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红沙发第四场系列访谈:对话行业期刊出版人

2016-09-30 来源:新浪读书

“红沙发”系列访谈第四场,行业期刊如何做好“专、精、特”

  2016年9月27日,“红沙发”系列访谈第四场在刊博会举办,现场邀请到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王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副社长刘冰、上海市期刊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上海市的政协委员秦钠和《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的主任陈晓峰,对谈行业期刊如何做好“专、精、特”。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在今天来到国博参加“红沙发”系列访谈,今天是我们“红沙发”系列访谈的第四期,题目是行业期刊如何做好“专、精、特”。

  在开始我们话题讨论之前,要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湖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悦读》栏目主持人栾颖,现场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在我们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了四位非常资深的行业期刊的老师们,他们分别是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王晴老师,同时也是《国际口腔科学》编辑部的主任,她旁边坐的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副社长刘冰老师,来自上海市期刊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上海市的政协委员秦钠老师,还有一位是《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的主任陈晓峰老师。

  我们刚才说到,今天下午的话题讨论的是行业期刊如何做好“专、精、特”,各位老师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那么对于行业期刊的“专”可能每个老师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们特别想听一听各位老师的看法,对于行业期刊的“专”是怎么看的。

  王晴:就“专”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个行业的期刊是服务于特定人群的,是服务于专业人士的,所以说“专”字当头,“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科普类、大众类的期刊,它是专业期刊。

  刘冰: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好,我们《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1889年创刊,创刊开始就聚焦于医学方面,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我们现在有177本杂志,后出版的杂志都聚焦到某个学科的领域,比如眼科、呼吸科、口腔科、心血管科,往下发展还继续分化。这种“专”就体现在分支的“专”上。“专”一方面是专业,还有我们要专注,要针对我们的读者去专注做期刊,另外我们要专心,要最大的投入才有最好的内容产业。

  秦钠:我觉得“专”体现在几方面,比如行业的话语权就体现了“专”,还有构成了整个行业的话语体系也体现了“专”。

  陈晓峰:对于大众期刊来讲,我们面向的群体可能就是一小部分科学家,或者是专注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专”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他们,为某一个学科的发展而做出努力。我们如何服务好我们的学术共同体,也就是学术社区,怎么服务好他们,这是我们学术期刊应该做的工作。

  主持人:今天有一个问题特别想听听秦老师的看法,上海的期刊数量非常多,在上海行业内的期刊当中有没有在“专、精、特”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典型案例?

  秦钠:有,因为上海是一个期刊重镇,也是中国期刊的发祥地,我们现在有626种期刊,在这626种中有200种是行业期刊,分为学术类、非学术类。学术类的专业期刊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因为上海是一个文化重镇,科研院所、高校都聚集在这里,比如说《社会学杂志》,它的“专”就体现在对社会学学科的引领,还有它通过一些平台对年轻的学者们进行培养。对上海来说,期刊不是一介纸媒,它其实是平台,是线上线下互动的,这个杂志每年都有重要文章的TOP10,这个文章的遴选其实就是引领了这个学科的发展。还有一个例子,比如上海的《中国激光杂志》,它是中国激光领域中最前沿的杂志,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和专家的互动,刊出优质的文章。而且它还与新技术融合,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还有其他的网上平台来快速传播,能够引起专业群体强烈的共鸣。

  主持人:陈老师在这方面有没有好的思路?咱们杂志有新的尝试吗?

  陈晓峰:我们期刊是人文社科类的,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科技管理部门,还有高校院所的管理学院。他们在创新管理上有一些特色的栏目,比如我们建立了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等板块,都是发表围绕国家的产业、区域各个方面的文章,我们也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科研成果。同时,我们也很强调与线下的互动,我们自己现在做“四微”的发展,就是微话题、微视频、微团队、微通讯,通过“四微”的发展形成立体化的发展模式,这是我们《科技进步与对策》现在在做的工作。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说到了新的尝试,那么在现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刘老师在这方面有好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吗?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咱们的行业期刊在进行什么尝试?

