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发布 中国新媒体在世界新媒体格局中表现强势2016-06-23 来源:百道网 岳尚华
【百道讯】2016年6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显示,2015年,新媒体进一步深度嵌入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生活,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平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互联网+”成为媒体深化融合的新引擎,网络舆论影响政府决策和中国政治进程,中国新媒体战略传播力量在全球传播变局中凸显。 据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规模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2亿;网站数量达到423万家,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保持全球第一;上网人群占比从2015年的85.8%提升至90.1%;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网络经济以30%以上的速度发展;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使用率均在80%以上;2015年,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97亿元,同比增长36.1%,占中国广告市场份额接近50%,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增长80%,达到147.7亿美元。新媒体进一步深度嵌入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生活,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新媒体在世界新媒体格局中有强势表现。截至2015年底,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微信凭借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会话数量,成为全球社交应用软件的领先者。有关中国智能手机的年度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突破4.38亿部。其中,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华为分别列市场份额第一、二位。这些数据和事实表明,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中,中国新媒体行业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蓝皮书显示,2015年我国新媒体发展呈现出八大态势:一是互联网已经深度嵌入到我国社会民生、经济各个层面。二是互联网平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三是“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正在形成。四是全球网络空间犯罪日益突出。五是“互联网+”成为媒体深化融合的新引擎。六是报业新媒体、新三板纷纷挂牌。七是政务新媒体向社群化发展。八是互联网巨头向传统媒体渗透。 当前中国新闻媒体“两微一端”的发展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微博微信普及率高,新闻客户端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8月,经认证的媒体类微博为26259个左右,其中传统媒体微博17323个。微信公众账号自2012年8月推出以来,注册数量一路飙升。截止2016年2月,微信公众帐号已超1000万,其中泛媒体类公众号超过1/4。2015年,全国的主流媒体客户端达231个,形成“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格局。 二是专业化、规范化程度增强。超过九成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专门的“两微一端”人才队伍,作为内容选材、编辑和发布的脑指挥中心。 三是综合性媒体与垂直性媒体齐头并进。“两微一端”中,综合性媒体仍是主流,垂直性媒体越来越受青睐。 四是地域发展差异性大。北上广等东部一线城市引领着发展的大潮,中部、东北地区的表现总体上比较平淡,广大西部地区则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各地媒体“两微一端”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相关,但其不均衡程度又远远超过地方经济水平的不均衡。 五是体制内外形成互补。中央、省级媒体与商业媒体和自媒体形成互补。中央、省级媒体丰富的资源、深厚的积淀使其影响力具有延宕性,这在新闻网站和报纸类媒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商业网站出身民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对时尚娱乐、健康休闲、情感生活、科技数码等命题尤为关注,具有多元性、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因此,体制内外的媒体在内容上实现互补,共同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基于“两微一端”的新闻传播呈现出五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多元互动。也就是有来有往,比如《人民日报》的新浪微博平均每条信息可以获得两三千的转发量和评论量。 二是话语杂糅,人格化交往。“两微一端”的传播话语既有文字、视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共存,又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交织,尤其是年轻群体创造的种种流行语,更有技术语言与人文语言的混合使用。诸多媒体的“两微一端”开始以人格化的称谓进行身份构建,如《新京报》公号自称“新君”,《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自称“岛君”等。 三是矩阵化结构。表现为媒体在“两微一端”上做业务分拆,细分粉丝、矩阵互推,形成多层次的覆盖力。如人民日报拥有各种微信公号56个,青岛日报拥有各种微信公号20个。基于两微一端的传播矩阵建设,塑造出多时间点,多层次级,合力化、分众化的传播新格局,带来了媒体传播力的稳步提升。 四是可视化传播。“两微一端”所发送的新闻信息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能更充分地呈现新闻内容,调动用户的各种感官,便于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内容。其中,“数据可视化”和“H5”成为当前两种非常流行的传播形式。 五是精准推荐,个性化定制。个性定制是新闻客户端所特有的功能,新闻客户端也由此做到了贴近化和个性化。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可以通过推荐引擎技术解读用户阅读习惯从而实现精准推荐。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陈云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主持会议。 据介绍,《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是《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第7卷。《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在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中连续3年获得“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李培林在致辞中指出,过去的一年,仍然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年。互联网已经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传播平台。互联网一方面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催化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促使网络空间治理达到前所未有的紧迫程度。我国在网络立法、行政监管、技术控制等领域采取了多项新举措,正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而共享资源、联合共治已经成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态势。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正是基于我国网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凝聚全国学者专家的智慧而推出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李培林希望新媒体的研究者们能借力我国网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出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为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陈云峰肯定了社科院新闻所在新媒体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社科院新闻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国家队,多年来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站在新媒体研究的前沿,连续出版七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成为中国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忠实的记录者。 他认为《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抓住了新媒体学科的着力点和着重点。“蓝皮书”积极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盘点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行动计划、政务新媒体等新技术、新应用和新的形态和业态,深入分析了媒体融合、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舆论等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勾勒出清晰的坐标,为管好用好新媒体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二是专家学者富有责任和担当。从“蓝皮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参与撰写的专家学者兼具思想深度和国际视野,善于注重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善于创新、长于建议,为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建设网络强国,增添了理论厚度。 同时他提出,在建设新媒体、研究新媒体方面我们还面临不少挑战,希望专家学者以今年“蓝皮书”的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宣传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针对建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网络内容,更好地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进一步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等方面加强研究,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经过20多年的研创发展,已经成为最大的智库成果整合和推送传播平台。到2015年上半年,皮书系列出版总数量达到338种,今年预计出版到接近400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介绍了皮书评审机制。一方面是专家评审新的皮书,一方面针对已经出版的皮书他们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每一本皮书用客观指标和数据进行评价,达不到要求的就要被淘汰。2014年共淘汰了60多种。 他们还对皮书进行总排行和分项排行,在这些排行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皮书。“新媒体蓝皮书”系列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影响成倍放大,连续三年在皮书总评价排行榜里名列前茅,获得优秀皮书一等奖。 谢寿光表示皮书有一种专业性的分工,互相间的互补是“新媒体蓝皮书”可以进一步发挥的地方,也是下一步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整个皮书出版而言,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升品质和质量,在专业化上做更大的努力。 社会文献出版社经过20年的转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机构,它不仅是学术出版机构,还是学术出版传媒,融合了新媒体、数字媒体、数字出版、国际出版。谢寿光希望业界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探讨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的研究对象,创造一些范例。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