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读者•书房 融合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2017-02-24 来源:出版商务网 周 贺

  编者按:微信红利期已过,在涨粉成本增加、涨粉愈渐困难的形势下,“读者”微信公众号能保证平均每天5000多个粉丝的自然增长;在自媒体停止“野蛮生长”,变现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时,“读者”完成了从微信公众号到电商,再到多元文创产品开发及用户场景构建的“三级跳”,这种尝试和转型堪称“一股清流”,或许能给业界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读者”微信公众号开通于2012年,时值微信风云初起之际,《读者》杂志很有前瞻性地在新媒体方面进行了布局。2014年,北京读者天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读者天元”)成立,“读者”微信公众号转为公司化运营,截至目前,粉丝数量已超过210万。
  
  2015年7月,“读者·书房”微店上线
  
  微信公众号显然不是读者天元的终极目的,作为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者传媒”)的全资子公司,如何依托于《读者》的优质内容资源,积累大量粉丝后变现,是摆在读者天元面前的命题。正如读者天元副总经理李进所说:“读者天元更多地承担了读者传媒探索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之一的重任。”
  
  从社群电商到文创产品开发
  
  微信公众号的变现基本遵循一种路径:自广告始,逐步发展到社群电商,再向其他领域延伸。“读者”微信公众号也是如此。依托《读者》杂志的优质内容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在粉丝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广告收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李进认为,广告对于《读者》不是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变现形式,将一家公司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相对并不稳定的广告上,这家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堪忧。李进希望为自己和公司找到一个“稳定的营生”,这要是一个长久、有一定“壁垒”的业务,是依托于《读者》杂志和“读者”微信公众号这两个自带巨大流量的平台所尝试的转型。
  
  2015年7月,“读者•书房”微店上线,主要销售图书、文具及创意家居产品。做电商,要有大量用户,用户还需在一定的品牌认知下形成黏性。“读者”微信公众号具备这些吗?李进说,《读者》作为亚洲发行量第一的杂志,用户群庞大;且在文化领域,“读者”是个响当当的品牌;加上读者传媒的高层领导对于转型升级的尝试十分开明,资源配比充实。当然,一个文化品牌或者说一个出版传媒品牌,在涉足零售业时,跨界产生的天然劣势也是存在的,李进认为,缺乏互联网基因和工业基因是读者天元面临的最大问题。
  
  有顾虑、有困难,但不能不做。李进是个实干派,“事情光想没有用,得做出来。”去年,《秘密花园》领衔的涂色书风靡一时,“读者•书房”抓住时机,将《秘密花园》与彩色铅笔在微店中搭配销售。找到高质量水溶性彩色铅笔品牌“辉柏嘉”的北京总代理,一下子拿光地区所有库存;诚意地策划微信相关文章——邀请视觉设计师通过绘图、摄影及GIF教程将彩色铅笔的用法在《秘密花园》上呈现出来。
  
  这是李进和他的团队迈出的第一步。从微信公众号到社群电商,这是读书类微信公众号普遍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它们的电商化多集中在图书销售上,间或有一些文创或周边衍生产品。“读者•书房”是一个类似的项目,但又不止于此,它瞄准了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及书房场景的打造和构建。
  
  以有品质的器物体现人文关怀
  
  今年,文创产品市场火爆异常,不少出版机构涉足其中,希望能探索出转型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李进认为,当下文创产品的经营走进了两个误区:一是无新意的仿古;二是产品价格偏高。在他看来,好的、有诚意的文创产品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品质、成本、需求,“东西足够好,价格足够低,需求打得足够准,这三者都满足,才能做出有诚意的商品。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不仅涉及商品制作,还涉及你选择什么样的商品放在你的店铺里来服务你的用户。在电商领域,就是对供应商的把控。”
  
  长于内容、短于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建设,是很多出版传媒企业转型文创公司的短板,李进认为,这是企业基因决定的,但他还认为,“商业上没什么不可能,诺基亚是个伐木公司,IBM之前是卖打孔机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企业高层的战略能力、意志力和节奏感,以及中层经理人的开拓创新能力和执行团队的落地能力。转型成功者总是少数,突破不常见,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虽然有波折、有困难,但开局不错,前景可期,李进对“读者•书房”的发展模式信心十足,他把“读者•书房”的产品分成几种类型:爆款、常规款、冷门款,几种产品类型的投入比重不同,也承担各自不同的任务:爆款聚人气、聚流量、创收益;常规款完善产品体系,进一步留住用户;冷门款提升口碑,加强用户黏性。除了采购,“读者•书房”也在尝试自己设计和开发产品,旗下的“还读”就是一个自产文化创意品牌。
  
  用场景构建满足用户情感需求
  
  器物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产品的开发也是为了构建场景。“书房场景”并不局限在书房,用李进的话说,“现在寸土寸金,普通人家哪能专门开辟个书房。但阅读是必需的,它可以在阳台、沙发,甚至床上完成。”在这个场景中,“读者•书房”的产品便派上用场了,它们能够满足用户阅读时的基本功能性需求和情感心理。
  
  读者天元最近在设计一款矮书桌,桌面上可以放茶杯、咖啡杯,下面是书架一样的隔断,可以摆放30本书左右,高度是成年人坐下后随手就能够到的。这样一个小巧精致的创意家具可以放在卧室,也可以放在客厅,与书、与咖啡或茶营造出来的就是“书房场景”,而这个场景内的所有器物都在“读者•书房”的开发范围内。李进认为,“读者•书房”是一个以不同书房场景为核心的垂直电商平台,以内容为软件,以器物为硬件,聚集一批作者、设计师、文具迷、书房文化爱好者,他们具有极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情趣,能够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场景组合和个性化的场景定制方案。
  
  关于未来的规划,李进有很多想法,比如精细化产品开发——通过反复的试用和打样测试产品的用户体验;比如向线下延伸——入驻品牌书店或开一家实体店;再比如利用App客户端聚集更多的文创领域达人,用知识分享的方式打造一个“小知乎”。当然,这一切都要围绕“书房场景”进行,李进说:“未来,用户想买书房用品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读者•书房’,我们就成功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