  刘冰:从国际上出版集团的经验来看,现在的出版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平台的优势、新媒体的手段。过去传统的论文发表只是发表结果,现在更多的开始把在研究过程中的内容尤其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些临床资料,通过视频的手段讲解或者解读,可以让读者清晰的认识到实验的过程。另外,整个科研的成果其实面临转化的问题,就是医学的成果怎么去辐射大众,怎么能够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的问题。我们现在通过和大众媒体的合作,用通俗的语言把科技的成果发布出来,就是说大众面对面,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形式把它推送出来。中国科协每天都有科技新闻的发布制度,我们这些科研成果将来怎么更进一步的推动我们国家政府的科研管理,期刊出版的内容在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引领作用。当然更核心的还是提升我们临床医生或者研究者的素质,我们现在也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推进传播的效力。

  主持人:王老师有经验跟我们分享吗?

  王晴:我既是办刊人,也是临床医生,我从事近30年的临床工作了。我觉得现在媒体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渠道,特别是现在医学类期刊也好、科技类期刊也好,采取的是开放获取的模式,这个模式能够在任何的终端免费获取到最新的成果,对于医疗技术、科技的传播和发展都是非常好的途径。国际上最先进的模式我们要去借鉴,进而扩展,然后提高全民的医疗健康水平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科技创新。

  主持人:都在进行新的尝试,而且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我们今天想讨论行业期刊的“专、精、特”,那在各位老师的眼里,这三个字哪一个字觉得可能要提到最前面,然后可能是最重要的,或者是它们三个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

  王晴:我觉得“特”是排在第一的,你的期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有自己突出的地方,有别于其他期刊。我是来自四川成都华西口腔医学院,是中国第一个牙科医院,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办杂志就依托这个优势来做出特色,这样我们才能走在前面。比如我们办的英文期刊已经走向世界了,排在美国知名数据库的影响力前10位,就是因为我们办刊有自己的平台和特色,所以我觉得“特”是非常重要的。

  刘冰:我有点不同意王老师的看法,我觉得“专”是土壤,“精”和“特”是上面长出来的小苗,需要不断的聚焦,把我们的储备做得最好。我们最近和英国医学会的出版集团合作了一个产品,最开始大家都是做专业的学术文章出版,后来他们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开始做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开始出台了指导临床实践的查询产品,现在我们共同来完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分析形成了新的产品。其实王老师也是这个观点,只不过她更强调了“特”的独树一帜的状态。我们现在国内期刊也有很多,真正要“特”、“精”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我们最好的声音,但是首先要做好基础,做好我们的“专”。

  秦钠:我非常认同刚才两位专家的见解,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专”,作为一本期刊来说,要有不断的新观点、新视野、新内容、新数据。我同样觉得“特”也非常重要,这就是一本刊物的定位,如果人家有的我也有,必须是人家有的我更优,人家没有的我是独树一帜,所以“特”也是独一无二的,否则这本刊很难持续发展。另外一点,要把这本刊做到顶尖的话,还可持续的加入新技术的元素,尤其是在今天的环境下,这个“专、精、特”是一个内因,外因就是“互联网+”的技术。

  主持人:就是在三个字的基因上要植入一种新新的理念。

  秦钠:新的理念、新的方法。

  陈晓峰:其实我觉得就“专、精、特”这三个词来讲的话,都很重要。特别是“精”字来讲,我们过去强调要做精品期刊,要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和期刊,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力。我们期刊只有做专了才有人去看,如果你的期刊很散,就不能让别人聚焦,比如搞科技管理的到《科技进步与对策》上面去查,你得“专”在这个地方。“特”就是你的期刊要有别于同学科类的其他期刊。我觉得现在学术期刊要更加拉近期刊和读者或者作者之间的距离,我们过去的距离有一点遥远,都是处理稿件,而没有跟他的科研全流程结合,如果我们结合得更加紧密和深入,我们的期刊就可以成为一个平台,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期刊了。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你要加一个字“亲”,现在很多人说行业期刊大多数是学术方面的,它相当于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但是怎么能够把行业影响力变成影响行业的影响力,从行业影响变成影响行业,我们应该怎么转变?我们需要有一些什么尝试?

