,陈海波的《美国新闻伦理研究》,刘新鑫等人的《印度尼西亚大众传媒研究》。其中,阳美燕的《日本在华首家政论报纸<汉报>(1896一1900)研究》关注19世纪末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新闻实践,彭伟步的《海外华文报纸的木土化与传播全球化》关注海外华文报纸,两部著作颇受读者欢迎。
2. 新闻学若作
新闻学论著包含理论教材、具体业务和发展事业三类。三类著作紧密结合国内外传媒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其中,销量排名三甲的理论教材分别是郝雨等人编著的《新闻理论问题十讲》,牛静的《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沦及案例评析》和陈力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第二版)》。业务类著作中,采、写、编、评的界限有所弱化,不少域外引进的译著以“如何讲故事”“讲好故事”为口号为国内传媒从业者传授“采编要义”,例如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著(王宇光译)的《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成为新闻传播学著作的销量榜首,阿兰·德波顿著、丁维翻译的《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斯蒂芬·奎思著、张龙等人翻译的《融合新闻报道》等译著,销量遥遥领先于国内新闻业务类教材。另外,由Google趋势数据主编分析师西蒙·罗杰斯编著、岳跃翻译的《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为国内不少传媒精英所追捧,也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新闻发展事业著作以传媒产业的年鉴报告和行业文摘为主,李彬的《新中国新闻论》,揭示了新闻业六十年来的运行规律;甘丽华的《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呈现记者的“自我言说”和职业身份认同状况;强月新的《传媒改革:观察与思考》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介生态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思考。另,胡正荣等人编著的《全球传媒发展报告(2015)》,赵瑞琦的《印度大众传媒研究》,刘昶、甘露合编的《欧洲传媒概览:产业·规制·教育》等著作,为关照木土而放眼全球,该类论著为新闻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支撑。
3. 广播电视学著作
与新闻学著作相比,广播电视学呈现出更强的实践性,考试辅导教材和管理经验分享书籍居多。随着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日益走红,广电采编实务方面出现不少解析电视节目形态、策划电视节目的论著,例如宫承波等人的《真人秀在中国》、胡智锋的《电视文化新论》、谭天的《电视节目策划实务(第二版)》等著作,既有理论阐释,也有政策解读,长于回应电视业的实践困惑。受升学、资格考试需求影响,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推出的三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辅导编写组指定的两部教材均稳居播音主持专业类书籍的销量前茅。广电媒介的经营管理类著作以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和经验分享为主。张春华的《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研究:从“公众委托模式”到“市场模式”》介绍了美国广播电视业面临的商业化问题和应对经验,张振宇的《知识分子与电视:角色变迁、功能转型及其反思(1988-2011)》反思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参与电视媒介话语实践中的角色变迁,这些著作增加了广播电视学的理论深度。
4. 编辑出版发行学著作
编辑出版发行学著作的理论研究较少,突出亮点是对3D打印技术的介绍和对中国出版历史的挖掘。实务类著作主要兜售版式设计、栏目美化、编辑校对、印刷排版等出版技巧。其中,全球最著名出版品牌——企鹅图书的译著书籍最受关注;彭永祥的《中国画报画刊(1872-1949)》填补了中国近现代画报研究的空白:《3D打印:从全面了解到亲手制作(全彩版)》《喷头下的世界:漫谈3D打印》等书籍以畅销书模样介绍3D打印技术。史论方面,卡德著作、刘麟生翻译的《中国印刷术源流史》、刘洪涛、石雨棋的《中国古代印刷》和东方暨白的《印刷术的历史》从中国古文明着手,借助故事详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应用,以及中国印刷术的外传和重要影响。此外,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编著的《探索者的足迹:首批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转型示范案例集》。聂震宁的《洞察出版——出版理论与实务论稿》以及江曾培的《半生出版岁月》等书以经验总结和回忆文摘的形式叙述中国出版业的光荣与梦想,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其他类型著作评介
