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传统媒体直播时代再出发 读者和用户信任的力量

2016-09-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9月15日,中国青年报与“北京时间”联合推出的北京世贸天阶“超级月亮”慢直播的活动现场,“超级月亮”在北京世贸天阶的大屏幕上冉冉升起。
  
  前段时间在一所大学做讲座,交流环节,一个学生说:我早就不看你们的报纸了。听得我心里一沉,常能听到这种“早不看报纸”的唱衰声。我想,下面该是把报纸说得一无是处了。没想到她接下来一番话狠狠地感动了我。
  
  她说,但我爱看你们的报道,在手机上浏览新闻时看到标题或文章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这几个字,会感到很可靠。如今新闻不断反转,评论一惊一乍,印着中青报这个符号的新闻产品让人感到踏实。这几个字在我看来代表着权威、公信、客观,代表着可以信赖,因为这张报纸后面是60多年可信任的历史和一群值得信赖的专业新闻人。
  
  这番话,听得我泪流满面。这番话,更让我们有了转型的自信,有一大群这样的读者在热切地期待着我们。有这样的读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没有理由不创新,没有理由不把我们的新闻产品送到离亲爱的读者近些、更近些的地方。
  
  正是为了不辜负读者的爱与信任,不辜负这份大报65年来累积的感召力,在这个媒体大变革时代,我们不敢有半点儿懈怠,一直担心被读者甩在后面,带着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不断追赶着读者的步伐。读者和用户是媒体的生命,读者和用户在哪里,我们的新闻就会延伸到哪里。
  
  为了离读者更近些,我们力推网报融合,打造24小时中青报在线;我们创建“冰点暖闻”App和H5生产队伍,坚信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我们试水视频直播,在直播态中与读者亲密接触。我们还尝试强强联手,在中秋大直播中开启了与新媒体新锐“北京时间”的战略合作,做强原创内容,拓展推广渠道,以全媒体形态向读者和用户奉献更优质的新闻。
  
  传统媒体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遇到如此大的冲击,如此大的生存危机,但我们深知,舆论场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传统媒体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原创内容。人人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时代,更凸显着独到评论的思想意义;当10万+的声音爆炸让判断远远跑在事实前面的时候,深掘事实的调查报道更显宝贵;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越发凸显专业和深度的价值。而这些,正是中青报的传统优势。我们寄望这些内容生产优势能与北京新媒体集团的互联网优势形成互补,通过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共同成为让读者24小时随手看的主流新媒体。
  
  看报纸的人不像过去那么多,甚至很多年轻人不看报纸了,但人们没有什么时候比今天这样更依赖新闻。中青报人60多年所积累的最引以为傲的最大资产,不是一张纸,不是多大的发行量,而是读者对“中国青年报”这几个字的信任。信任这张纸上那些记者写的文字,信任经由这家报社编辑把关的新闻,信任这份报纸的操守,不僵化、不跟风、不偏激,充满激情又不失理性,坚守理想又脚踏实地。这份信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这一代中青报人,有责任顺应读者的需求,把我们的优质内容扩展到全媒体,让读者在电视上看到我们,在手机上看到我们,在两微一端看到我们,24小时随时随手看到我们。
  
  直播时代我们再出发!亲爱的读者们,无论我们在哪里,报纸上还是直播中,微信端还是客户端,我们定会如昨天那样激情满怀,那样奔跑在新闻现场,那样“用脚采访用笔还原”为你揭开真相。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