  秦钠:我们在做一个尝试,就是刊、学、研的联动再加互联网,刊就是一介纸媒,学是指对学科的支撑,研是指对科研工作的引领,就是必须跟项目研究结合,不是单项的。其实现在是复合体制的刊,要靠刊、学、研的联动加上互联网把它推向前进。另外一个是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比如我们现在想要建立融合实验室,就是把我们期刊协会的626种刊遴选出来,把一些内容放在实验室里进行增值,最后我们可以全屏地展示刊的内容,所以我们和其他的机构联手,形成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

  刘冰:现在手段很多了,我们也从几方面在推进这个工作。我们通过编委会成立了相关的学术研究组织,本身这些学术组建都能够开展一些多中心的研究,就是以编辑部或者编委会牵头组织相关的行业专家来开展临床科研研究,这个过去是没有的。另外一点,我们国家现在SCI论文外流很多,很多文章因为评价指导或者导向的原因流出去了,造成一个现实的局面就是我们国内的读者看不到、用不上。我们基于这样的局面开辟了几个栏目,一个就是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好声音,为了争取第一时间发表权,先把国内学者做得好的研究发表到国外,再让他把科研思路介绍回来,在中文期刊上进行发表。另外是临床实践中的好伙伴,让行业专家把最直接的指导技术写下来,或者是用视频的形式传播出来,指导我们的基层医生迅速提高研究水平。过去我们讲期刊是科研的龙尾,就是发表研究成果的终点,同时也是龙头,可以组织优秀的专家团队把好的资源发布出来。

  主持人:现在在做到“专、精、特”这些方面的过程中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我觉得王老师作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

  王晴:现在办刊还是问题比较多,遇到了层层的阻力和困难,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能够一起努力,还是能够办出有特色的刊物的。我觉得“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我们要代表我们这个行业的水平,并且我们要将中国最先进、最有特色的东西传播到国外去。习主席说过把中国的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基于这点我觉得中国人应该自己发出中国人的声音,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研究会有将近1000个会员单位,中国大学里面办的期刊也有1000多种,占科技学术期刊1/3的数量,我们的数量虽然很大,但是能在行业里面起到标杆作用的却很有限,在这方面,特别是大学里面的很多期刊,最主要的还是依托它的大学优势,做出它的特色来,这样才能够有别于其他的期刊,才有你的独特之处,否则就不能在行业里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很多期刊不太有特色,就不能脱颖而出。我们国家是一个期刊大国,希望有更多强大的期刊可以跻身世界一流,这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要做的工作。咱们国家有一个提升中国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国家影响力的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联合组织了科技学术期刊的提升计划,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它可以给予一些奖励和补助,可以给我们创造很好的条件,所以可以看到咱们国家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于中国的科技期刊走向世界还是非常支持的,在政策、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所以我们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主持人:我们想听听陈老师的想法,你所在的期刊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

  陈晓峰:刘老师的期刊有很强的行业背景,而我们的期刊是地域性的期刊,我们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比如政策方面,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开辟一些空间,我们得到的国家或者政府的支持要相对好一些。我觉得行业期刊目前比较崇尚CSI,这是论文评价的风向标,因为这也是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指标。但是现在自从5月份的创新大会开了以后,就不以论文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了。学术期刊也要这样调整,帮助作者创作佳作,而不是泛泛的发一些工作论文,应该发表对经济社会有影响力的、可转化的成果,这可能需要我们期刊工作者或者说整个社会来共同去努力。

  我们《科技进步与对策》其实也在做一些工作,也在和读者、作者群体拉近距离,我们希望能够组建一个偏向于媒体型的智库。科技期刊本身就有很好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条件优势,如果国家能够支持,对于我们来讲就是跳出期刊办期刊。

  主持人:它是一种学术资源的再聚集。

  陈晓峰:对。目前大家很关注的就是影响因子,但是目前我们的评价机构也在进行改变,因为影响因子要看分子和分母,不能完全体现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应该注重它的被引频次,有更多的人去引用它,才能体现学术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我们评价方法也应该进行调整。

  主持人:秦老师怎么看?

