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王一彪在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2016-08-2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8月22日电(记者 燕帅) 由人民日报社、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今天在深圳开幕。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王一彪做主旨演讲,以下是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两年前,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吹响了融合发展的号角。一年前,人民日报社和深圳市举办首届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今天我们再聚鹏城,共同探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下面,我结合人民日报社融合发展实践,向大家作三点汇报。

  一、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的新进展

  一年来,人民日报社推进融合发展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的效果不断彰显。

  第一,我们坚持以加速互联网化为方向,以全面一体化为目标,着力夯实支撑融合的基础架构。现在,中国网民已达7.1亿,手机网民突破6.56亿,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且其发展势头总是突破人们的想象,我们已经很难离开互联网这个语境去探讨媒体发展问题。着眼媒体融合的未来,我们深深感到,一体化这个目标,互联网化这个方向,可以说更加清晰也更加坚定,必须下决心建设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媒体基础架构。

  在实践中我们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报社融合发展整体规划,重点抓好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新闻平台、人民日报数据中心三个项目。其中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和人民网,重在建设面向用户的产品和入口;全媒体新闻平台即中央厨房建设,重在形成适应融合的新闻生产流程和指挥体系;数据中心重在提供云计算能力,运用大数据为融合发展提供底层支撑。这三个项目,正好形成对应着互联网的云、管、端三个层面的基础架构,也成为人民日报社融合发展的三大支柱。

  在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各项目得到有序推进。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3.5版新产品,人民网、手机人民网进行全面改版,中央厨房步入常态化运行,年底前全媒体新闻大厅将投入使用。可以说,人民日报已经初步形成了更加适应互联网传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闻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实现了传播的全天候延伸,大大拓展了人民日报新闻内容同广大用户的对接形式与传播频次。

  第二,我们坚持以新技术新应用为动力,着力打造更受用户欢迎的新闻产品。一年来,我们紧盯各类最新媒体技术,创新呈现方式,拓展传播样式,主动探索将VR、无人机、视频直播、大数据等运用到内容生产中,努力适应用户阅听场景的新转换,努力适应移动传播社交化、个性化、视频化的新趋势。通过我们的努力,涌现出一批让用户自发转发、自主传播的“爆款”产品。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期间,我们现场录制音频,由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总书记的元宵节问候”融媒体产品,全网点击量突破2.5亿。去年9.3纪念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尝试运用VR技术对阅兵盛况进行全景直播。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进行24小时H5形态融媒体直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短视频《Who is Xi Dada?》,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传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两会,新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制作推出《两会朋友圈云直播》、《看,有人把十三五画下来了》等融媒体产品,累计转发超过千万次。前不久所谓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后,由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报道,创造了单条微博阅读量超2.6亿、转发超过300万的微博传播新纪录。

  目前,人民日报客户端已具备相对完善的移动视频直播能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设立数据与可视化实验室,在大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方面持续发力;人民网建立起自己的无人机报道团队。依托人民日报移动传播新格局,我们将不断探索融合报道的新形态。

  第三,我们坚持以重构用户连接为核心,着力扩大用户规模、增强用户粘性。发展新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对准的痛点就是连接断裂导致的用户流失。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我们始终秉承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以人民日报品牌为依托,通过有品质的新闻和有特色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重构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连接。

  我们着力构建完整的移动传播体系,打通社交平台和自有平台,在生产有品质的新闻基础上,积极推动信息的分发与转发,实现观点的分享与传播,进而实现用户规模的扩大与粘性的增强。我们始终关注着用户的关注,感悟着用户的感悟,以此赢得用户的信任。截至目前,人民日报客户端累计自主下载量超过1.4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粉丝合计达到8600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620万。我们还通过与各类资讯平台开展内容合作,以多种渠道、多种载体扩大人民日报的覆盖面、影响力。

  我们围绕服务百姓生活大力布局政务服务,推进政府机关在网上为民办事,用有特色的服务实现主流媒体对信息、资源、用户的连接,提升入口与平台的价值。人民日报客户端先后推出“问政”平台、政务发布平台、公益服务平台,打通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和客户端“问政”板块,已有近2000家党政机关入驻人民日报客户端政务发布厅,推动各地党政机关解答群众各类诉求25万项,有效解决百姓现实困难,被用户称作“为老百姓办事的客户端”。

