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牵住改版“牛鼻子” 开创纸媒“新境界”

2016-05-2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赵屾

  ——中国航天报社以报纸改版为引擎推进采编改革的实战研究

  在新闻界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双重背景下,行业类报纸媒体如何认清形势、正视差距、主动作为、深化改革?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权威报道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2016年年初,《中国航天报》在迎来创刊30周年之际,以报纸改版为牵引,对新闻传播理念、内容生产流程、采编部门设置、绩效激励机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力求探索出一条行业纸媒的特色发展之路。

  改版 神形兼备 内容至上

  近年来,互联网、微信等新型媒体的陆续出现,正不断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对传统媒体构成极大冲击,并倒逼传统纸媒在组织架构、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等领域的深刻反思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

  面对新形势,传统纸媒必须以十分明智和坚定的态度主动“转场”。作为我国航天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国航天报》结合航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报纸的吸引力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开展广泛的读者问卷调查,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报纸工作座谈会和报社内部的改进报纸工作大讨论,我们认为,一些在行业报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会议报道冗长、内容枯燥乏味、版式设计陈旧等,在《中国航天报》上也大多存在。这样的办报理念和内容质量,显然无法达到优质高效传播中央声音、生动鲜活报道航天成就、充分满足读者文化需求的标准和要求,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主动作为的勇气,努力提高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倾力打造新型行业主流媒体,才能不断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2016年1月1日,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改头换面”的新版《中国航天报》正式推出,接受广大读者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验。

  改版后的《中国航天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变化。

  一是版式设计更加美观大方。采用时下流行的设计理念,报头缩小、版面舒朗、用线简洁、字体大方、分栏科学、图片突出。

  二是版面设置更加清晰明确。报纸一版为航天要闻版,二版为基层新闻版,三版为深度报道版,四版为文化副刊版,解决了以往各版定位繁杂、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三是深度报道更加突出加重。由《深度》《观点》《瞭望》《人物》等版面组成的深度报道板块,期期报纸均有体现,满足读者深度阅读需求。

  四是新闻信息量不断加大。如基层新闻版的信息量由改版前的15条增加到20条左右,航天要闻版的信息量增长近四成,大大超过“窄化”新媒体微信每期3~4条的信息量。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版工作如果单单只是改了版面设计形式,内容建设跟不上,那么改版只能算是半成品,改的只是皮毛,无法触及灵魂。

  对此,我们根据内容至上原则,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对编辑、记者、通讯员提出明确要求,要在“短、实、新、深、美、融”6个方面下功夫、深思考、出成果。短——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要体现篇幅简短、语言精要;实——用实在话、实用信息代替某些报道中的虚话冗文;新——要给读者带来新鲜、及时的信息,体现时效性;深——强化深度报道,彰显纸媒的专业性、权威性和思想性;美——加大制图力度,创新视觉新闻,提升传播效果;融——纸媒、新媒体内容相互反哺、相互借力,加强互动、联动。

  以报纸一版(航天要闻版)为例,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就是突出了对重要时政类会议报道的创新编排和特色解读,把过去冗长的会议稿改编为言简意赅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语,适应读者快速阅读的需求,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迅速把握新闻报道的核心要义;同时强调厚题薄文,尽可能让新闻事实做主题。此外,凸显看齐意识,在报头下方显著位置开设《时政新闻》栏目,以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对国家重大时政要闻及时密切跟踪报道,让读者“手拿航天报,知晓天下事”。

  在人人皆可参与信息生产、社会信息严重碎片化的时代,稀缺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权威阐释、对新闻背景的深度解析、对新闻观点的正确理解。

  改版后的《中国航天报》高度重视深度报道。几个月来,报社新闻采编团队瞄准宇航产业深度分析、航天企业改革发展、航天技术前沿观察、航天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报道领域,策划、采访、编辑了许多重大选题报道,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彰显航天题材的独特魅力,有力增强了航天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改革 创新机制 内生动力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职责和使命,并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都市类媒体到行业类媒体,都在探索更深层次的融合之路,包括流程再造、结构调整、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

  近些年来,中国航天报社拥有的媒体形态也从单一的报纸媒体发展为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传播矩阵,其中包括科普周刊、信息专刊、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报、电子阅报机等。在此背景下,以报纸采编流程为主导的传统部门设置格局和管理机制等已渐渐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此,利用改版契机,中国航天报社推出多项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调整采编部门设置,解放采编生产力。报社打破了原先采编合一、多个编辑部并存、条块分割的局面,对采访和编辑工作在人员、部门上进行分离,整合报社新闻采访力量成立新闻采访中心,统筹安排采访活动,为所有媒体平台供稿;成立报纸编辑中心、科普传播中心、新媒体中心,定位清晰、各司其职,立足不同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与功能,实现互补、差异化传播。此举有力地解放了采编工作生产力,形成流水化作业模式。

  二是创新考核管理方式,强化激励机制。推出针对报社采编人员的新版绩效考核体系,废除了过去“以字数定工分”的方式,改成“以质量见高下”,此举遏制住了稿件含“水”的势头,挤干了“水分”,凸显了“干货”;同时,对不同体裁作品的“工分”进行了设定,向深度报道、典型报道、经验报道等体裁作品倾斜,加大对优质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采编人员深入思考,挖掘新闻宝矿;叫停了采编人员每月自选作品参与月度评比考核的方式,采编人员的所有稿件和版面全部计入考核,督促采编人员对自己的作品件件用心,力求件件精品。此外,积极探索激活内部人才活力的方式方法,及时推出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设立了首席记者(编辑)、资深记者(编辑)、骨干记者(编辑)等业务序列,实现岗位分级,搭建业务梯队。这些改革举措让优秀采编业务人才脱颖而出,在收入上充分体现出“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

  三是全面提升业务素养,夯实采编工作基础。以“红红脸、出出汗”的态度,每周召开采编业务讲评会,在采编人员中形成自觉钻研业务的风气;坚持“每月一课”制度,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与采编人员面对面交流,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在全系统多次组织召开针对报纸改版的通讯员培训会,让通讯员及时了解到报纸的新思路与新要求,引导广大通讯员群体快速适应,并融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作品”创作中。

  《中国航天报》改版数月来,已获得各方的众多好评。曾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并获得长江韬奋奖的《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显峰认为“航天报的这次改版很成功”。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日报》版面设计中心设计副总监田驰认为“版面清爽大气,改版效果明显”。改版后的报纸在30多万名航天职工读者中更是引起很大反响,“航天报变得更好看了”,“现在的内容很接地气”。

  但是,报社采编团队深知,改版和改革只是全面深化新闻改革的第一步,未来还有许许多多困难和问题在等待破解。在今天这个媒体融合发展大变革的新传播时代,作为行业媒体从业者要以更强的使命感守好自己的领地,强而有力地引导舆论,凝聚公信力、凝聚人心,让行业类媒体发出强大的正能量,在新的传媒格局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

  (作者系中国航天报社总编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