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时期的海南文学刊物:山魂海韵滋养文学梦

2016-12-14 来源:海南日报 陈蔚林

  魂海韵滋养文学梦
  
  日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多位海南作家代表赴京参会,发出了海南文艺最强音。海南这片炙热的文学热土,碧水映照着青山,山魂应和着海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梦”。
  
  1970年代:整个海南都有“文艺”
  
  “群众要劳动、要生活,自然要有地方鼓与呼!”如陈运震所说,许是人们对文学这份再也按捺不住的渴望,才催生了后来的文学刊物“创刊潮”。
  
  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70年代起,随着《海南文艺》和《五指山文艺》杂志的创办,各个市县都掀起了创办刊物之热潮,《昌江文艺》《陵水文艺》……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生长,让整个海南都“文艺”了起来。
  
  受到当时地方经济发展的限制,各个刊物体量都不太大,作者少、稿件少,有的甚至没有一张彩页,只比小学课本大一点,钉起来就那么薄薄的几页纸。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临高文艺》主编林贵尊介绍,《临高文艺》有戏剧、评论、报告文学、讽刺漫画,除了临高本地作家、漫画家外,吉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寄来的稿件也不少。他回忆说,当时西部的一些刊物,如《儋州文艺》《金江文艺》等都办得很不错。其中《金江文艺》编辑众多、稿酬丰厚,也因此走上了全国舞台,面向各省市发行。
  
  各个刊物间还有比较,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保亭文艺》,就是因为有了时为该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后来成为名扬全国的美术家邓子敬、邓子芳兄弟的加盟,被公认为“插图和排版都十分成熟出众”。
  
  陈运震说,当时的海南虽然因为民间刊物不断涌现,文艺氛围渐渐浓厚,但受到“文革”思潮的影响,各个刊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大多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功能性极强——在形式上,审稿程序十分严格,舞台艺术占据一半以上篇幅;在内容上,具有浓重革命色彩,字里行间寻不见半点风花雪月,有的只是工农兵阶级的强大战斗力和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这个从文学表达上看似激情燃烧的年代,亦埋藏着文学爱好者难以言表的落寞与悲凉。
  
  改革开放:文学生态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犹如春风一阵拂面来,更如惊雷一声平地响。
  
  这样的震撼,不仅推动了海南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海南文学的成长。
  
  地处海南西南一隅的乐东黎族自治县,就先后涌现出多种文学刊物——《天池》《流韵》《望楼河》《逸韵》《龙沐湾》等争相竞艳,形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文艺刊物“群落”,不可谓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文学现象。
  
  陈运震总结发现,当时的海南文学刊物刊登的作品也发生了改变——形式上,除了歌曲、诗歌、散文之外,从前并不多见的小说甚至长篇小说也进入了读者的视野;内容上,作者的个人风格更为明显,思想表达也更加开放、更加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曾经默默无闻的黎族、苗族作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开始为海南文学舞台添上浓墨重彩的笔笔亮色。黎族女作家符玉珍,就凭借散文《年饭》,在1981年获得了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陈运震十分感慨:“要知道,黎族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却出了这样优秀的年轻女作家。你不知道,符玉珍到北京领奖时,多少人争相与她合影——放眼望去,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头儿中间,俏生生地站着一个黎族姑娘,多美啊!”
  
  他又拿出他主编的《1980-1988黎族短篇小说选》:“这里面收录了包括符玉珍在内的黎族作家写就的27篇短篇小说,每一篇都是我精挑细选的。阅读这些作品,谁能不承认:上世纪80年代,黎族作家在海南文学进程中画出最美的一笔?”
  
  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文学刊物亦无法逃避市场的考验。那个时候,许多原本由政府出资或资助出版的刊物被迫“断奶”,自负盈亏。为了迎合市场,有不少刊物逐渐偏离了文学的本真——有的刊物出卖刊号,有的刊物通篇广告,有的刊物甚至刊载充斥着暴力、色情章节的所谓文学作品……相反是那些不忘初心的刊物,举步维艰。
  
  忆当初,《天涯》杂志主编王雁翎不无遗憾:到建省前,曾经发行60万份的海南作协机关刊物《天涯》几乎被人遗忘,编辑几乎没有组稿,每期印个500册堆在墙角边,实际发行则只有赠寄作者或与各省的作协机关刊物交换的100多份,剩下的最后都作为废品论斤卖给捡破烂的,着实令人灰心。
  
  有些刊物,终究没有熬过寒冬,如今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但令人宽慰的是,不少刊物经过这番阵痛后纷纷进行改版或重组,最终不仅没有被时代洪流冲走,反而翻开了新的篇章。
  
