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京津冀文学期刊与创作”论坛举行2016-10-31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鲍聪颖)为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学创作的繁荣,10月28日,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作家协会、十月文学院、《十月》杂志社在京联合举办“京津冀文学期刊与创作”主题论坛。众多文学界人士就京津冀三地重要文学刊物如何打造联合平台,联手推出精品力作,并给文坛推荐优秀青年作家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作家和期刊同人也从各自的角度展开对话。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学创作可谓名家辈出,都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京味儿文学、天津的码头特色以及荷花淀派都是精品迭出,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京津冀三地都有重要的文学期刊,《十月》《小说月报》《长城》等刊物,在文坛举足轻重,尤其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三地期刊齐聚一堂,有关办刊经验、办刊方向细致交流。 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首先说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也搞过这样的活动。文学跟所有的行业都是这样,繁荣几年、沉寂几年,然后还得繁荣。所以我们今天又从低谷往高潮走。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松说道,“我父亲是北京人,从小听我父亲一口的北京话,我母亲是在天津出生。我觉得京味和津味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天津人表达方式和北京人是不一样的。” 而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力平谈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加速,河北作协和北京作协、天津作协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是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在这个特别热、特别火的背景下面,作家需要的是冷静,京津冀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跟文学的关系是很间接的。地理规定人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会影响人的审美方式,然后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京味文学”无疑是最具北京地域风情的文学流派之一。2016年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作为现代文学公认的“京味文学之鼻祖”,老舍先生毕生创作了大量展现北京地域文化生活的经典作品。在老舍先生身后,邓友梅、陈建功、刘心武、刘恒、王朔等一代代作家,继续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与文化风俗为主题,展现北京的风格与魅力,而这也成就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辉煌及其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著名文学流派,著名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等。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 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津门独特的港口和市民文化,也有着深厚的传统,冯骥才、蒋子龙等著名作家的创作,则是对天津文化最好的丰富。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和创作导向,抓住时代精神,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实现京津冀文学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才是最终的目标。与会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就此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著名作家宁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自己对于北京“城与年”的情感,和创作中以从北京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如何面向世界的问题。北京不但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且是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融汇的地方,北京的包容让本身也就是世界。他谈到,“城市意味着记忆、成长、开始、结束,或重新开始,总之,城市是时间的容器。北京在我看来越来越不可把握,越来越立体却不透明。北京给予了我太多无形的东西,如果这不是一种天赐也是一种宿命。无论什么,作为一个作家,北京给予我的我都照单全收,一切都在我的写作范围之内。” 作为70后作家群体中的新锐力量,青年作家石一枫也谈了自己对于当代“京味文学”写作的理解。他说:“‘京味’似乎已经不再与那些仪式化的旧有风俗相关,而是被内化成了一种语调、思维方式和写作态度。京味小说不再包含民俗意味,而演变成城市人心态的写照。这样的转化不仅发生在北京,同时也发生在上海、南京和武汉。中国城市的传统底蕴正在被更加新鲜的地域性格所取代,已是一个无法阻挡的事实了。” 而家乡在河北,现在在北京工作的著名作家70后付秀莹,则要面对家乡和北京双重书写的问题。付秀莹的写作生活状况很有代表性,现在作家离开故乡到外地定居的情况非常常见,因此写作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回忆和思念。而现实生活提供的创作可能性早就打破了地域差异,所以继承传统的同时,必然要求作家立足现实,把握时代脉搏,才可能传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力作。 文学期刊一向是作家的阵地,《北京文学》杂志主编杨晓升提到,目前北京本土的年轻的优秀的作家数量很少。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要加大对新人的发现和扶持力度,《北京文学》扶持新人的栏目“新人之家”专门发小说处女作,“十月”有新干线专门扶持新人。三地的文学期刊可以加强联动,为一线作家提供支持和展示的园地。 “诗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我也不看京味,也不看津味,我看的是人味。我现在还是从精神、境界上来把握,我们做刊物的为刊物证明,也希望作家为写作证明。”《诗选刊》杂志主编刘向东提出了文学界严峻的问题,出版的门槛太低了,有钱就可以出书。所以刊物的门槛要提高,否则陷入恶性循环。 在现今文学杂志相对困难的办刊环境中,期刊同人均表示要继续坚持刊物的水准、独特的文学追求和思考,引领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提出,希望有机会召集年轻的网络作家尝试写一些中短篇小说,为文学期刊杂志输入新鲜血液。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