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少儿出版大咖:2016想什么&做什么?2016-05-04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盛娟
编者按:2016年5月4日-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将在陕西西安举办。值此少儿出版人的交流盛会来临之际,本报采访了12位专业少儿社的大咖,请他们谈谈2016年的少儿出版新展望。 想什么 李学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中少总社在“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四个方面的转变:出版形态由单一纸质读物的出版,向以纸质读物为基础的全媒体复合出版转变;由少儿阅读产品供应商向少儿服务供应商转变;由单一经营国内市场向经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由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向以少儿内容生产为基础的少儿出版产业集团转变。 李兵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2016年,长江少儿出版集团提出了“以全介质覆盖为方向、以精品延伸为手段、以应用创新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思路。下一步,长少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推进融合发展的力度,以内容为核心,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延伸;以主业为核心,不断向资本市场延伸,合纵连横,通过外延式发展迅速把主业做大做强,并延伸新的产业链条。 张秋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 我社对2016年市场图书出版营销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指导市场图书建设的“七个不动摇”: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不动摇;坚持超常规发展不动摇;坚持教材教辅、期刊与市场图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动摇;坚持出版优秀作品不动摇;坚持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不动摇;坚持走国际化的出版路线不动摇;坚持从严治企不动摇。2016年将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市场图书优秀作品的井喷之年,2016年的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4.62亿元,利润8000万元;市场图书发货码洋8个亿,回款3.1亿。 张克文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会在主业与产业上大力拓展,主业升级,产业转型,主业产业互动。2016年,我们在主业上树立新的发展思路,以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品牌效益三个维度作为发展风向标,主业是我们的根本和起点,我们必须坚守。 周晴 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社要在图书期刊出版、经典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方面做好工作;同时,关注IP的立体经营、阅读推广等方面的衍生发展;再在品牌授权、培训与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方面有所建树。真正将少儿社的积淀和品牌发扬光大,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力争“十三五”良好开局。 汪忠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看到少儿图书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我们感受到浙少社在业内的关注度以及市场上的品牌度,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实现“三化”发展: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导向,突出内容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打造精品,努力出更多好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保持健康发展;进一步拓展渠道,改进服务,确保领先地位。 傅大伟 明天出版社社长 2016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明天出版社作为专业的少儿社,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其关键就是要有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优势、创新能力、营销能力。 马梅 新蕾出版社社长 2016年是新蕾社再次创业的起点之年,“加减并举,传承为重”。站在新的起点上,不仅要有做商业的敏锐和理性,更要有做文化的专注和理想。将文化的交流、传播与传承放在首位,发掘作品的内核,精雕细琢,让出版充满工匠精神。 常青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2016年,川少社的首要重点仍然是夯实内容基础,强化有市场潜力的产品线和图书品牌,同时继续建设新的产品线和图书品牌,优化产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升核心竞争力、存货周转率、变现回款能力和盈利能力。 白冰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 2016年,接力社的发展目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出版一批原创儿童文学精品力作;通过新媒体的创新探索新的营销方法和模式;让一批经典的原创图书和引进图书在读者中具备影响力;整体经营指标在2015年的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陆三强 未来出版社总编辑 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身处大数据时代,现在正是传统出版业的转型时期,传统出版和新兴业态出版相互融合,给我们带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业态的融合和人才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需要培养大量复合型的编辑、营销人才,也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大数据云计算的新型人才,即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我们将重点关注市场化少儿图书的开发营销和新业态的发展。 