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徐炯:期刊融合转型需主动作为

2016-09-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赵新乐

  在即将开幕的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上海将以主宾市的身份盛装亮相。

  作为中国期刊出版的发祥地和重镇,上海期刊在发展中有哪些亮点,融合大背景下的上海期刊又将何去何从?日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

  百花齐放源自丰厚历史积淀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上海期刊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徐炯:上海是中国期刊的发祥地。解放前的上海期刊在中国期刊史上曾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涌现出了《新青年》《向导》《生活》等大量进步和革命期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期刊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期刊出版品种、产业规模、社会影响力快速增长,成为上海文化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收获》《青年一代》《故事会》《电影故事》《大众医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上海期刊业抓住机遇,在开拓中奋进,在转型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老的品牌期刊继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新的品牌期刊不断涌现,《细胞研究》《第一财经周刊》《咬文嚼字》等专精特期刊脱颖而出,继续谱写上海期刊的辉煌。上海现有登记期刊629种,比改革开放初期的266种增长了近136%,居各省(区、市)首位,占全国期刊总数的6.28%。期刊从业人员5000多人。期刊年营业收入13.32亿元,利润总额逾1.37亿元。

  上海期刊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国家级奖项以及各类奖项中都能找到上海期刊的影子。比如,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共评出20种期刊,其中上海《细胞研究(英文)》《社会》《故事会》金榜题名,占全国15%,《大众医学》《咬文嚼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探索与争鸣》获得提名奖,上海大学期刊、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荣获先进出版单位奖;2015年,《收获》《故事会》等8种入选百强社科期刊,占全国8%;《化学学报》《无机材料学报》等12种入选百强科技期刊,占全国12%。获奖数量均为各省(区、市)之首。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中国最美期刊”“优秀少儿报刊”等评比活动中,除在京中央单位主管报刊外,上海入选数多年位居各省(区、市)之首。

  此外,上海高端科技期刊已跻身国际一流,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方面,上海学术期刊入选《科学引文索引》(SCI)等国际顶尖评价体系。据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SCI收录中国期刊共计174种,其中上海期刊有《核技术》《运动与健康科学》等19种,在全国占比10.92%,居各省(区、市)之首。其中,《应用数学力学(英文版)》影响因子在国内力学领域排名第一。

  除了SCI,目前,全球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文献数据库系统MEDLINE/PubMed共收录中国(大陆)期刊109种,其中上海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国药理学报》等14种入选,占13.86%,亦居各省(区、市)之首。其中,《细胞研究》和《分子植物》分别继续在生命科学领域、植物科学领域亚洲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上海学术期刊入选国内顶尖评价体系。上海共有16种科技期刊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占全国175种的9.14%;3种社科期刊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占全国60种的5%。10种科技期刊入选“2015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占全国175种的5.71%;6种社科期刊入选“2015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占全国60种的10%。在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六部门发起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上海多种科技期刊入选。

  数字化是期刊业当下最大挑战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你认为,现在期刊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推进期刊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徐炯:无须讳言,数字化挑战是期刊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在整个纸媒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总局领导下突出重点、克服难点,积极探寻撬动发展的支点,取得了一些亮点。概括起来主要是:深入调研了解一线情况、开展学术期刊清理认定及综合质量评估、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通过新闻出版专项资金和文教结合项目进行扶持引导、举办期刊学术论坛、参加期刊博览会等方式多管齐下,提高期刊质量,提升国际化水平,扩大影响力。通过切实的工作,营造有利于期刊发展的外部环境。

  为推动上海期刊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战略升级,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积极争取专门资金推动报刊数字化转型。2012年新闻出版专项资金(数字出版组)1000万元向报刊数字化项目倾斜。经过组织申报,专家组初评、终评,共有6个期刊项目获得资助。2012年组织期刊单位参与首届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的项目申报,有3个期刊项目获得资助。2013年和2014年分别有11个和13个期刊项目获得资助。

  在总局公布的全国2013年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名单中,在40家报刊社中上海有4家期刊社榜上有名。前不久,在总局公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30佳名单中,上海有两家报刊单位入选,分别是上海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的“打造第一财经数字化、云媒体平台”案例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字阅读平台”案例。我想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重获新生唯有苦练内功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你认为,对于期刊业本身来说,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融合转型?

  徐炯:期刊业虽然也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人员、资金、技术等资源贫乏,很难在新媒体建设上有所作为,有些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期刊应该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力量,改变现有的传播形态,发挥自身优势,为期刊数字化发展寻找出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勇敢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除政府支持外,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期刊业只有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写出转型发展新篇章。走市场的期刊,需要找准需求,提升服务,让阅读期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才有可能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学术期刊要稳步提升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才有出路,要适应国际评价体系,做好服务读者和作者的工作。

  当然,媒体会叠加替代、各有优劣,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但有人认为这一轮变革不是简单的新技术运用,而是底层技术革新。互联网是母媒体,原来的媒体样式都要换一个地基,在上面重新运行。所谓“强制拆迁,异地再造”用在这里非常贴切,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传统媒体,你必须把自己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肌肉,在互联网这个基础上重新搭建起来,才能获得重生。

  学术期刊将面临发展机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你看来,“十三五”期间,上海期刊将面临怎样的形势?上海期刊业将会在哪些方面推进发展?