除了以上8个重点专题,2015年新闻传播学领域还出版了4部研究方法书籍、6部广告学著作、15部新闻出版人的自述传记、33部学科综述和文集以及8部考研辅导资料。菲利普·迈耶著、肖明翻译的《精确新闻报道:记者应掌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4版)》、丁岩妍的《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等方法类著作的出版和热销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断引进社会科学范式的大趋势关联紧密。斯科特著、赵俐等人翻译的《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原书第4版)》作为国际知名畅销书,为社交媒体时代的营销和公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规则体系。有新闻出版界的名人轶事被整编为册,例如胡乔木传编写组的《胡乔木谈新闻出版》,知名报人穆欣的《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出版史学家方厚枢先生自述的《出版工作七十年》等,传媒行业前辈们的经验总结,是一部亟待发掘的学科宝藏。此外.由学科泰斗和旗手执笔的文摘、综述类作品,构成学科内部的自我评价体系。陈力丹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5)》,童兵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15)》,程曼丽的《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十辑)》,唐绪军的《新闻学传播学文摘2015》等研究成果对学科前沿做了理性分析,推动了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评价体系建设,然而销量极其有限。最为知名的考研辅导书籍有孙祥飞的《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2016)》、颜远绅的《12大名校22位新传高分考生为你讲真题》以及由科兴教育新闻学教学研究中心和圣才考研网出品的专项辅导材料,这些大众化的工具书销量领先,亦在情理之中。
综上,新闻学范畴的论著偏向传媒经验和实务教学,主要受众为媒介从业者和传媒学子;传播学范畴的论著体现出浓厚的专业学理倾向和国家治理导向,以科研人员和政府人员为主要市场。论著功能的偏向凸显了新闻传播学科著作强烈的功能主义特征,761部论著出版的背后是来自国家教育规划、传媒业界焦虑、国家治理需求、考研学子求学等多元现实主义需求的出版动力。此外,通过相关书本目录和内容的概览,我们发现同类别的著作呈现高度的同质化,这一现象或将带来公众舆论和传媒业界治理的模式化以及学术生产标准化、内卷化等隐患。
二、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论著的出版特点探析
本文在年度出版著作的内容评述基础上,结合论著出版类型、销量、作者以及出版社信息,对学科论著的出版特点作如下分析:
(一)学科论著正在从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向专业出版领城转移
现代出版业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它们的产品就相应为大众图书、教育图书与专业图书。结合书名和商品简介信息进行统计(如图l所示)可知,761部专业论著中有298部为学术理论著作;其次是面向新闻传播专业学子的学科教材和面向新闻业界人士的传媒实务手册,分别以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主要构成;聚焦各大传媒产业和新传学科发展的年鉴、学人文摘以及升学考研辅导材料也占据一定比例。
图1 2015年出版的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论著类型分布
相比往年数据(如表2),除了传媒实务类书籍和学科教材有所减少,其余类型的专业出版著作基本上呈现持续增多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论著种类分布上的专业化和学理化趋势。
表2 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6种类型的论著销量
(二)升学考研辅导销量持续领跑,学科文摘常年遇冷
时间 2011年 |
实务手册 139 |
学科教材 156 |
学术着作 181 |
升学辅导 3 |
文摘 37 |
年鉴 24 |
总量 540 |
2012年 | 175 | 171 | 176 | 5 | 45 | 33 | 605 |
2013年 | 163 | 186 | 204 | 14 | 45 | 33 | 645 |
2014年 | 200 | 219 | 248 | 9 | 53 | 45 | 774 |
2015年 | 145 | 187 | 298 | 14 | 65 | 52 | 761 |
但是,结合销最排行数据(见表3),文章发现该学科的考研辅导书和传媒实务手册比学术著作和教材更有市场。新闻传播学6种论著的销量排行指数分为四个梯队,体量较少的升学考研辅导材料成为最畅销的“爆款”,传媒实务手册的销量在中上游徘徊,体量庞大的学科教材和学术著作并未获得市场的青睐,学科年鉴和文摘几乎无人关注。从6种论著近五年的销量排行指数来看(表4),专业考研辅导材料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出版市场的主要驱动力,而学术价值丰富的理论著作以及学科年鉴、文摘则常年销量落后,这也反映了新闻传播学论著市场主体的现实主义特征。
表3 2015年中国新闻传接学6种类型的论著销量排行指教
表4 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6种论著销量排行指数
(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成为学科知识生产重镇类型 | 数量 | 有效数量 | 图书商品销量排名加和 | 销量排名指数 |
升学考研辅导 | 14 | 13 | 4071096 | 313161.2308 |
传媒实务手册 | 145 | 132 | 87981153 | 666523.8864 |
学术理论著作 | 298 | 256 | 204979938 | 800702.5828 |
新闻传播教材 | 187 | 158 | 134796495 | 853142.3734 |
传媒发展年鉴 | 65 | 55 | 48778244 | 886877.1636 |
学科评论文摘 | 52 | 39 | 419888866 | 1074073.487 |
表4 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6种论著销量排行指数
类型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升学考研辅导 | 800880 | 351562 | 319087 | 469165 | 313161 |
传媒实务手册 | 1050760 | 1075574 | 983715 | 879385 | 666524 |
学术理论著作 | 934621 | 938272 | 874424 | 877825 | 800703 |
新闻传播教材 | 847743 | 829141 | 815613 | 847116 | 853142 |
传媒发展年鉴 | 1231780 | 1146833 | 989136 | 950837 | 886877 |