  还以《天涯》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改版后,不仅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天涯模式”,还赢得了文学界“北有《读书》,南有《天涯》”的高度认可。不过,那都是后话了。公式
  
  自新中国成立至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逐渐凸显,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感受着这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海南人民有话想说。他们通过奏乐、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欢欣与鼓舞,却并不为此感到满足——所以,他们拿出纸笔,用时光带不走的文字记载心情,又渴望着它们能够变成铅字、觅得知音。
  
  于是,一大批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海南各个市县甚至乡镇成长起来,而它们的成长又培养了一大批后来在海南,乃至全国文学界都颇有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
  
  “如果说如今的《天涯》是海南文学刊物中的乔木,那各地的文学刊物就是郁郁葱葱的灌木和花草。”海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梅国云认为,正是这些文学刊物把海南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海南文学发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山花烂漫,才有生机勃勃的文学生态。”
  
  解放初期:发表文章就像考中状元
  
  “你们都难以想象,当时的文学氛围是多么淡薄。别说文学园地了,就是像样的本土文学作品也难觅一二。”《五指山杂志》原主编陈运震做了大半辈子文学工作,想起当年仍不胜唏嘘。
  
  年过古稀的他,可以说生在一个最特殊的文学年代:一方面青年们获取文学养分的渠道,大多是来自苏联等其他国家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文学园地百废待兴,如一张白纸可供这些怀着满腔热血的年轻人肆意描绘。
  
  他记得,解放初期,海南“成册”的文学杂志基本没有,“报纸倒是有一些,但专门开设文学栏目的太少太少,能发表一篇文章就像考中状元一般”。令年长的文学爱好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的《新海南报》(即《海南日报》前身)开辟有一个综合性副刊版面,每次刊发的琼剧、民谣、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引得大家争相阅读。
  
  直到1962年,海南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办刊物《征文之页》,大家的“文学之渴”才得以纾解。海南当代文学史研究专家毕光明介绍,该刊物采用的大多是海南基层文学爱好者或作家的作品,在围绕“颂扬党的领导、歌颂伟大的领袖、赞扬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之外,也承担起培养海南本土作家的任务,甚至为了坚持琼崖本土风格以及给海南作家预留更多发表作品的机会,原则上不采用非海南地区作家的稿件。
  
  《征文之页》受到了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基层单位常常将其以墙报的形式张贴出来供人阅读。可惜的是,后来政治斗争此起彼伏,《征文之页》在办了16期后于1965年停刊。
  
  海南文学园地又一次陷入寂寥。
  
  》》》相关新闻
  
  《椰城》今年二十五文学椰风沁椰城
  
  那还是“诗和远方”尚在眼前的年代,青年一代欣喜于在笔尖“唰唰”之间记录生活、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椰城》杂志的出现让一批又一批海南乃至岛外的作家、文学爱好者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没有国家级期刊那样的遥不可及,这份地区性的纯文学杂志在海南岛上,在省会海口,以“城”命名,聚集着一批城里青年人经营着自己的一片文学小天地,小天地中吹拂的清风成就了《椰城》的一派风格,也融化在一代人的心间,让他们的文学爱好,甚至文学梦得以坚持至今。
  
  文\海南日报记者尤梦瑜 实习生林敏
  
  从内刊到面向全国
  
  在80后、90后中,由海口市文联主办的《椰城》杂志实属陌生,偶有听说过这本杂志的年轻人在听到《椰城》后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它还在出版吗?”
  
  是的,《椰城》杂志仍在出版,并且在今天,读者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读到电子版。即便是通过电脑屏幕,如今再读《椰城》,我们仍然可以读到一代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饱满回忆与坚守。
  
  走进海口闹市里一栋内部略有些老旧的建筑,我们来到了海口市文联,见到了一路见证《椰城》、陪伴它成长的杂志编辑部主任韩芍夷。
  
  “《椰城》杂志从创办之初就决心要做一个文学阵地,以培养本地作者为宗旨,这也是杂志的定位。”韩芍夷说。
  
  上世纪80年代,海口市文联就有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月报,名叫《椰花》。后来,由于报刊整顿等各种原因,《椰花》停办。到了1991年,市文联再度办起了自己的内刊,取名《椰城》。
  
  1993年是《椰城》杂志“平淡”生涯中最不“平淡”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杂志获得了公开发行刊号,正式面向全国发行。这不仅对于《椰城》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整个海口来说都有着历史性的意义:1988年海南建省,省会海口一直没有公开发行的杂志,而《椰城》就成了首个公开发行的杂志。
  