  徐炯:首先,学术类期刊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作为反映学术研究成果平台和载体的学术期刊受到了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有不少的项目资助都直指学术期刊。其次,大众消费类期刊发展遇到困境。由于阅读资源的日益丰富,读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来安排空闲时间,纸质期刊原有的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被蚕食。再次,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只是载体的不同,传播途径的不同,内容才是真正的核心。以内容为核心的多媒体、多载体传播蔚然成风。最后,期刊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属性日趋弱化。从收入的来源来看,由于传统纸质期刊纷纷创办新媒体,新媒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广告和发行收入,这就很难区分是期刊产生的收入,还是新媒体取得的收入,纸质期刊独立性减弱。

  上海期刊将坚持对接国家战略,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助力。上海期刊业将着力打造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研究平台、决策咨询平台和成果发布平台,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催生科技创新和孵化学术成果的作用;坚持调整结构,把刊号资源配置给办刊能力强,办刊创意丰富并且敢于创新的单位;以项目资金扶持为方向标,推动上海期刊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上海新闻出版专项资金的作用,聚焦传统期刊转型升级,聚焦能较大提升上海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影响力的项目,着力打造高端化、精品化期刊集群;以人才培养为依托,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十三五”期间,要创新期刊人才培养机制,拓宽期刊人才培养途径,增强期刊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重点要加强对期刊出版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继续加强对期刊社社长、总编辑的培训,要加强对英文期刊标准用语和编校规范以及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等期刊出版重点业务领域的培训,完善采编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

  主宾市

  ■上海百年精品期刊回眸

  上海是中国现代期刊的发祥地和出版重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上海期刊紧跟历史的脚步,推动历史的前进,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早在1857年,中国最早的期刊《六合丛谈》创刊于上海。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等20多种期刊、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女报》《东方杂志》等杂志,无不开风气之先。民国初年,上海期刊发展迅猛,内容涉及广泛,启迪了民智,影响了社会。“五四”前后,《小说月报》《科学》等杂志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在上海先后出版的《新青年》《劳动界》《向导》等杂志,为传播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卓有成效的舆论工作,此后“红色杂志”的血脉不断,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期刊事业有曲折,更有辉煌。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期刊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品种丰富、门类齐全、印量巨大、影响深远,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近年来,上海期刊追求卓越,大胆探索,创新融合,成绩可喜。

  本次刊博会上上海百年精品期刊展览分3个部分:红色源流、文化传承、科创先锋。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为了继承血脉,延续文脉,在互联网时代努力奋进,再创辉煌。

  ★红色源流★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色期刊”的发源地。

  《新青年》的出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此后,中共的机关刊物《向导》《前锋》等均在上海出版。“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之后,全国人民救亡、抗日的热情高涨。其中,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力宣传抗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上世纪30年代,左联创办的刊物《萌芽月刊》《北斗》等在上海出版,与国民党争夺舆论阵地。抗战胜利后,我党领导的《民主》《文萃》等刊物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推动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

  解放以后,“红色期刊”的血脉融入了上海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方方面面。其中,1954年创刊的《支部生活》,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广泛影响。

  上海期刊界将珍惜红色传统,与时俱进,发扬光大红色传统的精髓。

  ★文化传承★

  上海是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也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传播重镇。在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上海文教学术类期刊启民智、开新风,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

  上海最早的期刊《六合丛谈》,1857年创刊;最早的画报《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刊;最早的文学期刊《瀛寰琐论》1872年创刊;最早的电影期刊《影戏杂志》1920年创刊;最早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东方杂志》1904年创刊;最早的少儿期刊《小孩月报》1975年创刊;最早的妇女期刊《女学报》1898年创刊……它们的诞生地都在上海。

  解放以后,上海出版的文教社科类期刊品类齐全,阵容庞大,其中也不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如《收获》《故事会》《学术月刊》《儿童时代》《少年文艺》《青年一代》《上海服饰》等,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文化。

  上海文教学术类期刊的历史,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诠释了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科创先锋★

  1876年创刊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开创了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进行科学启蒙、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先河;1915年问世的《科学》杂志,由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和科学活动家发起,是一个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著名媒介。

  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科技期刊发展迅速,至今已拥有360多种。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技期刊,赢得了诸如国家期刊奖、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等众多荣誉。其中《细胞研究》《分子植物》《中国药理学报》《化学学报》《中国光学快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大众医学》《低压电器》《印染》等期刊已成为国内翘楚。中国激光杂志社,上海大学期刊社也已成为集群化、数字化的示范单位。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把上海建设成具有环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伟大工程中,科技期刊更是发挥了专业媒体的优势,承担起了科创先锋的重任,今后必将以更为辉煌的贡献而载入史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