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江西出版集团业绩靓丽7家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前列2016-08-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邓芳等
中文传媒用实力擦亮品牌 □邓芳 近年来,中文传媒秉承工匠精神,抓好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扎实推进出版主业“10+N”转型升级工程,大力抓好重大出版工程“种子库”建设,加强专题选题规划,打造品牌产品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在2015年度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排名中,中文传媒旗下7家图书出版社在全国556家图书出版单位中进入了前269位,其中2家进入前50位、3家进入前100位、6家进入前200位;在256家地方图书出版单位中进入了前72位,其中2家进入前20位、4家进入前50位。从出版社分类排名看,各出版社也纷纷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29家少儿类出版社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排第二位,位列地方少儿出版社第一;在全国32家美术类出版社中,江西美术出版社排第二位;在全国37家文艺类出版社中,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排第九位;在全国180家社科类出版社中,江西人民出版社排第20位,中国和平出版社排第77位;在全国35家教育类出版社中,江西教育出版社排第13位;在全国83家科技类出版社中,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排第35位。与2013年相比,中文传媒旗下出版社2015年总进位数为227位。 成绩的取得,源自于中文传媒不断坚持挺拔主业的认知,源自于对传统出版主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步步深入,源自于“内容为本、平台为王”理念的贯彻实施。 内容为本 图书出版的坚持与守望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出版人的首要价值,而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则需要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从2013年至2015年,中文传媒旗下出版社连续两年在全国556家图书出版单位综合评价排名中有了飞速地跨越,这与中文传媒坚持“内容为本”,持续推进“内容创新”,扎实开展“内容管理”,大力推进出版主业转型升级的“10+N”工程、出版社精准定位工程、重大出版工程、市场畅销书工程、好书复活工程、电商标配工程等紧密联系。 2015年,中文传媒入选国家级奖项、资助、主题活动项目的出版物为49种,同比增长16.7%,其中8种出版物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有4个正式奖,29种图书列入国家级主题出版活动推荐书目。输出版权228种,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综合排名跃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第二;策划的中美人文交流活动入选2015年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重点活动,并获总局优秀活动奖。 今年以来,中文传媒已有10种出版物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类主题推荐目录,其中《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等3种图书入选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8个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数量实现翻番。30个项目成功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规划,超过“十二五”期间入选总数;《亲子》《小星星》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少儿报刊”。走出去方面成功输出87种。智明星通“脑洞”二次元原创绘本《山海奇谈》全球多种语言版本同步网络连载,阅读量突破2000万。《烟》等4种图书入选国家走出去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中文传媒旗下智明星通、江西华奥印务有限公司入选“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2016印度新德里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期间,江西出版集团荣膺卓越出版商成就奖。同时,打造的“赣台、欧美、中韩”等版权交易平台取得重要成果。中文传媒旗下出版社与台湾9家出版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与英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在南昌举办的“2016中韩图书版权交易会”,吸引了韩国26家出版社和60多位韩国出版人士参展,展出图书2800多种,是江西出版文化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实现版权输出引进200多种。 选题策划是出版能力的体现。中文传媒建立了重大出版工程“种子库”,由总编辑、编辑、专家作家组成团队精选重大选题,并邀请国内专业人士对其反复打磨认证,让“种子库”里的好选题生根发芽。 中文传媒高度重视选题论证和策划,对于重大选题从不缺席。仅2015年就召开各类重大出版工程项目调度会、选题论证会等20多次。如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发掘,中文传媒在第一时间“嗅”到了它的出版价值,及时开展选题论证和专题策划,率先在全国出版了《发现海昏侯》《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海昏:王的自述》等精品图书,市场反响热烈。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中文传媒旗下各出版社提前策划,已推出《汤显祖戏曲全集》《并世双星——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玉茗堂书经讲意》(影印版)等12种出版物,让东西方经典文化作品“牵手”,上演穿越百年的“汤莎”时空对话。此外,中文传媒还围绕“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井冈山精神、‘党建+’、‘瓷上世界’、建军90周年”等策划了诸多选题。 图书市场的反响是出版社实力的证明。一本图书上市1年突破300万册的销量,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摆渡人》一书做到了,也刷新了中文传媒单本书完整年度销量的历史纪录。