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多听孩子心声 走进孩子内心2016-05-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每到这一时间节点,有关孩子们的话题就接踵而至,而这其中,少儿报刊的话题更是成为报刊界热议的焦点。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活动评审会上,多位专家的评审意见或许为少儿报刊的下一步发展带来新思路。 “订报刊是一种学习,发报刊是一种责任,读报刊是一种生活。”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万平看来,缺少了优秀少儿报刊的陪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损失,一些报刊社在推介少儿报刊时往往更注重“介”,而在“推”上所下的功夫不够,这让目前网络环境下很多孩子与少儿报刊有了隔阂。其实,青少年时期是心灵培根、精神打底、人生奠基的关键时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期刊质检过程中,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郭玉婷作为评审,她的切身感受是少儿期刊质量还有待提升。特别是今年在做2016年“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活动评审的过程中,她对少儿报刊的内容质量感到忧虑。交流中,郭玉婷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其负责重点评审的10本少儿期刊中,有7本是不合格的,甚至有的刊物差错率非常高。有些是错别字,有些是语言表达不严谨,也有些是内容的格调与品质不高。“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很多少儿期刊社在活动策划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活动形式不断丰富,但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对内容的建设始终不应忽视。”郭玉婷提醒道。 “而在内容方面,要更多地深入少年儿童中,了解少年儿童,进而找准孩子们的需求,抓住孩子们的兴奋点。成人的视角和孩子们尤其是现在孩子们的视角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的知识面和所涉猎的层面,以及他们所掌握的科技信息完全超出了以往成人对孩子的认知。”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高雪东认为,少儿类的优秀报刊只要办得好,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而如何才能办得好?就应多听孩子们的心声。优秀少儿报刊应更多地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以此作为编辑出版优秀少儿报刊的基础。 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儿童文学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冰心儿童文学奖秘书长赵易平也提到,目前一些少儿报刊在栏目设置上较为庞杂,存在“广而不精”的现象,不利于品牌的建立,也影响了作者写作时的明确定位。(记者 李雪昆)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