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未来出版做加法还是做减法?2016-07-04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赵冰
近些年来,“互联网+”几乎成为一个万能的词汇,可以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也为出版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但对出版业而言,似乎不光是互联网,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几乎都成为出版人关注的对象,有人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出版+”。 6月26日,在广西师大出版社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上,众多资深出版人、媒体人围绕“出版+,深圳+”的主题展开了探讨。甚至有观点认为,出版业的未来不光是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一种文化和两种身份 在大众的心目中,出版社往往就是“出书的”,特别是纸质图书,偶尔也会涉猎一些电子书;而出版就是生产出版物。《晶报》深港书评主编刘忆斯说,实际上,出版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也包括“出版+”这个新的概念。他说,现在普遍流行“逆文化”概念,而出版社可以定位成两个逆文化的身份,他说,“第一,是‘复合式的媒体人’,出版本身也是一种媒介或者媒体,我们可以与其他行业,或者其他合作方进行合作,也可以作为中间的媒介促成行业间的合作。第二,出版社还有出版机构,是不是可以作为“文化的服务商”,包括定制服务以及各种形式提供文化和定制文化的服务商?一个是媒体人,一个是服务商,这是我个人的角色安排。” 在刘忆斯看来,“出版+”的概念就是探索传统出版概念之余的延伸性和多元性,以及各种可能性的展示。他将广西师大出版社人文分社和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深圳的成立,看作是两种不同的身份:一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深圳的加入,二是深圳有自己的精神气质,也有自己的内涵,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是一种反哺。这两者有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价值关系。他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它自身的特点进驻深圳是不是可以让深圳的出版事业更加细致化、精致化,或者更加准确和多元?能不能带来这样的影响?能不能为深圳的文化进一步的开拓和挖掘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出版+”,+什么? 著名学者黄子平在发言中提出,“出版+”是加什么?他认为,读者是最重要的,读者之间需要形成互相的认同、共同的欲望、共同的形象,这些人通过阅读,通过对阅读的交流产生某种凝聚力。 优酷土豆文化中心总制片人姚文坛也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科技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变化,出版行业在互联网时代怎样服务于读者,变得更加重要。“我在过去的十几年也在想一个问题,尤其是前五年,大家都在做数字化出版转型时,有很多出版社跟kindle以及很多平台,在做电子化阅读。在内容提供商、平台商之间,到底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什么?在现在移动手机使用高频的时代,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行的,因为我们竞争的是用户的时间。大家也会发现互联网现在逐渐社群化、分众化和垂直化,在这样的垂直领域,我们能否静下心来为读者真正的需求做一些更个性化的服务。” 姚文坛提出,每一个产品线的内容也是互联网社交媒体圈子发展之后更个性化服务的思维。我觉得“出版+”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个时代真正要为读者服务的是满足他贴身的需求。比如说你出版关于茶的知识,是否可以让读者有更多的体验;有体验了还不够,能否形成社交群体的交流;交流还不够,读者能否第一时间进行购买。你把读者的需求,归为到人的最基本需求的层面,去做这个时代的内容和基础线性、多维度的服务。为读者服务,跟着读者共同成长是“出版+”非常关键的一点。 “出版+”,怎么+? 资深媒体人绿茶十多年来一直参与“十大好书”的评选工作,能够体会到深圳在阅读板块的用心和努力。他认为,从出版的角度来看,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其实都是在做“出版+”,但做的并不算成功。“互联网+”“深圳+”等一系列“+”的概念都有极大的拓展空间,但在出版领域,就连互联网和出版嫁接的种种探索目前都始终没有完全成功的案例出现,“互联网这么鲜活的技术手段和模式,都很难和出版形成嫁接,‘出版+’真的不容易。”在绿茶看来,目前的“出版+”是一个死结,因为当前行业的普遍状态是,恨不得把每一本书都做出“+”的概念,每一本书都能赋予它一些文创、视频和音频。绿茶认为,这实际上很难实现,传统出版人,对“+”的内容和一系列跨界合作事宜并不熟悉也不专业,所以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出版业是特别典型的内容行业,内容行业的创新用互联网的说法是内容创业。内容创业是特别漫长的过程,就像做公众号一样,做一个原创内容的公众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慢慢地增加用户,实现自我价值。所以绿茶认为,“出版+”也需要慢慢沉淀锤炼,才能形成叠加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出版最核心的是人和人的沟通过程。就像新民说的‘成为更好的人’。出版是一个特别“人”的事情,你和作者的沟通以及整个出版流程都是一个“人”的叠加过程。如果没有这样一种交流和存在感,其实很难做到出版一下子就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 互联时代的“出版-” 研讨会上,绿茶强调了另外一个概念,“出版-”。他说,“大家都在谈‘出版+’,不知有没有人想过出版行业每年40多万的出版量,我们业知道未来的出版物有可能会变成全新形态,因此我觉得多年以后出版很有可能呈现“-”的概念,大家其实慢慢在做减法。现在之所以都在提“+”的概念,其实是为了尽快把基础建设做好。 ‘出版+’概念谈的过多其实是对内容的损害。对于一个专业的出版编辑来讲,赋予他的其他内涵太多,会使他把真正做出版的初衷理念丢了。如何把一本书做好,是出版最核心最有竞争力的东西。互联网特别强调一个词叫“垂直”,其实出版是一个特别垂直的东西,如果你再给它加太多的附加值,有可能会把垂直的概念丧失掉。我做了很多公众号,可是我发现自己做不好,但是那些做垂直领域的号做得就很好,我就是给自己加了太多东西,反而做不好了。” 此外,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新闻出版处胡新华,《生活月刊》主编张泉,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书评周刊主编朱学东,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问永宁,《南方周末》副刊总监刘小磊,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经理孔令军,《经济观察报》书评主编刘玉海,澎湃新闻文体中心总监石剑锋,“学而优”书店创始人陈定方,北京青年报资深记者罗皓菱等也在研讨会上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出版+”概念的理解。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