据开卷数据统计,今年1—7月,在全国零售市场,中文传媒在全国出版集团中整体排名同比上升2位,位居全国第九;在文化企业30强出版发行类集团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五。今年以来销量5万册以上的图书有120种,同比增长60%;10万册以上的图书有45种,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0万册的预计可超过80种。 平台为王 图书营销的变革与创新 按照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一起抓的理念,中文传媒市场出版物比重大幅上升,畅销书工程开始发力,全国市场占有率提升。 2015年,中文传媒出版主业实现营业收入26.38亿元,利润4.03亿元,分别超预算的5.11%和11.98%,同比增长19.69%和25.72%。其中,市场出版物实现销售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53.87%。市场出版物收入占出版物总收入比重达40%,同比增长11.69%。全年销售10万册以上的图书54种,同比增长35%;5万册以上的图书90种。教材教辅销售收入为31.38亿元,毛利润为9亿元。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文传媒营销渠道的变革和创新。以电商为例,中文传媒早在2006年就开始陆续建立起网络销售的平台。随着“电商标配工程”的深入推进,线上销售平台已经成为各出版社重要营销渠道。今年上半年,中文传媒电商实现销售码洋1.76亿元,同比增长19.57%;实现销售收入8188.34万元,同比增长19.79%。目前正在与专业电商销售团队接洽,拟引入专业团队打造中文传媒天猫旗舰店,提升电商销售相对薄弱的出版社的网销能力。 与此同时,主动策划营销活动突破了传统渠道。今年全民阅读季期间,中文传媒组织旗下8家全资、参股出版社和发行集团百余家市县分公司共举办活动50余场次,并邀请曹文轩、杨红樱、敬一丹、白岩松等知名作家、学者近20人举办公益讲座,吸引万余名读者参与,也将图书销售推上了高潮。 今年3月,中文传媒还与江西省图书馆合作建立赣版样书库,双方借助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全面收藏赣版出版物,构建完善的赣版出版物藏书体系,达到全面收藏、集中展示、广泛利用的效果,树立中文传媒的社会公众形象,搭建起了又一融合发展的优质平台。 分社裂变 出版资源的整合与拓展 对传统出版主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勇于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善于开发并整合各类资源。 今年,中文传媒继续推进出版社分社裂变工程,各出版社计划新增18家分社,通过整合出版资源,形成各类优质资源互补,拓宽出版企业发展的边界。目前,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九江分社、江西科技出版社的江西中医药大学分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等12家都已挂牌成立,江西教育出版社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共同建立实习基地,并与江西师范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即将成立分社打下坚实基础。分社裂变激活了编辑的思维,丰富了选题的种类。各出版社的分社裂变是基于出版社自身特色、定位,结合地方、高校的优势建立的新模式,分社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挖掘、整合各类出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和内容创新。 不仅仅是在国内省内重点城市、高校等设立分社,各出版社还正在将平台延伸到海外。今年4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确定了将首家海外出版社设立在欧洲文化和出版中心德国法兰克福,计划在今年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亮相。江西美术出版社正在推进设立英国分社,江西教育出版社筹划设立加拿大分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则将触角伸入了“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国家柬埔寨,计划与柬埔寨孔子学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并探索在当地设立分社。 制度创新 “10+N”的建立和执行 出版市场开拓的秘诀藏身何处?中文传媒总经理傅伟中始终认为,出版社市场蕴含在分发渠道的秘密中、蕴含在内容资源的整合中、蕴含在经营平台的价值中、蕴含在线性思维的更新中,更蕴含在机制体制的创新中。 为此,中文传媒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制定了全面推进出版主业转型升级的“10+N”方案,包括创设中文传媒畅销书排行榜、优化各板块的考核方式、优化各板块自有资金使用模式、统筹内部期刊资源、创设转型升级发展配套资金、统筹公司内部的教育出版资源、创设国家级出版资助项目配套资金等内容。 为促进出版主业发展,中文传媒还将绩效考核和各项奖励制度明晰化,激励出版板块的创新发展。为强化编辑队伍建设,中文传媒通过组织编辑沙龙、编辑大讲堂等方式,促进内部交流,培养人才队伍。 中文传媒出版板块在转型升级、开拓市场方面已交上了可喜的成绩单,“内容为本、平台为王”的经营理念已然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今后,中文传媒出版板块仍将秉持工匠精神,不忘初心,保持对传统出版的坚持与守望,继续探索融合发展新的变革和创新,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 出版赣军夯实文化产业领跑地位 □邓芳 2015年,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江西出版集团因其靓丽的业绩和发展质量的“成绩单”相当抢眼。 8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江西出版集团在全国图书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第三位,较2014年前进一位。江西出版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文传媒)在中国内地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排名也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报告》指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不断深化,“传媒+互联网”“传媒+金融”“传媒+服务”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这一趋势恰与中文传媒推进“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推进“互联网+”,落实“文化与科技、金融、市场”三大深度融合的转型路径不谋而合。 