徐健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助理 2016年,苏少社将围绕主题出版、精品出版和“走出去”等专项出版计划,不断推出社会认可的优质大众阅读产品,努力打造精品,突显社会效益。同时,加强内容创新和呈现方式创新,促成图书出版的全面转型,继续推进数字化出版,不断开发成熟的数字化产品,并积极探索全媒体开发和运营模式。 做什么 抓原创 2016年全年中少总社已列入出版计划的新书选题近600种,其中原创选题占比超过90%。中少总社将在原创科普、卡通动漫和原创绘本三个板块全面发力,打造强势产品线,形成出版新亮点。 安少社将努力慢下来,沉下去,与广大作家合作,坚持“原创引进,国内国外”两条通道,全面打造儿童出版的精品力作,坚持品牌出版、良心出版、可持续出版。在主业上设立“时代奖”,鼓励中国原创图画书创作;并设立“童年与文学”高端儿童文学创作论坛,加强交流。 浙少社进一步优化出版结构,重原创、讲质量、强服务,进一步做大、做强原创儿童文学这一优势板块。同时扎实打造“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基地”,认真规划实施基地的启动和运作,集聚更多的高端作家资源和产品资源,为打造原创精品、打响文化品牌夯实根基。 接力社今年也加大力量做原创图书,并特别加大对原创儿童文学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要坚持品位创作、品位出版、品位批评、品位阅读。 明天社一直以来对原创儿童文学非常重视,原创是社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今年将延续之前积累的优势产品和优势资源,同时发掘和培养年轻作家,逐步形成儿童文学作家新生力量。 苏少社今年的发展目标是持续打造优势产品,不断扩大影响力。在原创儿童文学板块里,名家原创新作、新人新作和儿童绘本三大类是发力点。苏少社在不断开发名家资源和名作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新人新作,扩大一线作者队伍,提升一线产品品质;继续保持文学板块在社会效益方面的重大影响力;在儿童文学出版的题材、体裁、呈现方式上不断创新,形成更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体系。 未来社也将发力打造原创儿童图书,如“大作家牵手小读者”丛书、“儿童文学原创书系”等原创儿童文学类系列产品。 建平台 长少集团已经完成了内容生产和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并打造出学前教育互联网平台。据了解,长江少儿出版集团正在从一般性的移动阅读向交互式的在线教育和知识服务发展,由内容提供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型。 二十一世纪社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云平台,今年的拥护有望突破100万,将为精准营销、线上线下互动提供支撑。 新蕾社自主开发的“儿童文学阅读出版交流平台”,依托该社丰富的出版资源,面向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新媒体出版、在线销售服务,以及线下的各种活动。 上少社目前已完成“十万个为什么网站”的平台建设,正在策划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建立一个以“十万个为什么”为品牌的开放和多元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平台。 接力社的中国青少年多媒体阅读推广平台从数字化、产业化的角度,对儿童青少年阅读多样化进行整合和延伸开发的创新型产业经营平台。天鹅阅读是平台旗下重要的互动型阅读网站,以“分级阅读”为0-18岁的读者提供专业阅读服务。 福建少儿社与腾讯网合作打造的“大闽网亲子频道”将于今年7月上线,通过该平台能够带动福建少儿社多个项目的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浙少社也在努力围绕少儿出版产业链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在少儿多媒体出版、少儿教育培训等方面搭建平台,加快多媒体读物、数字和网络出版产品开发,积极寻求传统出版的延伸拓展,推进传统少儿出版的转型升级。 集团化 中少总社要完成由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向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少儿文化产业集团转变,目前已经在在品牌和形象授权、产业升级和跨界生产等领域进行布局。 长少集团按照融合发展的思路,旗下四家公司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新兴出版能力:少儿社聚焦K12移动学习和儿童听书,海豚传媒聚焦电子绘本和动画制作,爱立方聚焦学前教育互联网,学习工场聚焦点读学习和有声阅读。 二十一世纪社2016年充分延伸作品价值链,实行全媒体覆盖。该社的“大中华寻宝记”正在拍摄动画片,“不一样的卡梅拉”也在筹拍大电影,这种延长产业链的行为,不仅能够大大延续产品的生命力,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图书的价值。此外,通过“品牌+资本”的力量,实行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 安少社要在少儿文化产业上大手笔,大发展,大跨越,要与主业作慢下来,沉下去作对照,产业快起来,升起来。资本化、产业化、平台化、国际化、品牌化,将大力运用资本聚集资源,产业拉长主业,全面快速提升少儿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节奏和规模。2016年,安少社将在少儿教育培训、少儿文化产业基金、少儿文创产业等方面开疆拓土。 浙少社充分利用已有的产品优势、品牌优势与营销能力的竞争优势,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进少儿社集团化建设步伐。 做服务 中少总社阅读体验大世界已经初步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学校实施精品阅读工程,为学校提供阅读解决方案,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能够达到2000-3000万元。 上少社的市场活动进一步加强,多元合作进一步加深。“百社千校 书香童年”——儿童文学名家校园人文行系列讲座上半年将覆盖全国120余所学校。与各地教委、书店的项目合作也呈现出按需定制的良性发展,通过出版主动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基层、服务书店,进一步扩大了少儿社的品牌及社会影响力。 浙少社继续做好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突出“公益”与“服务”,积极做好包括“百社千校”“名家校园人文行”等各项阅读推广活动,更好地承担少儿出版应有的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品牌影响。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