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视点丨“线上”连“线下”:传统文学新“转机”2016-08-0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9日电(记者廖翊)“电脑时代可以不食周粟?”多年前,一位中国知名诗人如此发问。事实证明,“码字”技术之变没有困扰当代中国作家诗人。 进入新媒体时代,这些用键盘敲打出来的故事与诗行如何“对接”读者、找寻存在感? 在此间于内蒙古乌兰察布举行的全国文学名报名刊主编论坛上,“新媒体环境下文学报刊的机遇与发展”“文学的品质与文学”成为论题。 新媒体:为传统文学“插翅” 前不久,作家陈忠实、杨绛去世,《当代》杂志迅速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自有媒体平台,发布消息表示哀悼,推送两位作家在杂志刊登作品的相关文章,转载量达四五万人次;电影《百鸟朝凤》公映后,《当代》发起文艺片的命运与境遇讨论,成为网上热议话题,引发公众对电影母本小说的关注…… “互联网和新媒体正给传统文学期刊带来转机,一些雪藏于传统报刊的优秀作家作品,正通过新媒体被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到和分享。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学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当代》杂志社社长孔令燕说。 孔令燕介绍,通过电商平台、数字出版、新媒体平台以及其他品牌推广工作,创刊37年的《当代》杂志已从单一纸质版变身为立体性、全方位的“新”杂志。通过电商平台,2015年前3个季度的订单数超过2014年全年订阅量,今年则开始了微商销售。 上海的《文学报》与新浪网、腾讯大家、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大大提升了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影响力;并通过“文学报小铺”,形成直面读者的新媒体收费机制。 “《文学报》官方微信目前已拥有近10万的订阅用户,微信推送文章平均每天总阅读次数约6500次,在具有时效性的重大自主选题上经常能收获两三万阅读量,拥有了超过10万阅读量的篇目。”《文学报》总编辑陆梅介绍。 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文学报刊已开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等,基本建立起数字化阅读系统。 资源共享 创新发展 论坛期间,演示了正在测试中的、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着力建设的“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微信公众号。此一基于整合国内文学类报刊资源、推进全民阅读、服务作者读者、繁荣当代文学理念而诞生的“新媒体”,得到“全国文学报刊联盟”100多家成员单位鼎力支持。 陆梅表示,他们通过新媒体运作,加强了对文学期刊的关注,接入了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微信公众号,通过沟通交流和资源互换、整合,在转型期间彼此壮大力量,共同走好纸质报纸、刊物的新媒体之路。 她认为,创新,对于新媒体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在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上,引进众筹策划模式。既减轻了报社成本压力,又满足了读者的文化兴趣点,为持续开展活动提供了长期支持。这种模式也将运用在文创产品之上,报刊长期累积的文艺资源、作家艺术家资源将成为文创内容最好的支持。” 与会者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将更好地发挥其从内容复制到内容生产的转变,从而向创作者、评论者、读者、消费者、线上线下等提供更加丰富的文艺内容,文学报刊的作用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执掌“航灯”,不忘初心 置身新媒体时代,面对喧嚣的市场,传统文学报刊应秉持什么样的理念? “文学报刊应是安静的常态,编辑应是平静的心态。大家不该是风光的角,而是默默无闻的主。”重庆文学期刊《红岩》主编刘阳说,“市场有时是不认精神品质和思想价值的,而文化产品通常是在传播中体现价值的;越纯粹,越有力量。” “文学是人生的航灯,当代文学报刊的执掌者应该坚信、坚守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中华文学选刊》主编谢欣表示,文学报刊一个很大的任务是培育市场,应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传播优秀文学作品,推出文学新人,推动文学创作。 孔令燕认为,在创作浮躁、快餐文学畅行之时,文学报刊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体现应有的抉择和责任。“在出版图书的时候,应该不断去寻找那些接近经典文学标准的精品。当这些精品成为图书面世的时候,将带给人们长久的精神滋养。”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强调,从鲁迅到莫言,其作品都是以文学报刊为载体走向大众、走向世界的;任何时候,文学报刊都是中国文学繁荣发展的主要阵地,必须加强阵地建设。 “中国当代如此众多的文学报刊,都有一个很好的创刊宗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方向。主编的审美、眼光、心境、操守,决定了文学报刊的发展与未来。作为网络时期文学报刊的掌门人,必须牢记宗旨,不忘初心。”何建明说。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