主业挺拔—— 三家出版社跻身分类出版单位前十 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出版,传统出版在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着力打造精品力作。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图书出版业平稳增长:全国共出版图书47.6万种,较2014年增长6.1%。图书出版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同样保持增长。 在各分类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中文传媒旗下3家出版社分别进入了类别前十。其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全国29家少儿类图书出版单位中名列第二,继续保持地方少儿社第一的领跑地位;江西美术出版社在全国32家美术类图书出版单位中排名第二位,名次前移一位;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在全国37家文艺类图书出版单位中位列第九,名次前移一位。 这份成绩的取得同中文传媒在出版领域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密切相关,与中文传媒大力推进出版主业转型升级的方针密切相关,更与中文传媒大力实施的推进出版主业转型升级的“10+N”工程、重大出版工程、出版主业电商标配工程、精准定位工程、好书复活工程等紧密联系。 据统计,2015年,中文传媒入选国家级奖项、资助、主题活动项目的出版物为49种,同比增长16.7%,其中8种出版物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4个正式奖,29种图书列入国家级主题出版活动推荐书目。2015年,中文传媒输出版权228种,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综合排名跃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第二;策划的中美人文交流活动入选2015年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重点活动,并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活动奖。 与此同时,图书出版的经济效益凸显。2015年全年共出版图书10878种,其中新书4370种,重印再版书6508种,重印率达59.83%。出版业务全年实现收入23.75亿元,同比增长12.12%,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25.36%。 中文传媒此次跻身各类别出版单位前十的3家出版社,诸多亮点应接不暇。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出版品牌更是深入人心,其在2015年全国少儿类销售排行前500名中占据41种,在地方少儿出版社中遥遥领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摆渡人》和《纸牌屋》系列销售量分别突破140万册和120万册,成为广大读者认可的精品。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名窑》、《美术馆的历史》被列入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资助总额为132万元;《全像中国三百神》输出韩国,被列入2015年“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重点奖励项目。 并驾齐驱—— 发行印刷两大集团总体经济规模均在全国前列 《报告》指出:全国发行集团在收入、资产和利润规模等方面呈现显著增长;印刷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有所增长,但利润总额有所下降。 在此次公布的发行、印刷两大集团总体经济规模排名、平均资产总利润排名中,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和平均资产总利润均进入了前十,其中总体经济规模位列第五,平均资产总利润率位列第三;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进入前十,位列第二。 中文传媒旗下两大集团能够跻身全国前列得益于中文传媒制定的转型升级战略。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按照“渠道变革、业态创新”的要求,通过转型升级,整合多元业态资源,形成了“新华矩阵”,明确提出了致力于成为“中国书业融合发展的领跑者”的目标,把发行集团由单一的书店发展成为集图书发行、在线教育、科技物流、新华壹品、院线、文化餐饮、数码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集团和文化消费一站式平台。2015年,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实现销售净收入63.2亿元,利润5.82亿元,占据中文传媒半壁江山。自2009年改制以来,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年均利润增长率达到51.72%,被同行业称为“创造了书业效益增长的奇迹”。同时,教材收入在总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已经降至19%以下,成为全国同行业教材业务收入占比最低的发行集团之一,基本形成了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多元业务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按照“营销为王、资源整合、管理升级”的思路,积极与市场接轨,在保障“质”与“量”的同时,大力拓展印刷品多样性和丰富性,积极发展数码印刷、绿色印刷、绿色包装等项目,并入选了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和中国印刷企业100强企业等。 文化领军—— 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此次报告中,凡是在总体经济规模、平均资产总利润能够进入全国前列的出版集团,无不在其发展中植入了多元融合的基因,而创新与升级则是其发展的新常态。 能够创造出版、发行传统主业与新媒体新业态的靓丽成绩,江西出版集团、中文传媒拥有的是突破常规的勇气,构建的是全新的价值体系和商业模式,走出的是一条传统出版与新兴业态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化融合的全新道路。 2013年,江西出版集团率先突破地方出版集团的传统发展框架,明确了“一体两翼、互动发展,一业为主、多元支撑”的全新构架,在大力提升传统出版主业的同时,全力拓展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地产和资产经营等多元领域,实现了全集团产业布局的延伸、发展领域的多元和发展格局的拓宽,引领了集团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在此次《报告》中,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排名竞争激烈,中文传媒以营业收入第二、利润总额第三的优异表现得到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在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三驾马车”的地位。 