  著名书法家沈鹏为1993年正式公开发行后的第一期《椰城》题字,这两个字也沿用至今。翻开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期杂志,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栏目按照作品类型进行分类。泛黄的纸张上所印着的内容无不体现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那个年代编辑、排版的工艺。
  
  文学杂志的“变”与“不变”
  
  1995年售价3元,2009年售价6元,2016年售价8元……时光荏苒,一路走来,《椰城》经历的不只是价格上的“起伏”。
  
  区域性、纯文学,这两个因素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椰城》的前行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文学本就是相对小众的,做纯文学杂志就要耐得住寂寞吧。”韩芍夷说。正如她所言,这里就是为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阵地。创作好似这个“阵地”中的自娱自乐,但即便是自娱自乐,在那个年轻人对文学充满热爱的年代里这本杂志还是得到了不少青睐。
  
  据介绍,这中间,为了迎合市场,杂志在内容和风格上也进行了稍许调整,比如减弱了文学属性,开辟了一些更偏文化方面的栏目等。从《椰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些封面图上,我们就能明显看到它为了争取市场所做的努力,充满时代色彩的美人像代替了以前的风景或艺术封面。
  
  2001年到2005年左右,《椰城》杂志迎来了较大的改动。主办方与外地机构合作,将原本16开的杂志改为了32开的《椰城故事王中王》。在此阶段,杂志的发行量也达到了近10万册,这也是它20多年里的最高峰。
  
  2006年后,杂志回归文学,又变回了16开的《椰城》,而路却越来越不好走。“杂志一直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不然就很难存活下去。”韩芍夷说。到今天,《椰城》依旧靠政府拨款支持,也正因如此,杂志社人数有限,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然而,令人有些惊讶的是,和这种“艰难求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源源不断的来稿。韩芍夷告诉记者,在互联网的传播之下,《椰城》杂志的供稿群体从最初的本土作家为主到现在的外地作家为主。“每期我们会发大概20来位作者的稿件,但这里只有大约四五位是海南作者,其余都是外地来稿。”她说,电子版杂志以及自己的博客让外地一些文学爱好者了解到了《椰城》这个平台,外地来稿的数量也很多。
  
  多少变动之中,不变的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一如既往的热爱。
  
  见证本地文学人才成长
  
  韩芍夷说,文学杂志好似是公益事业,像学校教育学生、培养人才一样,文学杂志也在推动一方文学事业的发展,而《椰城》作为一份区域性的文学杂志正是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翻阅《椰城》杂志,作者中不乏今天熟悉的名字,韩少功、李少君、张浩文、符浩勇……包括韩芍夷本人也在
  
  它的见证下成长为一名作家。
  
  “1993年为了庆祝《椰城》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椰城》杂志社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椰城之春’笔会,请来了张抗抗、谌容、叶楠、方方、池莉等一些作家。”韩芍夷说。这样的笔会在那时常常是一帮文学好友们聚会畅聊的好机会。在1995年3月的杂志封面内页上,我们就看到了“《椰城》《天涯》作者座谈会”图集,老、中、青三代作家为两本文学杂志的办刊各抒己见。
  
  “我记得还在内刊时期,《椰城》就常常举办笔会,让大家好好交流,我们也可以借此认识很多朋友。”省作协副主席符浩勇回忆,那时的他30出头,常常给《椰城》投稿。
  
  “当时这份本土文学杂志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很感谢《椰城》。”符浩勇回忆:“大约是在1994、1995年期间,《椰城》有一个栏目叫‘海石花’,这个栏目每期会选一个作者的作品,旁边配上文学评论,这样的形式很活跃,对推动文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符浩勇来说,这是自己文学之路上的珍贵经历也是对一个集体的回忆:“《椰城》杂志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回忆!”符浩勇现在还会给《椰城》投稿。
  
  上世纪90年代,莫晓鸣从大学到工作,这期间不曾间断地向《椰城》投稿。“开始我投诗歌和散文,后来,当时的编辑部主任伍春杰鼓励我写小说,我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中篇小说《城市何处》,随后《椰城》发表了我的这部小说处女作。”莫晓鸣说,直至今天,他都感恩这本杂志。“《椰城》发表我的作品是对我的肯定,也帮助我坚定了坚持文学创作的信心。”如莫晓鸣所言,这种无形中的鼓励让他在文学之路上行走到今日,2014年,他获得了海南省青年文学奖。
  
  回忆椰城25年,韩芍夷说,没有大风大浪,《椰城》的“人生”是平淡的。而就在这份“平淡”中,它见证了海南文学的发展,见证了一批批作家们的成长,收获了自己的果实,同时作为一本地方刊物,也正在见证着文化与媒介的时代变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