  秦钠:我觉得学术期刊也好,非学术期刊也好,评价的标准肯定不是单纯的影响力,而是综合评价,另外我们也不能被国外的数据库牵着鼻子走,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建中国自己的评价系统。另外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期刊从计划经济一路走来都是小而散的,我们行业里面常说是散兵游勇,如果我们要前行的话,集约化的刊群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大幅度地对外传播,所以我觉得集约化对学术期刊是非常重要的。在集约化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聚焦,在专业化的同时想数字化的出版转型。另外,国际化也不能缺失,所以个人认为集约化、数字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是我们要办刊的重中之重,有待我们期刊人不断的努力。

  主持人:那刘老师在努力的过程中,有一些什么样的好经验,或者是这种尝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刘冰:第一个是有关人才的问题。新媒体融合的国家中,面临着人才的瓶颈,同时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比如说传统的出版单位怎么去把IT的人士请进来,或者架构一个稳定的IT团队。即便是现在,无论是和国际大咖的合作,还是和国内某些数据库的合作,都没有解决我们自己IT队伍建设的问题。国际商业模式比较成熟,他们可以用整个集团的积累购买一个团队,这样可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反观我们,无论是英文期刊、国际合作还是中文期刊,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像样的平台。我们现在还在出版杂志、出版期刊,国外的层次更高,而且他们通过股权的捆绑也可以解决某些层面的问题。

  还有一点我感受很深,就是一刀切的评价体制造成了大量的论文外流,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前不久一位博士发布了一组数字,我们国家现在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的外流资金达到4.5亿,还不包括我们在回购数据的费用,以及一些中间的产业链,包括论文的润色的费用,加起来将近10亿,现在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管理部门的重视。就从我们自己的数据分析来看,国内传统上的好医学期刊和国际上大的期刊来比,影响因子在3分左右期刊的价值基本上相当的。还有一点是他们体现不到的状态和效果,我们的论文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零被引越来越高,包括论文的显示度会高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就表现出中国期刊有它更好的价值和渠道。

  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现在期刊在某些层面上是经营的行为,不简简单单是一个编辑、出版的行为,特别是和行业结合比较紧密的期刊。但是在以前小而散的状态下确实很难开展一些经营的活动。像国际上的大刊除了有出版,还有会展等延伸的产业链,像美国医学会甚至给医生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团购服务,这些都是利用你的人群的优势做的高端的服务。

  主持人:优质的学术论文外流,导致这个现象最本质的根源是什么?

  刘冰:国内对这个问题探讨也比较久了,我们现在在评价过程中简单地用一个指标。过去我们传统的综合大学,甚至一些理工的学科更喜欢用这个指标来评价基础科学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发出我们声音的状况,但是现在很多应用的学科其实更多是操作性的,要用一个专业的手段去评价,在临床的环境中评价,而不简单用一个文章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数量两个数字来评价一个医生。现在也看到了一些变化,我们也希望这个转变能来得更快一些。

  主持人:其实中国学术期刊也存在国际影响力的打造,对不对?在这样的前提下怎么样可以做得更好?

  刘冰:我们国家六部委现在推出了提高我们国家英文期刊影响力的计划,一方面争取国际上好的稿源,一方面把我们自己的稿源也推荐出去。举个例子,像屠呦呦女士有两篇重要的关于青蒿素的研究都发表在我们本土的期刊上,1979年就发表在我们自己英文版的期刊上。另外,像上海的陈中伟教授,当年他第一时间在我们的中文期刊上发表了断肢再植的研究,这个中文期刊也没有英文摘要,也没有其他的方式传播出去,但是国际上依然认为他是“断肢再植之父”,所以只要你做得好,国际上会认可。现在我们的科技水平也发达了,我们的能力也提升了,我们的科研要反哺我们的期刊了,期刊其实支撑了很多科学家的成长,反过来他们也要支持我们杂志社的发展。

  主持人:王老师认为呢?怎么打造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王晴:我觉得期刊应该是分层定位。由于语种的限制,中文刊要想国际化,应该用英文期刊走出去,同时要办好中文期刊,服务于本土、服务于大众。一个期刊特别是科技学术期刊应该进行分层定位,针对不同的读者、作者来制定你的办刊宗旨和方向,这样各个层次都照顾到了,既有走出国门的,同时也有服务于本土的、服务于基层工作者的,也可以给他们发表文章的渠道。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多渠道的选择,而不是一窝蜂的全部国际化,区域性的杂志去国际化,既浪费资源也达不到目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来选择定位。

  主持人:需不需要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

  王晴:像国家六部委就对中国的英文期刊进行了资助,但是毕竟我们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还是要服务于本土。比方说我办的杂志,我们编辑部有6个出版物,两个是英文的,4个是中文的,中文是服务于本土的,根据读者群分为基础的、高端的,有一个分层的定位,这样办刊也好办,也不会形成自己相互竞争的状况。比如说我是牙科期刊,这6本全部是牙科的,我们自己就会有竞争,那么我们分层以后会互不干扰,而且会互相的促进,所以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国际化,而不能一窝蜂的国际化。

  主持人:各位老师眼中咱们行业期刊未来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样的?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吗?

