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厦门:线上搭台 线下唱戏

2016-06-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报记者 张福财 通讯员 郑琦琦

  “还在刷朋友圈呢?”“没有啊,在看小说。”在公交站台等车的厦门市民王平正低着头专心摆弄手机,朋友问他时,他这样回应。在厦门,随着触屏电子产品的普及,类似王平这样的数字阅读爱好者随处可见。不仅如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厦门市图书馆发现,书架间不但穿梭着读者的身影,馆内的电子阅览区也越来越有人气。如今,数字阅读已成为越来越多厦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数字资源均等享有

  近年来,厦门市民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厦门读者阅读过电子书。在厦门,2014年电子书的读者比例甚至达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组数据显示,过去3年厦门市图书馆官方网站上数字资源的浏览量年均超过500万次,为厦门读者提供的馆藏电子图书总量也达到了105.4万册。

  也正是因为厦门读者对数字阅读的偏爱,厦门市图书馆每年都在不断扩充数字资源,电子书、论文、期刊,还包括一些视频、音乐、多媒体资源等数字资源内容。据厦门市图书馆技术部主任林少杰介绍,该馆每年在数字资源上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并投入使用了多台读报机和电子书借阅机。截至目前,厦门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已达75万G,可以装满1万多台64G的手机。

  “我们的馆藏数字资源有大量的使用者,他们还会主动留言,写下对具体书目的需求。”厦门市图书馆技术部工作人员彭琛告诉记者,厦门市图书馆还开发了官方网站、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电子借书机等4种获取数字资源的渠道。读者在免费办理厦门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借阅证后,都可免费登录上述平台,查询、下载自己所需的数字资源。

  在上述四大渠道中,厦门市图书馆手机客户端“掌上厦图”吸引的数字阅读爱好者相对较多。早在2009年,厦门市图书馆就推出了第一代“掌上厦图”,是福建省首家实现手机数字阅读的公共图书馆。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关注“掌上厦图”的用户量显著增加,通过手机客户端,读者能够随时随地查阅馆藏数字资源。

  让酒香飘出深巷子

  今年4月,厦门市湖里区在数字阅读的基础上,把“互联网+”引入城市阅读,推出“湖里微乐读”APP。市民只要动动手指下载,就可以免费获取大量电子书。据介绍,这款APP里共“藏有”300多万册电子书、期刊、报纸等。不仅如此,APP还特别设有“听书”功能,满足读者在乘车、运动等不便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最大化利用阅读时间。此外,“湖里悦读时光”微信公众号也随之同步上线。

  “把电子书下载到手机,让孩子随时随地读书,真是太方便了!”家住高殿社区的陈美华在“湖里微乐读”推出的当天,一连下载了10多本电子书。

  近年来,为了推广数字阅读,厦门市图书馆也通过开展各种讲座、公益培训等活动,引导读者更好地使用数字资源。如“四月春光美‘知识视界’带你发现世界”“跟新东方老师看电影学英语”以及6月18日举办的“库客数字音乐——音乐讲堂”等。

  林少杰说,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尝试线上线下互动的O2O模式,厦门市图书馆也不例外。“我们在线上推广数字阅读的同时,经常在线下举办一场配套活动,不管是读者会、讲座还是文化沙龙,目的就是给读者一个空间和平台,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字阅读。”

  在厦门市图书馆一楼,可看到整齐摆放着的8台电子读报机,触摸显示屏操作简单,读者只需按照索引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阅读海量资讯。

  电子书借阅机是另一种让市民体验数字阅读的设备。“以前来图书馆阅读、借阅电子书,读者需要输入账号密码到网上去看。现在随着手机阅读的增多,直接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将电子书免费下载到手机里,十分方便。”

  在林少杰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数字资源虽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不向读者推广,很难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很明显,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不一样。纸质书可以摆在书架上向读者展示,当你不知道要看什么书时,在这里逛一圈就可以找到一两本心仪的书。但数字资源存放在数据库中,如果不把它们很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些资源可能会一直沉睡在数据库中。所以我们现在推广数字阅读,首先是想方设法提高这些资源的曝光度。”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