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国新闻学的未来发展之路:传承、转型、创新——对话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文冰

2016-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晓莉

  第九届(2016)中国新闻学年会于9月24-25日在浙江传媒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外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汇聚杭州,共商中国新闻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借此机会,本网记者就新闻学发展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文冰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本届年会讨论的主题是“中国新闻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可以说这个命题很宏大,且具有使命感。您如何看待我国新闻学科的发展现状?您觉得我国的新闻学发展正面临哪些挑战?

  李文冰:当前我国新闻学科发展有两个特点并存:

  一是新闻学科已成为一门显学。我国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从发端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学科地位经历了从“有学无学”的争论到国家权威认定到创新发展的历程。说它已成为一门显学,从全国高校新闻学专业点的数据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点已达1080个,约460多个学校,20万在校大学生,近5000名在校教师。高等教育几乎全方位涉足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性大学、行业特色院校、地方性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同时,新闻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全国各地社会科学系统、媒体单位、新闻院系都设有研究机构,建有学术组织。

  二是新闻学科发展滞后于当前新闻业的蓬勃发展。具体来讲,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媒体生态变革的挑战。我国新闻学科从报学起步,拓展到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媒体新闻领域,在新闻史学、传统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实践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迭代运用,新媒体发展迅猛,传媒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学科虽然已开始关注新媒体研究和新媒体教育,但以新闻学科建设服务、引领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上,在新媒体人才培养上,都有一定距离。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挑战。中国新闻学科,特在哪里?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如何回应时代的重大问题?如何加强和体现中国新闻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三,提升中国新闻学的国际影响力的挑战。如何通过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传播能力?如何用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讲好中国故事?

  本届年会讨论的主题是“中国新闻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就是本着一种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这是一篇大文章。这次年会,国内外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汇聚浙江传媒学院,就是要共同探讨中国新闻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共享新闻学学术研究前沿成果,共谋新闻学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为中国新闻学建设尽绵薄之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您认为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您觉得我国新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

  李文冰: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哲学社会科学起支撑作用的十一大学科之一。早在2004年,新闻学就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之一。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我国新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我想围绕三个关键词来回答这个问题:传承、转型、创新。

  一是学科框架和知识体系的传承、转型和创新。过去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中心,新闻学学科框架和知识体系的架构都围绕传统媒体实务和经营管理展开,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实践由此在中国确立起来。传统优势不能丢,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闻学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转型和创新,网络新媒体、数据新闻、媒介融合应成为新闻学科体系的新的重要内容。现在教育部本科目录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仍采取传统专业加互联网的模式,在传统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五个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出版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如何转型和创新为互联网+的模式,更加科学地设置专业,我认为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方面。

  二是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传承、转型和创新。传统媒体和大众传播主导人类信息交流的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主要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在传播主体全民化、传播载体个人化、社交化的今天,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既培养传统媒体精英人才,又培养新媒体从业者;既培养新闻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也要为非新闻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既培养职业传播者,也要培养全体民众的媒介素养与传播能力。

  三是学术科研的传承、转型和创新。要拓展研究领域,重视理论创新,从研究传统的实务、经营管理、受众,向网络新媒体、媒介融合、新闻可视化以及公众研究、舆情研究、媒介话语研究等多领域延展和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网: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在您看来,新的媒介环境的变化对新闻传播学教育带来哪些影响?您觉得一名合格的新闻系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李文冰:新的媒介环境的变化对新闻传播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我想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来讲:其一是对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新的媒介环境变化意味着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易得性,自媒体平台正在混淆新闻和信息的概念,新闻的专业性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这一变化让传统媒体生产和媒体人的生存产生危机,进而对这个职业环境产生冲击,自然而然地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对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理想和专业性产生影响。这几年新生入学接受始业教育时,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新闻伦理以及新闻职业的未来问题。其二是对学校传统的新闻教育理念、观念,对人才培养定位,对课程体系、师资结构以及教学模式带来的冲击,传统新闻学和新闻传播教育的边界被拓宽了。但变与不变是辩证存在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们有需要坚守的,比如人文情怀、职业理想;有需要创新的,比如新媒体生态对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新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有五方面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崇高的新闻理想、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三是厚实的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四是高新的全媒型专业技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五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谈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否需要回避新闻自由?

  李文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新闻领域基本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和舆论的关系等问题,二是对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占据指导性地位。如今在中国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框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最大的障碍在于: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的片面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阐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进行规定,这是毋庸置疑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关键在于同时坚持两个牢固树立:一是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政治意识;二是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兼具高尚人格品德和高度复合的全媒人才技能、懂新闻传播规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贯穿新闻教育的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到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教学中去,贯穿到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

  谈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果回避新闻自由问题,那就是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国《宪法》对言论自由作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对西方新闻自由观念要有正确的认识。对于现当代美国大众媒介而言,《宪法第一修正案》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但《宪法第一修正案》对于新闻和出版自由的保障并不意味着言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也不意味着绝对禁止国家对言论的管制,新闻自由是一种受限制的、可克减的自由,它要受到其它权利的限制,如名誉权、隐私权的限制。对于政府而言,任何一个政府,防止诽谤性言论和攻击以确保国家安全,比任何其他社会利益都重要,事实上,美国现在正在推崇正面新闻学。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