  二、媒体融合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现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媒体、各种终端不仅进行着新闻资讯、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的竞争,更有观点的交锋、思想的较量,并以其实时性、共享性构成复杂多变的舆论场。对传统主流媒体而言,这种变化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资源向移动端高度集中,使我们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也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提供了机遇。当前,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着大规模的用户迁徙,原有传统媒体和PC网站的信息和服务大范围向移动端转移集中。移动视频直播平台井喷发展,移动出行、支付及生活服务平台竞争日趋激烈,内容、资本和技术都在角逐手机屏幕这块方寸之地,入口级、平台级的互联网巨头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这对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但也要看到,传统媒体与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国有企业等社会各行业有着广泛联系,具有多年积累的线下资源和渠道,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通过合作整合这些资源、用好这些渠道,就能够在新平台、新模式的探索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二,信息传播渠道空前泛化,让主流媒体凝聚共识的工作变得更加艰巨,也给我们通过不同渠道、不同载体扩大影响提供了新的机会。在移动传播碎片化趋势下,传统传播模式正在被多种形态的内容分发所取代,媒体类、关系类、算法类等模式构成了新的信息分发格局,深刻改变着传播的运营方式。现在,人们除使用新闻客户端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外,手机浏览器、垂直社交应用、直播平台、自媒体等都在提供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导致舆论环境日趋复杂,不同用户和社群对信息的需求、对事件的态度日渐分化,舆论生态面临内容失真、观点极化、语言低俗、情绪失控的挑战。众声喧哗之下,迫切期待可信的新闻、理性的评论,主流媒体主动发声、权威发布的价值就得到提升。这是实现网上负能量与正能量此消彼长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第三,新技术新应用的迭代明显提速,让传统媒体在技术领域的短板更加凸显,也使我们有可能利用新的切入点实现弯道超车。在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大背景下,互联网领域创新不舍昼夜,涉及到软件,也涉及到硬件,既包括产品形态,也包括服务业态。对传统媒体而言,技术应用研发先人一步或许并不容易,但保持对技术的饥渴并积极运用,却现实可期。做出最优秀的内容是媒体第一位任务,至于用什么介质来传播,则可采取“拿来主义”。近年来,人民日报社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形成多语种账号群,粉丝总数超过2600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此外,传统媒体还能够以内容制作为根本,借力互联网领域的资本运作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实现以变求生存、以变求发展。

  第四,移动端增长开始进入平台期,使主流媒体进一步扩大用户的难度更大,也让有品质、有特色的新闻产品价值得到凸显。据最新统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16年二季度增长处于停滞状态,虽然我国国内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仍有稳定增长,但总体上已从爆发式增长进入平台期,同时主要社交媒体用户增长也趋于平稳。在这样相对平稳的增量之下,用户拓展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72%的新闻客户端用户数量没有过千,这对很多尚在成长期的融合项目确是极大挑战。而那些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模式创新的产品,又往往成为用户欢迎的稀缺品。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找准定位,突破同质化的窠臼,就能够抢占到新的发展机遇。

  三、未来媒体融合工作的着力点

  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期,任务艰巨,前景可期。真正做到 “融为一体,合二为一”,需要我们精准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践中,应强化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导向引领。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舆论格局如何变化、传播形态如何创新、受众需求如何多样,都必须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忘初心、不忘根本。众声喧哗中需要有思想的“坐标系”,乱云飞渡中需要确立价值的“主心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既是对所有媒体的要求,也是新兴媒体应尽的职责。在舆论生态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尤其需要我们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政治家办网要求,增强政治定力,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实现优质新闻内容的多元传播,壮大主流舆论,传递主流价值。

  二是强化技术驱动。互联网传播是技术催生的,新媒体升级一刻也离不开技术。从补齐技术短板到强化技术驱动,不是单纯找几位会写代码的人就能够轻松实现的,这是媒体融合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员技术意识,无论从事哪类工作,都应从传播效果最大化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把技术提供的一切可能性用足用好;要注意捕捉技术最前沿,进一步完善产品和渠道的布局,不放过互联网发展的任何新机会;要抓紧建立媒体技术的孵化创新机制,把所有适合媒体传播的最新技术运用到融合发展中来;要探索建立多样化技术合作共享平台,通过广泛的跨界合作,推动媒体融合加速发展;要大力度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完善激励办法,打造一支视野广阔、能力一流、善于创新的技术队伍。总之,要把技术创新与应用作为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快推动技术由“支撑性保障”向“引领性保障”转变。

  三是强化产品创意。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刷新,必然带来用户阅听习惯的革新,媒体内容生产如果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核心竞争力也可能被消解。这种适应需要创意,如果没有创意就像有火药缺少导火索,无法实现爆发式传播。创意从哪里来?归根结底从实践中来,从人的头脑中来。一年多来,人民日报社一些被热传的融媒体产品,大都是80后90后编辑记者创意制作的。全面强化产品创意,必须形成鼓励创新的考核机制,探索合作众包的共享机制,让创意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改写融合传播的新纪录,创造融合传播的新高度。

  四是强化机制创新。未来融合发展必须在“做增量”的基础上“改存量”,朝着一体化目标和互联网化方向,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围绕内容生产、技术支撑、平台运营、用户推广、经营拓展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革攻坚,打破束缚融合发展的旧藩篱。要全面推行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适应融合传播需求的全新采编机制,努力把报社各类传播资源聚合起来,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利用、多样呈现、多元传播。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围绕重点项目多渠道加大保障力度,拓展经营空间,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人民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报社融合发展将向纵深推进,我们希望继续得到领导部门、地方政府、媒体同行们的指导和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挑战与机遇,共同肩负起职责与使命,创造融合发展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