近年来,中文传媒按照“内外兼修、双轮驱动”“内容为本、平台为王”“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经营思路,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和市场的融合,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的延伸、发展领域的多元和发展格局的拓宽,大力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振兴出版主业,有效注入互联网基因,不断做实并购重组,努力构筑经营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过去一年,中文传媒连续第5年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成为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上证380指数样本股和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样本股。2015年,中文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16.0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5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资产97.60亿元,总资产176.07亿元,与2010年上市之初相比,分别增长370.55%、299.72%、286.38%、345.85%。与此同时,中文传媒多项指标居全国同业前列,并在全国2800家上市企业中获“2015中国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家上市公司”殊荣,位列全国同行第二,江西上市公司第一,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中文传媒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指引下,始终坚持“产业积累资本、资本反哺产业”双轮互动并驾齐驱,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市场”三大融合,构建“传统核心主业、科技新兴业态、资本创新经营”利润格局三足鼎立,其在资产规模、市值增长、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均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未来,江西出版集团、中文传媒将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指引下,着力打造优强的“互联网+”现代出版传媒上市企业,为社会各界和资本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体经济规模和总量位居全国第五,经济效益挺进全国第三 江西新华创造书业效益增长奇迹 □邓芳 刘海峰 在全国新华发行系统正在找寻业态变革与渠道创新的出口时,江西新华发行集团组建的“新华矩阵”,已展现了书业融合发展领跑者的姿态。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国新华发行系统经济规模和总量排名中位居第五,经济效益居第三,这是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连续3年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阵营,继续保持了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自2009年改制以来,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年均利润增长率达51.72%,被同行业称为“创造了书业效益增长的奇迹”。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涂华认为,“奇迹”的背后,是源于江西新华挺拔主业、渠道变革、业态创新、平台战略四大举措,书写了全新的“发展故事”,推动成为中国书业融合发展的领跑者。 夯实主业 体验式营销打造文化聚合力 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江西新华文化广场,是全国同行业第一座大型一站式文化消费综合体,业已成为南昌的文化地标之一。这里不仅是爱书之人看书、购书之地,还是参加各类签售、讲座、沙龙的文化共享之地。 17位作家、340场、150多万读者参与……这是江西新华在忙碌的2015年收获的成绩。这一数据也创造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开展营销活动的最新纪录。 为改变以往图书发行坐店等客等传统销售方式,江西新华发行集团确立了“以营销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开展个性化、主题化、具有良好互动性的营销活动,不断提升消费体验,持续打造卖场的文化力,带动读者主动参与活动和购书。 今年上半年,江西新华发行集团组织的营销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接地气,全省门店店内组织营销活动200余场,其中江西新华文化城开展110场,签售、讲座、沙龙、阅读分享会、艺术展览、名家采访等活动精彩不断,进一步把店内营销活动场景化、社区化、体验化,图书销售较同比增长39%。 店外的大型活动同样成效良好。以2016年“世界读书日”为引爆点,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护苗2016·绿书签”活动,曹文轩、杨红樱、六小龄童、晓玲叮当等13位一线作家鼎力支持。该活动走进全省100所中小学,15万中小学生参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午夜新闻》予以专门报道。 此外,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还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投放500台自动售书机,让爱书之人在社区、医院、地铁、车站等地自助购书,打通线下购书的“最后一公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推进全民阅读。 渠道变革 发行网点向城市文化空间转型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经营举步维艰。如何在困境中突出重围?涂华看来,唯有探索渠道变革,才是出路——向城市文化空间转型,形成区别于网络经济的文化感和竞争力,才能把读者留在书店。 2015年11月7日,由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第一家红色书店——井冈山红色书店投入运营。