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重庆:多措并举培育青年作家2016-11-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连晓芳
10月20日,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市委礼堂召开。大会回顾了过去5年来重庆文学艺术界取得的成绩,全市文艺工作者不断开拓,砥砺奋进,多部作品频频斩获重要奖项,尤其是培育了一支功底深厚的青年文艺家队伍,丰富了重庆市民的文化生活。 重庆作为我国成立最晚的直辖市,区县多,人口多,少数民族多,小说、诗歌、散文等类型的文学创作人才也多。如何让这些人才创作出更多“带露珠”“冒热气”“有汗味”的优秀作品,重庆市作家协会认真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的意见,出台和落实《重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暂行办法》,组织文艺界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接地气,汲取生活营养;开展“种文化、结对子”活动;联系基层作家,组织文学讲座;送文学下基层,进校园、煤矿、街道、山寨,一批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重庆作家和作品得以涌现。如李元胜的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何炬学的短篇小说集《摩围寨》、杨犁民的散文集《露水硕大》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5年来,重庆作家共有300多人(次)的460余篇(首)作品在全国有影响的核心刊物发表。 2014年11月14日,“中国梦·作家在行动暨西部作家三峡采风与联动笔会”在重庆启动,历时12天的采风活动,来自陕西、四川和重庆的数十位作家顺江而下,途径涪陵、丰都、忠县、奉节和巫山等地,抵达湖北宜昌,在领略了沿江秀美风光,品读了三峡库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后,作家们纷纷感慨,通过采风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三峡的民族民俗文化、移民文化、三国文化、重庆抗战文化等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辛华曾表示,年青一代正在崛起,青年作家的培养刻不容缓。目前,重庆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只占1/5,青年人的培养跟不上,重庆文学的发展就会后继无力。今后5年,重庆要把青年作家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通过举办文学奖项、建立创作机制、适当提高稿酬等方式鼓励作家创作,力争实现青年作家培养的新突破,为重庆文学事业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2003年成立的重庆文学院是重庆市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文学院连续聘任四届创作员150人,其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逐渐趋于合理。首届创作员平均45岁,到了第四届,创作员平均年龄已降到36岁,其中“80后”“90后”青年作家占30%,女性占56%,少数民族占8%,青年作家逐渐成为重庆作家方阵中令人瞩目的一支生力军。重庆文学院不仅组织青年作家深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让作家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带领青年作家赴云南、贵州、四川和陕西等地开展文学采风交流活动,通过与普通百姓亲密接触,了解民情、感知民风、关注民生,增强青年文艺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从实施知名作家与潜力青年作家“一帮一”帮扶制度、举办青年文学讲习班到出版“80后”“90后”雏鹰文丛,重庆市作家协会对青年作家有着系统的培养计划。2006年设立的巴蜀青年文学奖,是重庆只针对青年作家设置的奖项,至今共举办了6届,推出了一批文学新人,不少评奖者凭借该奖的平台登上了全国文学奖领奖台。“重庆市作家协会就是文学创作者的家,协会提出的呵护与鼓励青年作家这点让我十分感动。”重庆市“80后”作家代表刘辰希感慨,“我的处女作《游离态辖区》将在下个月推出十周年纪念版,回首10年创作历程,我从一个热爱文学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青年作者,很庆幸自己仍然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前行。未来,我要为重庆文艺事业发展,特别是帮助青年文艺创作者施展才华尽自己的力量。” 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展望,时逢盛世,重庆市作家协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创造性地开展文学创作工作,使重庆这片土地上能产生一批既有市场效益又经典永恒的作品,实现茅盾文学奖零的突破。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