学科评论文摘 | 1795726 | 1400997 | 1583235 | 1364625 | 1074073 |
从761部论著的作者数据来看,有619部论著的作者为来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国内学者(例如唐绪军、王文科、范军、宫承波、胡智锋、何道宽、陈力丹等);有93部论著的作者信息为专业院校、行业协会、考试辅导编写组等各类机构(例如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辅导编写组、南方传媒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圣才考研网、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还有49部由国内学者翻译的“舶来品”,译著出版量占出版总量的比例在近三年均维持在5%以上。2015年出版3本以上专业论著的作者名单统计显示(由表5可见),学科领军人才和传媒院校是2015年新闻传播学畅销论著的出版主力,升学考研辅导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和报业传媒集团也成为了畅销书籍的主要生产者。
表5 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论著高产作者名单统计表
(四)由科研院校主导的学科论著出版格局正在形成作者名称 | 著作量 | 作者名称 | 著作量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 7 | 高晓红 | 3 |
唐绪军 | 7 | 陈若愚 | 3 |
王文科 | 6 | 圣才考研网 | 3 |
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指导 | 5 | 梁文道 | 3 |
南方传媒学院 | 5 | 宋文艳 | 3 |
全国广播电视记者 | 5 | 郑保卫 | 3 |
范军 | 5 | 丁和根 | 3 |
宫承波 | 5 | 卡尔·霍夫兰 | 3 |
胡智峰 | 4 | 李继东 | 3 |
伊堂 | 4 | 李韧 | 3 |
何道宽 | 4 | 胡正荣 | 3 |
陈力开 | 4 | 科兴教育新闻学教学 | 3 |
郝雨 | 4 | 赵风山 | 3 |
李珮 | 4 | 李杰琼 | 3 |
褚钰泉 | 4 | 清水玲奈 | 3 |
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辅导 | 4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3 |
阳美燕 | 4 |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 | 3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4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凹版印刷分金 | 3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 | 3 | 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 | 3 |
哈罗德·伊尼斯 | 3 | 刘泱育 | 3 |
石长顺 | 3 | 王丹 | 3 |
刘昶 | 3 | 程曼丽 | 3 |
陈恨 | 3 | 蒋东明 | 3 |
张昆 | 3 |
从742都提供出版社数据的著作来看,2015年共有182个出版社参与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生产,这些出版社的所属单位和出版方向各有不同。由各级政府和各部委以及民主党派直属的80家出版社(例如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共推出239部著作,6种类型的论著均有涉及;29家企事业单位旗下的出版社(例如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了76部著作;还有7家中央及地方媒体、5家行业协会和2家军队直属的出版社仅推出55部著作;而由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下属的59家出版社(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量连续五年占据出版总量的4成以上,仅2015年就推出了372部学术著作和教材。这一数据表明,科研院校正在取代各级行政、媒体单位成为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的新动力,从而促进了学科出版的学理化。
新的学科知识生产体系正在形成,并不意味着由行政和市场割据的出版体制会被彻底打破。在中国,任何主体的知识生产都会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生态的变革,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人的论著出版显然受到了工分评价体制的裹挟和教育出版市场盈利的诱导,例如:有不少学术著作(46部)以编著形式为主,内容粗糙、质量颇不稳定;大量教材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套书形式为主,同质化程度极高;热销的升学辅导资料以考点整理为能事,答题技巧走向标准化、实用化。当产量和速度成为衡量知识生产能力的主要标准时,学者们急于在绩效考核中胜出,就很难耐心地做出有价值的学术创新成果。同时,考研学子们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接受标准化的知识“填鸭”,考研以学历镀金为目的而非真正致力于学术事业。如果现有功利主义的知识生产体制不改变,很难改变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生产格局。同时,我们认为,若不及时构建更为独立的学科论著评价机制和知识生产激励机制,任由市场和行政力量对学科出版体系的束缚,或将带来更多粗疏的思想产品和浅陋的学术商品,这无疑是与知识创新时代的气质相违背的。此外,林林总总的出版物表现形态,也折射了当下大学及科研院所的所谓定量考评机制,或将进一步加剧新一代学者人文品质与科学精神的消磨,带来学科共同体学术立场的保守化和学科知识创新的终结。
说明:秦强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鸣谢!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