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66万粉丝能够带来的想象空间2016-06-06 来源:出版商务网 周贺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是一个以阅读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其自身的定位是“百万有趣中产阶层的精神食堂和生活学院”。在2月新媒体排行榜TOP500中,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位居第190位,总阅读数606万+,总点赞数5万+。 十点读书珠玉在前,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这样一个有用户基础,但还未曾公司化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未来将会如何呢? 从人人网到微信公众号 与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创始人陈师明的采访约在了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论文答辩和就业。陈师明的老家在江西南昌,父母希望他找一份工作,娶妻生子,安稳度日。但陈师明显然不是甘愿碌碌一生的人,采访前一天,他参加了一场李尚龙的读者见面会,李尚龙的新书《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颇对陈师明的胃口,他希望在自己正青春正热血的时候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源起可以追溯到2009年12月,陈师明在吉林大学哲学系就读,当时还没有微信,大学生中间比较流行的社交软件是人人网。陈师明在人人网上创建了一个公共主页,这就是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最初的样子。 关于“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这个名字的由来,陈师明说:“我小时候没有太多课外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从同学那儿借来的《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之所以举世闻名,完全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刻苦。学习和进步是非常依赖主观意愿的,在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时代,更是如此。”富兰克林是陈师明阅读生涯的开端,同时也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有力实证,他笃信这一点。 从2010年开始,原来一大批忠实的大学生用户相继毕业,人人网逐渐衰落。与此同时,智能手机日渐兴起。2014年春节,陈师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同时他注意到,之前关注的一些人人网公共主页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他认定,这是一种趋势。 陈师明便顺势而为,2014年3月12日,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微信公众号开始正式推送内容。到2014年8月底,一直保持着每天推送4条内容的频率,以名家推荐阅读书单和书友专栏、导师专栏、民间读书会专栏和哲学电影专栏,4个专栏为主。 这时的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定位相对较为垂直——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人文社科思想读书会。 从深度阅读到大众阅读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最初的一批粉丝是从人人网导过来的,到2014年9月底,大概有七八千人。2014年9月30日,陈师明推送了一篇转载自知乎的文章《为何生活中很开朗的人会喜欢独来独往》,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带来了2万粉丝。总结这篇文章受欢迎的原因,陈师明用了两个词——“代入感”“对号入座”。这是一篇心理学方面的分析文章,大多数人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对应的类型,并对这些性格判断产生共鸣,进而刺激了读者的转发欲望。“有关星座的文章很火也是这个原因。”陈师明说。 2014年10月,陈师明调整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推送节奏,开始每天推送8条内容。这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考验,但陈师明倒觉得没什么,年轻就是他的资本! 与此同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定位也有了一些变化,开始从深度阅读转向大众阅读,加入了一些婚恋、育儿等内容。陈师明坦言,这样的变化造成了一些原始粉丝的不满,他们在后台留言说还是希望看到原来那些具有思想性的内容。任何产品的转型必然会面临一部分用户的流失,但一心一意做下去,总会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2014年12月,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粉丝数突破5万人。 这一时期,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流量主功能,陈师明每个月开始能够取得几百块钱收入。但那时,他还是秉承着兴趣和爱好在做,至于以此为基础创业,似乎还有点遥远。 2015年,陈师明利用春节到元宵节之间半个月的时间,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粉丝数从8万翻倍到16万。“我觉得这两周是比较容易涨粉的时间节点,一方面读者有闲暇时间,另一方面不少公众号在这段时间是停更的。”陈师明解释到。 基于共同爱好的线上虚拟社交,也需要线下面对面的了解和沟通。陈师明与他的读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和互动,他叫读者为“富友”,读者则称呼他为“部长”。 2015年11月,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联合“一起”App发起了“21天挑战,每天读书半小时”活动,这个线上活动是付费的,每人100元。“每天0点前将自己读书的照片发在‘一起’App活动专用群组中,并写一段超过30字的读后感。超过时间算失败。没有坚持到21天、中间有间断,挑战失败,100元归入奖金池;成功坚持21天,则挑战成功,拿回100元报名费,还可平分奖金池。”活动吸引了6000多人参与。类似的活动,陈师明想继续下去。 从迷茫踌躇到诗与远方 微信自媒体一直面临的版权纠纷问题,陈师明也遇到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初期的文章多是转载而来,虽注明了作者和来源,但终究是没有得到正式授权。2015年3-5月,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被举报侵权3次,累计叠加的封号处罚让陈师明痛定思痛——转载绝不是长久之计,于时他开始培养自己的作者。目前,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有专栏作者60多人,签约作者8人。陈师明每月需要支付的稿费都在6000元以上。 然而,这些原创文章远不能满足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推送频率,所以转载依然是内容获取的重要方式。陈师明在多年的积累中也认识了一些作者和与他一样希望得到授权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基于此他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优质平台与原创作品对接群”,求授权转载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在群中找到作者,作者也借着这些粉丝数巨大的平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互惠双赢。 2015年暑假期间,陈师明与一个合伙人一起注册了北京深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关于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商业变现模式已然提上日程。2015年,陈师明做了不少尝试,接一些图书广告、开微店、图书团购等,但变现的效果他都不是很满意。今年年初,陈师明与一些微信公众号合作,发布一些相关活动信息,从中抽取分成。例如,发布壹心理测评的付费心理测试、知更社区的付费沙盘游戏等。这对于手握66万粉丝的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来说,省时省力,且收入颇丰。陈师明也在尝试“读书+旅行”模式,去年年底,他与“历史讲堂”共同策划了一次“在读书中旅行,在旅行中读书”的活动,规模不大,但陈师明认为,可持续性较好。 今年,陈师明想策划两本书,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发布的阅读量比较高的文章结集出版。目前正在与图书公司洽谈。同时在原创短视频领域,陈师明也希望做一些尝试,不过对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成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