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年报个案速览,中文传媒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16-06-06 来源:出版商务网 陈有道

  在出版业15家上市公司中,中文传媒2015年的财报堪称最靓年报。从营收规模看,中文传媒营业收入高达116.02亿元,仅次于营收突然大幅飙升的长江传媒;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看,中文传媒以10.58亿元位居三甲之列,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高达30%以上;而且按在职员工人均利润统计,中文传媒在15家上市公司中也排在前三名,这一指标比凤凰传媒和中南传媒都更漂亮;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看,中文传媒2015年的净资产同比增幅高达52%,紧随中南传媒和凤凰传媒之后,净资产规模逼近百亿大关……

  更重要的是,通过财报分析可知,中文传媒的经济结构在发生质的变化,转型升级的成效已然在经营业绩中显现出来。

  业务结构优化,新业务强势崛起

  纵观2015年出版业15家上市公司年报,中文传媒可谓业务结构最为多元的一家公司。其中有三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其出版、发行核心主业的营收与利润都在增强,业务内核更趋健康;二是以“智明星通”为代表的新业务强势崛起,所占份额十分可观,且利润率较高;三是公司在主动调整以物资贸易为代表的盈利能力欠佳的业务板块。

  上表可见,中文传媒狠抓出版发行主业不动摇,出版发行板块仍为公司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物资贸易毛利率仅1.91%,因而公司主动大力压缩贸易业务规模,提升经营质量,贸易板块降幅接近一半,全年收入也降至30.09亿元,营收权重(以合并抵销前的汇总数为基数,下同)降至22.25%。基于优化业务结构的思路,公司物流板块战略性放弃了毛利率低的业务,逐渐向物联网技术应用转型,收入虽有所下降,但是毛利率水平提升至18.56%,较上年同比增长10.17个百分点。

  此外,中文传媒“新业态”的营收规模与利润水平都让人垂涎。公司以智明星通为首的新业态板块增长迅速,全年收入达33.45亿元,较上年增长1404.8%;收入权重增至24.73%。本年度智明星通实现营业收入31.25亿元,净利润3.23亿元,占公司净利润权重为30.56%。

  智明星通是中文传媒2014年并购的一家具备平台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媒体、信息娱乐、国际化、云计算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收购智明星通时,智明星通承诺2014-2016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51亿元、2.02亿元和2.51亿元。从2015年的年报看,智明星通漂亮地兑现了业绩承诺,并且业务发展态势喜人。目前其业务已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游戏研发和代理发行能力,入选APPAnnie2015全球52大发行商排行榜,位列第16位,在中国企业中仅次于腾讯和网易,排行第三。而且,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智明星通成长性良好,通过海外及国内的发行、研发等,深度挖掘精品手游价值,形成精品产品链,显著增强了公司在新媒体板块的竞争力,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版主业表现强劲,四面开花

  作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出版与发行主业可谓安身立命之本。值得称道的是,中文传媒秉持“内容为本,平台为王”的经营理念,在传统出版、发行主业上表现稳健。

  表2可见,在出版主业上,中文传媒全年共出版图书10878种,其中新书4370种,重印再版书6508种,重印率达59.83%。出版业务全年实现收入23.75亿元,同比增长12.12%;毛利率22.08%,较上年提升0.15个百分点。中文传媒在经营理念上已从追求品种规模提升到讲求品种效益上。年报显示,2015年,中文传媒生产图书65430.43万册,销售图书66404.15万册,库存图书4777.09万册,生产与销售同比都呈增长态势,且销售数量大于出版数量,因而其库存同比下降16.93%。

  出版主业除了数据表现突出之外,在主题出版、图书评奖、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出版“走出去”等各个维度的单项统计中,中文传媒都表现不俗:

  ◇ 入选国家级奖项、资助、主题活动项目的出版物为49种,同比增长16.7%,其中8种出版物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4个正式奖,37种/次图书列入国家级主题出版活动推荐书目。

  ◇ 输出版权228种,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综合排名跃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第二。

  ◇ 年销售逾10万册的市场图书94种,根据开卷数据统计,在出版集团排名中,2015年度中文传媒市场排名为第十位;其中,在全国少儿类销售排行前500名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41种,在地方少儿出版社中处于领先地位。

  ◇ 在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排名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全国同类出版社中再次蝉联地方同类出版社第一,在全国555家图书出版社中排名47位;江西美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位居同类出版社前十名,江西人民出版社进入第一方阵;在全国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排名中,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销售利润位居第一。

  夯实发行主业,推动产业升级

  江西省中等规模的人口数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行规模,但这也让中文传媒较早跳出过度依赖教材教辅发行的怪圈,主业结构更多元,更健康。在整个行业发行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文传媒的发行业务2015年实现收入33.63亿元,同比增长5.37%;毛利率34.71%,较上年提升0.99个百分点。其中,教材教辅发行业务实现营收18.68亿元,同比下降5.72%;一般图书发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11.42%。

  更重要的是,在发行物流板块,中文传媒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以“渠道变革、业态创新”为指引,积极推进“新华壹品”、O2O改造、物流基地建设等项目。“新华壹品”是中文传媒着眼于业态升级的“大手笔”项目,除了传统的图书销售,还植入了保险、百货、教育多重业态,单店日营业额最高超过2万元。2015年新华壹品投入建设门店395个,加上2014年已投入建设门店7个共402个,其中,校园店391个、社区店11个。门店平均租金4万元,占营业额13%。已建成的门店主要为自营门店,加盟店仅10家,已洽谈奶茶合作门店25家,即将开展图书借阅门店190家。2016年将新建200家门店,对已建设门店植入“互联网+”项目,配套自动售货机300台。

  除了“新华壹品”项目,在卖场建设上,中文传媒一方面强化文化综合体融合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O2O。红角洲新华文化城正在打破传统书城的概念,植入了微信支付、智慧商城以及图书、影视、餐饮、儿童体验等诸多复合业态,人气大幅提升。目前,新华文化城单体图书日销售额最高接近23万元。红角洲文化城O2O项目已实现人脸识别功能、POS端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线上平台测试等准备工作;南昌市分公司蓝天碧水购书中心和老福山门市的体验厅完成整体测试,2016年1月已正式上线运行,旨在打通基于发行集团各业态的支付工具,形成线上统一的结算支付平台。

  看未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中文传媒在业务转型升级方面表现堪称优秀,始终没有停下转型升级的步伐,而是意欲更坚定、更大胆地推进公司转型升级。

  中文传媒对未来的基本判断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迎来2.0时代。特别是文化与科技和互联网的融合,形成了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新模式,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因素正在渗透到文化产品服务生产消费的每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的催化剂。

  基于此,中文传媒选择的基本路径是:充分发挥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重构的优势,立足新兴业态拓展,狠抓互联网+、物联网、版权、金融等具有引爆力的多元产业,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2016年,中文传媒继续致力于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公司秉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基本理念,推动落实“产业积累资本,资本反哺产业”的发展战略,继续落实“控规模、调结构、提质量、防风险、增效益”的经营思路,希望通过创新,推动文化与金融相融合、传统出版与立体开发相融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融合、产业融合和文化融合等五大融合,实现“传统核心主业、新兴科技业态、资本创新经营”三足鼎立的利润格局,从而实现“产业做优、平台做实、资本做强、市值做大”四位一体总体目标。

  嗯,这个论述相当给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