  秦钠:我觉得未来学术期刊的走向应该是纸媒和新媒体的大融合,、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标准的库的建构还有专业刊的刊群的抱团发展。刚才讲到小刊的问题,比如说我提到得《上海激光》,整个中国乃至国外的激光前沿的刊,大家一起形成一个专业的刊群,比如说上海的生命科学研究所,它就是生命科学的刊群。可以引领全国所有的专业期刊形成联盟,这样就可以打造一个“亚洲轴”,我们一定要用中国的经验、中国的实践来构造我们自己的话语权,要构建亚洲轴,通过这样可以打造一个一个的专业期刊群,然后我们再联合起来形成国内的航空母舰式的大平台。此外,还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尤其现在是比较艰难的转型期,三年前,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教委创办了文教结合基金,专门来扶持学术期刊,分为中文的和英文等不同的门类,通过差异化的扶持可以均衡推进不同层面上期刊的前行。

  陈晓峰:未来我们科技期刊或者说行业期刊一定要往平台式的方向发展,很多期刊都希望自身就能够建成一个平台,但是集群化对我们平台的建设是有帮助和好处的,这是应该重视的问题。另外一点,我们期刊的未来,我想把这个话题稍微缩小一点,我们要多关注一下青年编辑,青年编辑是行业期刊未来发展的原动力。过去的期刊编辑体制比较老化,更需要我们的青年编辑和“互联网+”的技术进行融合,需要培养我们的青年编辑团队的工匠精神,此外要利用好新媒体融合的大环境,要把期刊和作者运营起来,我认为这是未来青年编辑应该努力的方向。媒体行业都有经理人,我们年轻的期刊编辑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经理人的角色,帮我们的科学家去推广他们的作品和好的成果,而不只是编稿子,要把我们的内涵和外延给扩大,这样对于我们青年编辑来讲也有更大的动力去从事这个行业,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好。

  主持人:刘老师,您给我们描绘一下未来的期刊方向?

  刘冰:我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本来学术期刊的发端就是起源于学术的沙龙,几个人最早的时候在一起讨论,觉得光讨论没有记载,没有流传,或者没有对后世的影响,是不方便的,后来就有了学术期刊。我想如果交流的本质,只要学术科研存在、交流存在,那么学术期刊一定会继续发展下去,当然承载的载体可能有变化。总体来讲,我觉得学术期刊依然是朝阳的产业,但是它的发展会有几个方面,它要有宽度,就是集群化发展,还要有广度,就是不仅仅限于出版的形式,另外还要有深度,就是不限于文献的记载和记录的功能,还要开发更多的领域的研究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给科研工作者带来更多的价值,将来可以形成比较大的商业品牌,国际上大的出版集团都是这种走向。

  另外一点,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可能会越来越有价值,现在传统出版的模式将会颠覆,支付的环节、物流的环节也会被颠覆。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把研究者本身组织起来,我们平台的价值也会更加的凸显。还有一点我们的整个科研实力在提升,我们国家现在走出去的论文已经达到第二位了,仅次于美国,国际的学术中心现在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将来可能会到中国来,那一天肯定要他们学汉语了,这个时候我们中国出版可能也会更加有自己的舞台和力量。

  王晴:刚才三位老师都说得非常好,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脚踏实地从自己做起。因为办学术期刊。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所以说期刊质量一定要非常好,才能够跻身世界一流期刊的行业,我们以后也要在文章的质量上面把关、加强。至于集群化、集约化的发展,因为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不是哪一个期刊想集群化就能集群化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认为应该是学术和出版分离,编辑部的职责就是把最好的内容弄到手,至于后面的发表、出版可以借助别的出版集团,可以利用他们的平台来达到目的,像世界上的大刊比如《Nature》《Scinece》都是以刊物知名的,而不是以集团来知名的。我觉得未来我们应该立足于眼前、脚踏实地,从现在开始做,把自己杂志的内容做好,这样才有好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今天现场的四位老师,我们也期待着行业期刊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再一次感谢现场各位朋友的到来,谢谢大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