这家400多平方米的小书店,把图书和浓郁的红色文化元素巧妙融合,集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大众阅读、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四大功能于一体,开创了红色文化主题特色书店的新实践。书店经常举办各类体验性文化活动,周末定期举办的“朗读者计划”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参与,迅速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活动中心,人流量增长40%,销售收入增长200%,荣获“2015年度十大实体书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在南昌新华文化广场形成多元成熟的商业模式后,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迅速在九江、上饶、新余、吉安等地建设文化城。九江新华文化城经过改造升级于今年“世界读书日”开业,融合了图书发行、名家书画、文化创意、文化休闲、亲子互动、电子通讯、文教用品等业态,构建集体验化、社交化、信息化的一站式文化服务平台,为全民阅读提供更舒适的文化空间。 业态创新 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转型战略,造就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在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具有独创性的“新华矩阵”显示:江西新华打通了文化产业上下游的价值链条,形成了大文化产业格局。 早在2006年,江西新华就开始了多元化经营的尝试,其中最重要的拓展方向就是第三方物流。经过10年的发展,江西新华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已成为其优势业务板块,年销售收入最高达到11亿元,居全国同行业规模之首,并被评为“4A级物流企业”和“全国物流先进企业”。 目前,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正着手打造现代出版物物流港,以南昌物流中心为总部,在九江、上饶、抚州、景德镇、宜春、萍乡、赣州等7个地市建设物流分中心,搭建覆盖全省的骨干物流网络,今年年内将整体投入运营。同时,与中国出版集团等合作,建设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出版物物流中心——北京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将成为全国的出版物物流枢纽。 多元业务并驾齐驱的产业格局还在不断拓展:江西新华与江西教育传媒集团组建江西新华壹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全省开设了405家新华校园超市,在销售图书、文具、日用百货等产品的同时,叠加电子书包、在线阅卷、智慧校园、物流等业态的运营,打造江西省最大的教育文化流量入口平台;与IBM、江西移动、江西电信等品牌企业合作,建设“点亮课堂”智慧教育云平台,植入“人教e学”、“人教数字校园”、学科网、北教传媒、腾讯课堂等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产品,目前已进入江西省500余所学校,覆盖近4万名教师和60万名学生,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同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在线教育平台。 涂华表示,这些重点项目在出版物发行的传统主业之外,开辟出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传统主业与新兴业态高度融合的产业发展平台。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形成了梯队发展的态势。随着这些项目陆续投入运营,未来的持续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增长方式将更具韧性、更加平衡、更具有包容性。 平台战略 打造互联网经营与服务平台 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江西新华以O2O体系建设为基础,持续对接线上线下资源,构建了互联网经营与服务平台。 经过科学研究和规划,江西发行集团确立了自有B2C线上销售平台“新阅网”+微信商城+手机APP的O2O系统建设框架,以这3个在线入口构建整体的互联网经营与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在客户资源、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等层面实现共享、协同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江西新华发行集团通过完善O2O系统功能和升级会员系统两项措施,对会员信息、消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目前,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在卖场内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读者进入书店后会立即被系统识别。全省所有门店均开通了移动端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支持提书卡、银联卡等支付工具,是目前全国同行业线下实体门店支付方式最丰富的O2O系统。同时,江西新华发行集团为全省流通的提书卡建立全省统一的会员管理体系,读者持卡可购买线上线下所有业态的商品。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打造互联网经营与服务平台的另一个大手笔,就是构建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行业标准体系。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成为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行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单位。在今年4月26日召开的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会上,江西新华发行集团阐述了标准系统制定工作的思路及目标。 涂华表示,“制定物联网技术应用行业标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的结合,打造全国同行业共享的智慧出版发行行业云平台,这个平台一旦建设好,对出版业而言将是一次管理的革命。”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涂华说,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正是通过不断创新,制定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致力于成为“中国书业融合发展的领跑者”。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